我之于《十二公民》

2015年给我记忆最深触动最大的一部国产电影叫《十二公民》。

在开始我的表述之前我觉得有两点前提是我们务必要了解的。

一,《十二公民》改编自1957年的美国影片《 十二怒汉 》。

二,大陆法系(civil law system)一词中的“大陆”两字指 欧洲大陆 ,故又有“欧陆法系”之称,与 英美法系 同为当今世界两大重要 法系 之一。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均采用大陆法系。中华人民***和国(除香港特区外)曾借鉴过大陆法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大陆法系起源可追溯到古罗马,其后在 欧洲中世纪 的后期(约12至15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大陆又再度受到重视。到了十八世纪,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都颁布了法典,尝试列出各种法律分支的规范,因此欧陆法系又叫 成文法 。

英美 法系 ,又称普通法法系或者 海洋法系 。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它首先产生于 英国 ,后扩大到曾经是 英国殖民地 、 附属国 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印度、 巴基斯坦 、 孟加拉 、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以及非洲的个别国家和地区。到18世纪至19世纪时,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英国法被传入这些国家和地区,英美法系终于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它们在法律分类、宪法形式、法院权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英美法系的主要特点是注重法典的延续性,以 判例法 (简单解释判例法就是以前怎么判,现在还是怎么判)为主要形式。

我说不出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电影,但就是喜欢。

我看了一些影评,但今天我也不想在众多的影评中再加上我的一个。甚至我觉得我想要表达的都已经不是电影本身,而只是从这部电影引发的我的几点思考,或许这才是我喜欢它的原因吧。

如果说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那它能不能反应当下社会的某种现实或者说能不能部分反应当下社会的某种现实?我觉得是完全有可能的。

人和人的思想深度到底有没有差别?团体和团体的思想深度到底有没有差别?国家与国家的思想深度到底有没有差别?我看有而且非常具体:差了58年。

美国无疑是当今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这些硬实力上。它同时还体现在文化这个软实力上。我承认自己是被好莱坞的电影文化入侵的一代人。

但是在被入侵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究竟那些文化是我们应该抵制而那些又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生存权是文明的第一诉求。

所以尊重生命,哪怕他是一个犯罪嫌疑人就不再是只是嘴上说说的口号。

这样的电影出现在1957的美国而我们出现在2015难道只是一种巧合?从这个时间节点上分析或者说倒推回由文化体现出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等等交织在一起的所谓综合国力。我们是不是可以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差距。如果非要加个期限我相信至少是58年。

我以为的讨论:讨论可否站在讲理的高度,而且只说理而无其它。不人身攻击;不说脏话;不骂人。

第一步:倾听,是倾听而非听。不光要听进其言更要倾尽理解对方其理。试图站在对方的角度审视理解他的道理。

第二步:诉说,是语气平和的表述自己的观点,不带感情色彩,不讲故事,不煽情,不扣帽子。

第三步:交流:两个人或是两个群体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交换意见;明辨是非的可能。

第四步:再议,任何道理不能一言既明,许可当时不理解;许可消化吸收;更许可持有不同意见。

试问:谁能做到?反正我不行。

我以为的争论恰恰与以上四步相反。

在《十二公民》中除了一个杀人的案件为核心外所有的表现方式或者说影片的所有内容几乎都是在讨论和争论。

我们其实非常喜欢争论而不是讨论。争论从来针对“人”而不对“事”,讨论却要抛开“人”深入“事”。争论比的是谁的嗓门大而讨论则是看看谁的头脑清醒,而让头脑保持清醒的思考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情。而费力气又没有快感的事到底是不招人喜欢的。

记得若干年前曾风靡一时的国际大专辩论大赛吗?我们曾经被选手的鲜明观点;犀利的语言;非常人的严密逻辑等等所深深折服。可是如果我问你还记得哪场比赛的题目吗?你的答案肯定是不记得。你或许记不住比赛的题目可总有几个选手的名字却可能出现在你的脑海里。即便不出现在你的脑海里,他们却实实在在的出现在当下的电视银屏中。

在这样沙场点兵扬名立万的比赛中胜利才是唯一。所以辩倒你没商量。至于观点的正确与否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有时我甚至怀疑这样的辩论是不是已经违背了比赛的初衷。

如此高规格的国际大专辩论大赛尚且如此现实里的一句不和就可能被人扣上帽子的事情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的争吵;谩骂;撕逼我们也就可以见怪不怪了。

回到《十二公民》本身。这就是一场讨论争论又讨论争论再讨论争论差一点就只能在一个死结里打转直到无限循环到死。

影片里有争吵;谩骂;撕逼甚至差一点就可能在本应该讨论杀人的一桩案件里先一步闹出另一桩杀人案。你还能说争论和讨论都一样吗?

是什么让无限循环变成了句号?把打死的结解开了?我以为是妥协。

梦想可以妥协。争论同样可以妥协。有妥协的梦想可以让梦想飞得更高;有妥协的争论可以让争论回归到理智的讨论。

8号无疑是头脑清醒的一个。所以他可以为了自己认定的道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去做妥协的努力,从而达到最终自己要达到的目标。这需要何等的心胸与何等的智慧。面对这样的一个人我心里难免会生出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感慨。

8号是开始。用他的清醒;用他的清醒的道理;用他的清醒的妥协的道理作为影片的开始。

3号是结束。但他只用了一个方法不接受。直到影片的结束我觉得他依然不是接受了一个道理而是接受了自己。接受了自己和儿子之间确有问题的事实。

仿佛影片的全部都是围绕8号和3号。但是回顾整个影片我却觉得9号才是所有起承转合的关键先生。倘若不是9号投了无罪的一票整部影片也就没有了生存下来的可能。也是在同时由此引发了8号对9号但却是对7号的台词:他听不见,他什么也听不见。与之相对应的是之后7号的:“我知道我就是一听喝的,一三孙子,一催吧。可我说的话你们听得见吗?你们听不见,你们什么也听不见。”

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十二公民》里的12个人或者代表了社会中的各个阶层。这条横亘在众人面前的差异化的河流确实存在。而且还很难超越。若不是这样一个极致化的假设12个人是万万不能同座一室的。但也是这样的假设才有可能让我们看清这条河流的深浅;同时让我们明白你们听不见,你们什么也听不见的真谛。

假如我们知道我们的发声别人是听不见的我们还会发声吗?答案是肯定的。就像9号对于证人一的描述:他腋下的衣服是开了线的;但是他的名字会被印在报纸上,他的话会被印在报纸上,有人拿着摄像机在拍他。他的一条腿是瘸的;但是他的名字会被印在报纸上,他的话会被印在报纸上,有人拿着摄像机在拍他。他坐在轮椅上;但是他的名字会被印在报纸上,他的话会被印在报纸上,有人拿着摄像机在拍他。相信吧!一个老人不会看错另一个老人。他夹着胳膊不让人看到他的衣服是开了线的;因为他的名字会被印在报纸上,他的话会被印在报纸上,有人拿着摄像机在拍他。他努力让人看不出他的一条腿是瘸的;因为他的名字会被印在报纸上,他的话会被印在报纸上,有人拿着摄像机在拍他。他不能坐在轮椅上什么都不说;因为他的名字会被印在报纸上,他的话会被印在报纸上,有人拿着摄像机在拍他。相信吧,这是一个孤独者对另一个孤独者的诠释。直到最后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相信自己说的话。

生活里我们大概只能喜欢我们喜欢的东西。不论它是一段旋律;一篇文章;一部电影。我想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