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法战争镇南关战役清朝战胜,却还要签订不平等条约?
中法战争,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清政府陆上大败。在越南山西之战中打败,越南局势大坏,法国开始谋划进攻中国西南边疆。因为办事不力,清政府撤职了以恭亲王为首的军机处,是为甲申易枢。醇亲王奕譞上台后马上命广西巡抚徐延旭严守北宁,令云贵总督岑毓英迅即出关,加强兴化方面的防御,并令两广总督张树声“选派得力将领,统带劲旅,驰赴镇南关,以实后路”。但是由于将帅昏庸、怯懦,互不协调,军纪废弛,兵无斗志。北宁与兴化相继失守。之后清政府派李鸿章着手与法国的和谈。
第一个阶段,可以说清军全败,但是战事都发生在越南境内。此时李鸿章与法国签订了《李福协定》,但是李鸿章并没有同意该条约,中法双发暂时停战。此时法国仍然想要扩大战争,将战火引入中国西南。
北黎冲突就是法军为了扩大战争而蓄谋的冲突。此冲突乃是中法战争第二阶段的开始。法军的无理的要求清军撤防,并且枪杀清军派去的联络官,向清军进攻。但是清军奋勇反击,重创了法军,法军溃逃。
法国以此为借口,诬称“中国背约”,要求赔偿。并且发动了马尾海战,马尾海战中,清军将领畏战而逃,福建水师无人指挥,战斗不到1小时,几乎全军覆没,法军以此控制了台湾海峡,并且进军台湾,占领了基隆淡水。清廷此次并没有妥协,而是颁发上谕,谴责法国“横索无名兵费,恣意要求”,“先启兵端”,令陆路各军迅速进兵,沿海各地严防法军侵入。这道上谕实际上是对法国侵略者的宣战书。
第三个阶段就是镇南关战役了。当时中法两军一直在中越边境交战,法军一度攻下镇南关,因兵力不足而焚关而去,伺机再犯。时任广西巡抚的潘鼎新派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关外军务,驰赴镇南关整顿部队,部署战守。得悉法军将犯镇南关,冯子材在隘口抢筑了一条横跨东西两岭高七尺、长三里、底宽一丈的长墙,墙外深掘堑壕,筑成了较完整的防御阵地。
3月法军倾巢出动扑向镇南关,冯子材率士卒冲出墙外,激励将士猛烈搏斗,终将法军击退,遏阻了法军对中国边境的窥伺。清军乘胜追击,连破文渊、谅山,将法军逐至郎甲以南,重伤东部法军统帅尼格里。法军陷入困境。镇南关大捷使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转败为胜。法军战败的消息传至巴黎后,法国费里内阁倒台。
其实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这样的说法是不切实际的。当此之时,法国内阁虽然倒台,但是法国又马上通过了五千万法郎的军费议案用以中法战事,法国远东舰队还占据着澎湖,控制着台湾海峡。而此时清军兵饷都难以支付,黑旗军只剩不到五百人,兵源补充也很困难。因此李鸿章,张之洞等官员都认为此时乘胜即收是最好的方案。因此清政府决定把握战机、以战促和,顾及全局。
再从《中法新约》看,此和约,不割地不赔款,只是要求在边界开放两个通商口岸。在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是损失最小的一个。而中法此战,法国国际声誉一落千丈,而中国之国际地位上升,此战为中国创造了十年的稳定环境,而这十年正是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十年。所以,这场战争是双方均有得失的战争:中国没有失败,法国也没有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