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抗美国的非武力“三战”
原标题:美媒:中国“三战”战略让美国束手无策
参考消息网1月7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月5日刊登题为《中国对抗美国的非武力“三战”》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教授彼得·纳瓦罗。文章摘编如下:
就像笔有可能比剑更有威力一样,中国的非武力“三战”或许会被证实在拓展中国的海上和领土疆界方面远比任何导弹或航母战斗群更有影响力。
“三战”第一次作为一种重要的作战能力得到中国军方和***产党认可是在2003年。它包括心理战、法律战和舆论战。
中国开展心理战的目的是为了对敌对国及其人民起到阻止、打消士气以及震慑的作用,从而让对手不会发动反击。正如曾担任白宫顾问的斯蒂芬·哈尔珀在2014年提交给美国国防部的一份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的:“它利用外交施压等手段来表示不满、宣称霸权并传达威胁。”
因此,举例来说,当中国采取经济抵制手段或对旅游业加以限制时,它希望这样能够迫使因经济停滞而举步维艰并渴望繁荣的日本民众默认中国对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提出的领土要求。
至于中国的法律战,其目的是有效地改写国际秩序的规则,从而使其有利于中国。一个例证是,中国想方设法限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的通航自由。
事实上,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条文来看,这样的主张并无法律上的依据。不过,中国一再给出相反的说法——本着人们经常说的乔治·奥威尔式定理:“如果你说得足够多,他们就会相信。”
中国舆论战的目标是影响舆论,从而引导不设防的受众接受中国对事件作出的阐述。美国传统基金会的学者成斌说,舆论战是“不间断的、持续的行动,以对观念和态度的长期影响为目标”,而且这种作战形式遵循着哈尔珀的一句名言,即“打赢如今的战争靠的不是最好的武器,而是最好的叙述方式”。
中国舆论战这支矛的尖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这家电视台在华盛顿拥有规模庞大的分支机构。这是一个24小时新闻频道,将中国的宣传内容包裹在看似健康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式的纯新闻中,CCTV在美国的观众人数超过4000万,在世界其他地方还有数以亿计的观众。
当中国和菲律宾因为南中国海有争议的岛礁发生摩擦时,CCTV会第一个站出来,迅速推出中国的一套说法——往往是在西方媒体还没有弄清楚情况之前。同样,当尖阁诸岛引发的紧张气氛加剧时,CCTV立刻发动强有力的攻势,指责日本“右翼民族主义者”制造事端或者让局面升级。
“三战”在当今这个时代的威力在于,它们让中国可以通过一种新的非武力形式来达到过去只能通过武器来达到的目的。此外,“三战”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促进作用。
比如,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许多领土争端中,中国首先依据模糊的历史提出领土诉求——这是法律战。接下来它抛出以民用船只组成的小型船队作为非武装力量——这是心理战。最后,CCTV一再将“和平的中国”描绘为只是试图纠正历史错误的外国强权受害者——这是舆论战。
迄今为止,白宫和五角大楼基本上都忽视了中国的“三战”,因此没有制定对抗策略。不过,以非武力方式实施的侵略依然是侵略——这就提出了最终的问题:美国为什么继续与一个对它及其盟友发动战争的国家开展贸易?
这对于2016年总统选举辩论来说是一个绝好的问题——在两党保持领先的竞选人有必要想出一个合适的答案。所以,请问特朗普和希拉里,你们对中国的“三战”有何看法?你们是否认为这是针对美国及其亚洲盟友的战争行为?如果是战争行为,你们打算如何应对?也请参议员克鲁兹、鲁比奥和桑德斯,告诉美国选民你们打算怎样保护美国及像日本和菲律宾这样的亚洲盟友不受中国“三战”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