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上可以包容法律上不能
不管立法还是法的实施都受到情理的高度影响,但是裁决结果是可以预测的。这句话是对实质理性的法律的解释。
实质理性是指在法律制定和实施中,基于情理和道德等实质性因素进行的考虑和判断。在立法方面,实质理性要求立法者不仅要考虑法律规定的技术性和程序性,还要考虑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等实质性因素,以确保法律符合社会大众的期望和道德标准。
在法律实施方面,实质理性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不仅要遵循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还要考虑情理和道德等实质性因素,以便做出符合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裁决。
虽然实质理性的法律受到情理的高度影响,但是裁决结果通常是可预测的。这是因为现代法律体系通常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程序,法官必须遵循这些规定和程序进行裁决。
同时,实质理性的法律也强调法律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可信赖性。因此,虽然情理因素会对立法和法律实施产生影响,但是通过了解法律规定和程序等途径,人们通常可以预测裁决结果。
实质理性的法律的适用情况:
1、法律空白或法律不明确:当法律规定不清晰或存在漏洞时,法官需要根据情理和道德等实质性因素进行判断,以填补法律空白或解决法律争议。
2、法律规定与情理相悖:当法律规定与普遍接受的情理和道德标准相悖时,法官需要考虑实质理性因素,以平衡法律规定和社会期望之间的关系。
3、涉及价值判断的案件:在涉及价值判断的案件中,如道德、伦理、社会公德等方面的问题,法官需要依据实质理性进行判断,以确定法律应当保护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4、涉及复杂社会问题的案件:当案件涉及复杂的社会问题,如社会不公、歧视、人权侵犯等,法官需要考虑实质理性因素,以平衡不同利益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做出符合社会公正和公平的裁决。
5、涉及新兴领域或新技术的案件:当案件涉及新兴领域或新技术时,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法官需要依据实质理性进行判断,以确定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法律原则在新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