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意识》读后感
这同样是一本书声小伙伴安利的书,交换而来的。话说换书真是个好的方式,双倍的快乐,而且还省钱。
这也是一本认真读过书,认真,我指的是几乎逐字逐句地读,还有笔记摘录。最近读书,我都有一种相见恨晚,假如我早点碰到这本书,那么怎样怎样之类的想法。说明这是一种走心阅读了。
读后感,主要说感吧,把书的内容简要抄一下,不太对吧?我尝试让书流经大脑,再用手敲出来试试看。
边界是用感觉和情绪勾勒定义的 。也就是说判断自己和别人的边界,是以感觉和情绪为标准的。“我生气了”“我很不安”“他很失望”之类的感觉,说明有侵犯边界的行为发生了。这帮我清晰地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分析应用。
自我边界和他人边界
人和周围的联结,无非是我和我,我和他,我和环境。所以边界指向也就是我的边界,他人的边界。而边界管理,首先要识别边界,然后管理自己边界不受侵犯,管理自己不侵犯别人边界。
大脑小脑 (忽略这一长段生物理论,我觉得是我认知边界的重要收获!所以写了下来。)
小脑掌管的是不经思考的反射动作,比如心跳呼吸等,大脑掌管的是理性思考后的决策行为。人类进化中先发展出跟生存有关的情绪感觉,先在小脑中发展出情绪和记忆,才在大脑中发展出语言,这就是为什么任何触动记忆的事,我们很可能不经大脑,就直接由小脑表达出来。叫“不像人话”。
当我们面对任何情境,对它的判断只有两种情况:跟美好的记忆有关,就判断是安全的,跟痛苦记忆有关,就判断是危险的。当人做出不经大脑的事情,就是身体认为是危险的,为了保护我们。我们不会考虑对方,也不考虑关系,只想保护自己。
而大脑是基于语言基础上的思考后,做出判断,以及行为策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小脑之后,需要消耗能量,并有时间延迟。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正因为有了大脑的理性思考。
人始终出于一个需要小脑和大脑的协同配合过程中。只是这种配合偏小脑还是偏大脑的程度不同。
偏小脑的特征就是:感性,急躁,说话不经大脑,自私,控制别人,自信等等
偏大脑的特征就是:理想,优柔寡断,心思缜密,自我怀疑,不自信,替别人着想等等
而人类行为比较健康的方式是优先小脑掌控来判断安全与否。比如尊重自我的感觉和情绪,小脑给出的第一反应,像生气,逃避,反击等。同时启动大脑进行思考应对策略协同小脑表达。
情绪不等于情绪表达。有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身体反应。但是情绪表达确需要大脑的思考和语言组织来协同小脑完成。
也许回到根本搞清楚了,那在应用中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点我觉得挺有收获的。
1-边界内:可见不可见。可见指身体,物质。不可见指价值观,偏好,梦想,思想,用意,意见,动机等。
2-边界:情绪和感觉
3-守护:小脑是主导!小脑感知情绪,反射性动作;大脑使用语言协同小脑进行情绪表达。
4-边界管理:就是生活中的应用方法了
一段关系中,你感觉不舒服了,对!一定有什么侵犯了你的边界,无论你守护的是什么!就这么简单。
这种不舒服可以是:不开心,焦虑,不安全,害怕,担忧,不知所措,等等。好的,那接下去怎么办?
小脑一旦接收到情绪感觉,会有下意识的反射,比如:逃避,生气,怒吼,反击。这些是生物本能,不要内疚,它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保护你!
你要清楚的是:你是你,不需要他人核准!守护自己边界内的身心,是小脑的天然职责。
切记:不能放任小脑模式。伤人的话都是小脑说的。代价是破坏关系。
这也是本书里面用最大篇幅阐述的部分,提供了很多方法。实际主要就是需要大脑及时介入,思考和语言来协助小脑进行情绪表达。
只说你的
句式:简单直接,不要大量展开,说清楚就好。“对方做了什么,你感觉(情绪)很不好,”“对方做什么,你会(情绪)很开心”
例子一:
春节被父母催婚,爸妈:年纪不小了,再不结婚都没人要了,高不成低不就,早点生孩子,我们还有精力带。巴拉巴拉。
你:爸,妈,我已经是成年人了,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你们这么说,让我感觉压力好大,想逃避。(打住)
爸妈:(巴拉巴拉一万字)
你:谢谢爸妈关心,你们这样我真的很焦虑。(坚守自己的内心权威,坚定而不展开,否则就陷入了他们的圈套)婚姻大事是我自己的事情,请留给我处理。(对方什么是对的事情)
错误的语句,是侵犯别人边界: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你们就在家享清福吧
我知道你们是关心我
你们不要瞎操心了好吗
等等
例子二:
亲密:我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保护你照顾你,你还不知足,觉得我不尊重你!太伤心了(情绪勒索)
你:“”事实+情绪”? 我承认你为家庭做出的贡献,但是不影响我觉得你对我的不尊重,侵犯我这种感觉(坚定表达情绪)我尊重你伤心的感觉,但不影响我觉得你侵犯我的感觉。
错误:你是付出很多,但是你看你(巴拉巴拉展开很多)你就不能(吧啦吧啦)(到对方的边界),那你就犯了侵犯别人边界的大忌,落入圈套。
放弃完美主义,过程反馈:
只关注做对的时候,及时反馈,表达情绪(感谢,开心,等等)
持续改进,不要追求完美,一旦发现了改进和对的事情,及时反馈,表达情绪。一步步把别人引导出自己的边界。
例子:妈你刚刚洗手后给孩子喂饭,这样我很感激。(打住)(简单直接,表达事实和情绪)
面对上司的性骚扰
身体的边界也是我们要维护的,需要有边界意识。
但是面对外部权威大脑会考虑后果比如上司会在工作为难你,可能会丢了工作。自我怀疑等等。压抑隐忍。
你要做的
把主动权还给小脑
有性骚扰行为,立即表达情绪:老板,你这样子让我很害怕,如果你能够不碰我,我会很感觉,会感觉还一点。
寻找同盟,公司里面这种行为可能对上司的约束情况。上司也存在比他排序高的人制约他。
不动你的
语言表达是主要侵犯边界的行为:
建议,说服,为你好,我知道你怎么想的,我觉得,你以为,你不要老想着,我觉得你应该,我认为这件事你不好,等等等等这些句式都是侵犯别人边界的表达。
方法:
“I message” 把表达换为“我如何如何”
例子:
朋友在你在场的情况下打骂小孩。你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你该怎么办
首先:边界意识,这是朋友和他小孩之间的事情。不要侵犯别人的边界,维护任何一方。
其次:如果朋友没有要很倾诉和咨询意见不要轻易发表意见,给出对错的判断。
然后:你可以静静地倾听,无论小孩还是朋友,听他们诉说。他们的情绪。
例子三:
婆媳关系
婆婆:你能不能和你老婆说说,不要总给孩子买那么多玩具,有的玩就好了。
你:妈妈,我理解你的心情,你看最后你和她直接说说,看看她的想法。比较我们都是为了这个孩子。(夹心饼干,你一旦介入,你
侵犯了两个人的边界。这是她们两个人的事情。无论你如何劝解都是侵入边界,你要做的的是不评论,不传话,坚决促进二者的直接沟通)
媳妇:玩具都是开发智商的,我们有条件吗就给他多买点(巴拉巴拉)
书里面比较有趣的是用狼来比喻生活中的小人。主要用小脑驱动。这也是我从书里面的又一大收获。
怎么算狼?有狼性的就是狼,处处皆有
分别说说主要特征
贱:你对他越好,他就对你越不好。你对他越坏,他就对你越好。生活中是不是很多?就不举例子了。
双标:常见的措辞就是: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别人没意见,就你这么不讲理;你要求实在太高了,他可以不高兴,你不高兴就是想太多,矫情。他不回你信息是因为太忙,你的不回信息就是不重视他。总而言之,他的边界你不能犯,他可以随意犯你的边界。
对比他低的人不检讨:理所当然,没必要。你抗议,他不会检讨自己,只会责怪你
只照顾和保护,缺少尊重:…这是最常见,最容易被迷惑的行为。“我为你做了那么多”
无礼,贬低,控制,不尊重你的情绪,只说自己的,或用情绪勒索。你越退让忍让他越得寸进尺越你界。
看看这些狼性,自己有,别人有,身边处处有。
“狼”的主要伎俩
取得信任: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混淆界限
测试:我踏入你的界限试试看。借钱不主动还
孤立:减少社会联结,好控制
打压:洗脑实际就是灌输一些道德礼仪廉耻等观念,让大脑去麻痹你的小脑,弱化小脑对情绪的感知和报警。陷入组我怀疑中。
比如:
斑马(小脑):那里有好多狼,感觉有危险,我们是不是该跑掉?
斑马(大脑):那些狼看起来很注重家庭关系,应该不会伤害我们。对吧?
斑马(大脑):我们这样跑掉应该会很没有礼貌,我怕狼会伤心。
你反抗,他就恐吓,威胁,博同情,挑拨离间,与他狼结盟。
利用你看重的,比如你看重关系,他就威胁要结束关系
你看重孩子他就威胁伤害孩子,总之利用你的软肋。
硬的不行来软的,一看你心软了马上就开始打压你。还向周围人博同情,数落散播你的不是。找同盟,挑拨离间。
怎么破解这些伎俩呢?
划清界线
侵犯边界的话,坚定表达情绪
结交新关系,不要被狼孤立
对于打压,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气势(不是声音大,力气大)指不要被他的打压牵着鼻子走。坚定维护自己内心的权威,可以幽默轻松,内容反正来。
不要被浪好人裹挟:小孩子看周围人多,就闹着跟妈妈要手机玩。如果有人说,孩子无聊给他玩一会,就是浪好人进入别人的边界。
妈妈要做的就是坚定自己的界限(避免对浪好人的评价)让他退出。
最后一招:反排序,就是心理上不要让狼牵着鼻子走,要建立自己的心理优势,并把狼拉入自己的优势秩序。
我自己在以前并不会用边界来过好自己的生活。比如:我对: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借钱不还,这种行为只是觉得不妥但是没有及时表达,积压心里必然用另一种方式爆发,破坏力更大。我也有做的还比较好的,就是,从小就尊重女儿的想法,同时对她的学业也比较看的开,尽力营造舒适的氛围,学业水平是她自己的事情。生活中对于女儿有些“看不惯”的生活方式也能看的开,那是她边界内的,我不应该侵犯。但是我会表达“宝贝儿房间太乱了,看着很不舒服”之类的。这种放松,尊重边界的行为模式让我和女儿之间的关系融洽愉悦没有压力感。
我认识到我身上也有狼性,我有强烈的“我为你好,你应该”这种想法和表达去说服,强制,控制别人按照我的意愿行事。我会说“我这么做我为了公司着想,所以应该如何”“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着想,为了这个家着想,我都付出这么多你怎么就不理解,我太失望了”之类的思维模式,现在想想实际是一种侵犯别人边界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是一种狼性表现。
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