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石油化工总厂第一中学的教学特色
在学校发展思路上,学校积极探索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紧密结起来,以获取管理上的最大效益,努力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
(一)在民主的基础上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首先需要规范化和科学化,这就需要刚性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学校高度重视学校的制度建设,编印的《管理工作手册》就囊括了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学校的原则是,凡学校需要管理的地方,都必须有制度。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已基本形成了网络化的制度管理模式。不过石化一中的制度管理有它自己的特点:第一,任何一项制度首先来自于广大教职工,由学校办公室平时收集职工意见,并与有关部门磋商,形成文字,提交教代会讨论;第二,任何一项规章制度必须经过教代会讨论通过方能实施;第三,在制度管理上,石化一中不存在管理和被管理者之别,干部与教师均一视同仁,在每年召开一次的教代会上,干部还必须接受教职工代表的评议,并当场公布评议结果,充分体现了学校管理上的双向性和平等性。2004年,在学校五届二次教工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石化一中教师常规工作量化考核实施意见》,从而使学校的制度管理又向规范化、客观化、公正化方向迈进了一步。目前,学校凡有规章制度的领域,均基本实现了制度化的自动运行。
(二)依托制度管理优势,积极探索校内层级管理的有效模式。
制度的有效在于执行。由于学校规模较大,一项制度的落实就需要一个严密的管理层。经过几年的探索,学校在原有的管理层级上,形成了年级组党政工集体管理的基层管理模式,即在年级组设立党小组负责年级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年级组长负责年级的日常行政工作,工会组长负责年级教职员工活动安排及其他事务。年级组党政工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学校布置的需要年级组执行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由党政工集体讨论制定方案,***同完成。这种管理方式适应一定规模以上学校的决策的执行,它在该校已经试行多年,有效地解决了人多、事杂、摊子大带来的管理失效的难题。
(三)以人文化管理为追求,激活教师队伍活力。
学校的管理如果仅仅停留在制度管理上,那将很难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近两年来,学校通过认真研究,并吸取别校的有益经验,决心将“管理的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冯恩洪语), 提出了管理方式要将制度化管理与人文化管理密切结合起来。为此,学校一方面结合当前形势,在校内掀起学习热潮,要求全体党员和教职工定期组织学习;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改善党群关系,加强学校的党建工作。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班级,深入学生己渐成风气,学校良好的人文环境逐步形成。
在当前形势下,不论是减轻学生负担,还是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将其落到实处,就必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深深认识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其它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石化一中从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着手,积极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以管理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
1、运用目标导向机制,统一教师的思想和认识,使教师在树立了素质教育思想的前提下,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自1996年学校成为市示范中学以后,学校又提出了向省级示范中学行列迈进的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广大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素质。石化一中在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与教学理论和各项教育政策法规的同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并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的方式,使教师从比较中看到自身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2、建立并强化激励机制,控制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效果,使教师在学校的统一管理、统一要求下把提高自身素质变为行动。在实行这一机制转换过程中,学校本着这样三个前提:面对实践,着重培养教师的进取意识;面向未来,着重培养教师的现代意识和超前意识;面对现实,着重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从以下两个层次开展工作:
第一,提高教师基本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这一层次中,把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培养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作为重点,具体方式是校内实行新老教师结对子,校外实行联谊的方式,派青年教师到别的学校学习、听课。党员教师每人都确定一名青年教师作为联系对象,并定期开展谈心活动,激发青年教师的热情和信心。
第二,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学校成立了教科室,并将它的主要任务定位于研究“细化的教学目标体系,宽化的德育途径方法,一体化的学校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推进“科研兴校”,学校下大决心取消了各种形式的加班加点,促使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各教研组在本学科中开展调查研究,确立课题,制订计划,一批课题先后获得省、市立项;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学校发展战略上,学校一贯坚持“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原则,真正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整体工作的首要位置上。
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在于今天的教育者能为学生明天的成人成才奠定怎样的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并采取切实措施,将其落到实处。
(一)坚持加强班级常规管理与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性是学校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近年来,学校通过认真总结,反复实践,探索出了对班级一日常规实行量化评分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将班级的一日常规分解为七个部分,由各年级的学生会干部轮流每日逐项评分,每两周一小结,每月通报结果,每学期末由政教处总结,并将结果作为评选“文明班级”的基本依据。班级一日常规实行量化管理在我校已实行了15年了,1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了对班级常规管理实行量化这一方向,并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增添新内容,充实新方法和探索新手段。我们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是成功的:1、评分的主体由教育者改变为学生,即由原来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班级的常规管理逐项评分,改为由各年级学生分会的干部每日进行量化评分。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既增强了管理的信服度,也使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2、加强了量化评分的结果反馈,增强了透明度,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量化管理的公平性;3、增加了班级常规管理评价的辅助手段,将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纳入到学校教师常规工作的考评体系中,围绕学校常规工作的重点开展每月“文明检查周”活动等。目前,这种管理模式由于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出班级常规管理状况而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
如果说班级常规管理是基础的话,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在多大程度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依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我们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文明的现代人”,即通过学校的教育,使每一位毕业于石化一中的学生走上社会都能具备良好的文明修养和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人文素质。学校确立了以培养学生责任感为核心和切入点,中华传统道德教育、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配合的内容体系,每月确定教育主题,由各年级和班级具体实施。2003年,学校开展的责任感教育就分别组织了“责任与守纪”、“责任与学习”、“责任与爱国”、“爱心与责任”等系列责任主题教育活动。2004年,以“诚信教育”为中心内容,分别开展了“诚信待人”、“诚信考试”、“我的诚信度”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2005年开展了以 “关爱生命,快乐成长”为主题教育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规则,关乎我们的生命安全;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命价值”、“责任,检验着我们的生命价值”、“快乐,源于责任”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2006年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开展各项德育工作。在教育形式上,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坚持围绕当月主题每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并将主题班会的召开纳入到班级常规管理考核体系中;坚持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并围绕主题组织国旗下的讲话;坚持每月进行一次主题黑板报评比。同时发挥校园广播、闭路电视及各种宣传橱窗等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配合每月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学校还将举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和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规范化和常规化,并将思想教育的实践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使班级常规管理与学生思想教育始终成为学校教育的两条主线相互配合,互相促进,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水平的稳步提高。
(二)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因而,学校教育如果不与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就很难获得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德育就必然缺乏针对性。在此问题上,我们一方面积极探索每学期召开一次的家长会的有效形式,同时,学校每学期为后进生指定一位帮教老师,并建立了家、校联系簿,明确要求帮教老师与后进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定期与家庭取得联系,努力与家庭达成良好的沟通,从而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信息渠道更加畅通。目前,教有所成的家长向其他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经验,家长、孩子与老师平等对话和交流等形式的家长会已在校园逐步推广;另一方面,学校在全校六个年级建立了由一定教育经验并对教育有较高热情的家长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家校教育方面的经验和信息;在六个年级系列化地举办家长学校,从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各年级学生发展特点及相应的教育方法等方面,给家长开设专题讲座,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好评和欢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是我们在德育工作方面始终致力追求的目标。
(三)坚持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与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相结合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为此,我校重点从两个方面提高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第一,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先后派人赴杭州、上海等地学习兄弟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先进经验,确立了将目标教学与“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的教研课题,形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校内外教育活动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第二,规范各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和方法,强化学科教学的教育性,要求教师备课必须有德育内容,上课必须有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手段,课后必须有德育渗透效果的评价,并将学科德育渗透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此来纠正教师在教学中只教书不育人的片面行为。
德育内容的传输和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必须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具体活动中,通过情感的熏陶才能实现。为了给学生展示自我提供平台,为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创造条件,学校总是不遗余力地开展各项活动,而且特别强调活动的教育性和精细化。在原来每年举办一届学生田径运动会、举办一场学生文艺演出活动的基础上,从2002年开始,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体验。我们对学生发展理念的认识是:今天比昨天更文明,今天比昨天更成功,今天比昨天更快乐。因为文明来源于学生良好习惯的不断养成,成功来源于学生责任感的逐渐形成,而快乐正是源于文明与成功后获得的价值体验。学生一天比一天文明,一天比一天成功,一天比一天快乐,我们的德育就是成功的,这样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
(四)坚持班主任队伍的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我们始终认为,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和层次取决于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尤其是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正是基于这一点,学校总是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努力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自建校之日起,学校就专门成立了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计划、组织和实施的常设机构——政教处和团队组织,并不断充实和完善其基本职能和管理职责;建立健全了年级组党政工集体管理和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规定了班主任工作例会的基本内容,即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和工作部署,为每个年级订阅了《人民教育》、《班主任之友》杂志和《德育报》;实行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班主任要先行学习和讨论制度,以使班主任对教育主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本学期为开展“关爱生命,快乐成长”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就安排了三次教育沙龙,分别就“教育,关注生命什么?”、“教育,怎样关注生命?”、“在教育中,师生一起成长”的话题,组织班主任学习探讨。一年一届的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已经召开十届了,每一届德育工作研讨会上,全体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研讨和交流,例如,2003年7月召开的第九届德育工作研讨会和首届班主任工作论坛的主题是“新时期班主任的教育观”,2004年7月展开的第十届德育工作研讨会和第二届班主任工作论坛的主题是“教育,应当给学生以丰富的精神生活”等。德育工作的研讨交流制度,为转变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更新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德育工作的创新就是要把关系到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教育教学活动抓好、做细。只要有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心,用心去对待学校的德育工作,德育就不会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我们总结28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经验和教训获得的基本认识。 在学校发展手段上,学校本着“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接轨”的思路,积极开发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各种资源。
(一)保证经费投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
学校本着满足教育教学不断发展需要的原则,通过各种渠道增添、购置相应的电教设备。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该校电教软硬件总值达3589078.65元,其中硬件总值3205971.34元,软件总值383107.31元,在安庆市处于领先水平,并被命名为省“电教设备达标I类学校”。
学校现有网络机房4个,多媒体教室4个,语音实验室1个,课件制作室1个,闭路电视系统1套,液晶投影机8台,视频展示台6台,用于教师制作课件的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DVD刻录机、视频捕捉卡等设备齐全,校园网现有服务器5台,计算机总计达500多台。闭路电视系统与安庆石化总厂电视台联网,目前可以接收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二套及山东教育电视台节目,学校每间教室均配备有29寸彩电,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有一台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教师在自己的办公室就可以上网查找所需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料。
(二)重视技能培训,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取得丰硕成果。
为帮助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用好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资源,学校多次邀请市电教馆、教研室专家来学校开设讲座,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素养。学校多次举办计算机知识普及、课件制作培训班,每年举办一次每位教师必须参加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或课件制作比赛,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目前全校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师都能独立使用计算机制作课件,打印教案、试卷和论文,有多名教师拿到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级证书。
学校订阅了《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电教》、《外语电化教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文摘》等多种杂志,帮助全体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业务素质,学习借鉴其它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经验。
通过上述多种渠道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的认识和在教学中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水平显著提高。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该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在全市居于领先地位,1989--1993年连续被评为安庆市 “电化教育先进集体”,1997年被评为安徽省“电化教育先进集体”。全校电化教学学科覆盖率达100%,是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该校教师的40多篇电教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有两名老师参与了省《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工作。近年来,我校有4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获省一等奖,两篇教学设计获省一等奖,张明等多位教师制作的课件多次获省课件制作比赛一、二等奖。在安庆市首届信息整合课程教学大赛中,该校张明、郑秀云两位老师获一等奖,周红文老师获二等奖。2004年,我校左燕和郑秀云老师制作的《马的世界》、《人类的起源》课件和课堂录像在全国首届语文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学校还常年坚持开展学生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选拔学生参加省中学生信息学奥赛,有多名学生在省赛中获二、三等奖 。
(三)加强校园网建设,构筑教育信息化平台。
该校于2002年6月建成校园网,同年10 月,校园网通过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利用免费域名将校园网站在因特网上发布,成为全市最早建立校园网站的学校。2003年3月,我校申请了因特网国际域名。经过近三年的建设,我校校园网站栏目和内容逐步完善,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校园网站是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我校校园网站设置有学校概况、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德育之窗等栏目,校园新闻信息更新及时。有不少学生家长几乎每天都要登陆学校网站,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为发挥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学校还开设了学生学习网吧,将联入因特网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对学生开放,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上资源,获取网上学习资料。
2、校园网站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该校与北大附中合作,通过卫星接收北大附中的教育资源,成为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为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使用效益,学校要求各个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建设学科的教育资源站点。目前,我校有一批能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语文教研组长周宗福老师自己花钱购买域名和空间,建设了大语文教育网站,成为校内学生发表习作和与校外教师交流的园地。历史组万多胜老师建设了陈独秀研究网,已成为我校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并成为省内外很多学校开展历史学科自主性学习的资源站点。物理组张明老师将自己开发的物理教学课件无偿的放到校园网上,学生在家只要登录到校园网站,就可以使用这些课件辅助学习。
3、促进学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
依托校园网,我们构建了部分交互式应用软件平台,网络办公系统、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为实现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基础。
4、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信息化环境。
目前我校正在开展“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开发研究”课题实验,基于校园网络的课件开发、视频点播(VOD)、网上题库等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为教师顺利开展课程整合实验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在工作中根据各科教师的需要,我们不断将已有的VCD光盘转成流媒体文件,并收集有关的视频资料,方便各学科教师的使用,如历史学科经常在教学中利用校园网播放《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等教学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物学科播放《863计划》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以开阔学生的眼界等。
五、今后主要工作:建立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好学校三支队伍;推进学校三项改革。
(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学校就提出要逐步实现由制度化管理向人文化管理过渡,这也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建立学校学习型组织,道德要求全体教师要树立言教与身教统一的思想,即教师要求学生热爱学习、热爱读书,就必须自己首先是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人,要求教师有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强烈愿望,并自学投入到实践中。在未来三年中,学校将采取以下措施,鼓励教师学习:实行教师学习成效评价和奖励制度;实施教师教育专题理论学习定期考核制度;定期举办教育专题论坛活动;选拔学习优秀者进行学历再提高。力争在三年内,学校人人热爱学习、执著钻研业务的氛围基本形成。
(二)干部队伍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领头人,是做好学习一切工作的前提。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建设好教师队伍是学校改革和发展永恒的主题。班主任队伍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逐步实施、推广校内岗位竞聘和民主双向评价制度,彻底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促进三支队伍素质的提高。
(三)即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德育改革。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思路是:以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逐步实施全员聘任制初步实施教师岗级聘用,强化教师工作岗位竞争意识,将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投入工作业绩和师徒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促进教师在考评和竞争中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不断进步,并进而促使教师在追求中不断体会教育工作的内在尊严和价值。
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是:梳理出当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应试教育”的观念和行为表现,并加以严格的控制和规范,科学地提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和素质教育的课堂要求;以“活动——体验——表现”这一课堂教学新进程来规范和约束教师的课堂教学,使教师在这样的课堂进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讲座、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在规范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使教师以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三大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一种自觉和自由状态,从而使学校的课堂教学能整体接近或达到理想课堂的要求。
学校德育改革的思路是:在进一步规范班级管理和形成全员育人良好局面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以学生责任感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促进学生整体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确立“学会负责、乐于负责和善于负责”的教育主题,制定各年级责任感教育的系列化方案,强化活动教育的感化和熏陶氛围;将学生责任感表现与日常行为密切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学生责任感和诚信档案,以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重视责任感的培育,使石化一中毕业的每一个学生终身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