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禅定之法
1、如何学佛及修习禅定?
请看《您认识佛教吗?》《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玛欣德尊者著述
2、正确的打坐
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在禅修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来,但要注意座位也有一些要求。可先找一个通风、适合的位置,然后再找一个舒适的垫子。垫子不要太硬,也不要太软,硬度适中,把臀部垫高一点。为什么呢?如果一个人直接坐在地上的话,他的身体重心为了达到平衡,慢慢地上身就会往前倾。如果臀部能够稍微垫高一点,这种情况就能改善。建议大家可以垫大约四指高,或者更高一点,这样的话身体就能够保持重心的平衡,而且容易坐得久。
第一、结跏趺坐
他可以结跏趺坐。对于坐姿,建议大家用双盘。如果双跏趺坐不行的话不要硬撑,单盘也可以。有些人可能天生就不能够盘腿,那么散盘也可以。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即使是散盘也不行,那么他可以把一只脚放在前面,一只脚放在后面。总之,对于坐姿要注意两个要点:
1、要坐得舒适。
坐姿不舒服容易产生疼痛。假如坐姿不舒适,心会一直放在姿势上,放在身体的苦受上,这种苦受会干扰你的专注力。因此,在坐姿方面要坐得舒服。坐姿舒适,就不容易产生痛、麻、痒、痹等身体的苦受。
2、要持久。
不要动来动去,频繁地换腿,10分钟换一次腿,15分钟又换一次腿……当定力培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很忌讳换腿的;一旦换腿之后,定力很可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在开始禅修时,选择一种舒适的姿势持续地坐,能够坐一个小时就坐一个小时,能够坐一个半小时就坐一个半小时,尽量不要换腿。
当然,如果腿确实痛到已经妨碍你没办法继续禅修的时候,还是可以换腿的,但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不要在稍微感觉到有点痛、有点麻就换腿。假如你换来换去养成了习惯,比如说才坐了半个小时就换腿的话,那么,每次当你坐到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腿就开始痛了。
想要突破这一点,应当学习忍耐。当你觉得腿痛、想换腿时,你应当下决心对自己说:且让我再坐多十分钟才换腿。然后就忍多十分钟,十分钟后再换腿。如此经过大约四、五座的忍耐,你就能持续地坐四十分钟了。能坐四十分钟后,再增加到五十分钟、一小时等等。一点一点慢慢地增加,不久你就能克服腿痛的困扰。
同时,在腿痛的时候不要去注意腿的苦受。当腿发生疼痛、酸麻时,它会将你的心拉过去。如果你去注意腿痛的话,不仅身体感受着痛,连心也会受到影响,痛上加痛,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你应当用更强的精进力把心拉到业处上——鼻端一带的呼吸——不要让腿痛吸引你的心!在腿痛的时候,你的呼吸会加速,那你就可以用快速的数息法,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呼吸,从1数到8或10。要对自己说:不数到80或100决不放腿!
因此,在禅修的时候要注意让自己坐得舒服、舒适,但是又不能过于舒适,太舒适心容易放逸,容易昏昏入睡。在坐的时候应当保持中道,既不要让自己的身体产生剧烈的苦受,也不应当过分舒适。就好像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专注,他躺着躺着就变成在修“睡禅”,而不是在修入出息念了。
在禅坐的过程中,如果腿的疼痛确实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禅修、干扰到自己的专注,还是可以换腿的。在换腿的时候也必须保持正念,不要一想到换腿立刻就发生动作,应当慢慢地觉知我要换腿,然后轻轻地换腿,当腿一换完,就回到自己的业处,回到鼻息上。这是对坐姿的要求和对腿痛的解决方法。
总之,坐得舒适、持久是为了帮助我们提升定力。坐好了,就应该专注业处,不要在腿上花太多的时间。
第二、正直其身
1、正——正而不歪。
身体不要歪向一边,头也不要歪。有的禅修者坐久了,身体不知不觉会往一边歪;有的人坐久了,头就会往一边歪,这跟他们的呼吸以及个人习惯有关系。但是无论如何,在刚开始坐的时候,身体和头部应该保持端正,不要歪斜。
2、直——直而不曲。
上身保持自然的平直,不要弯曲,避免脊椎骨弯曲和压到胸口。如果禅修者弯着腰禅修的话,不久之后就会产生胸闷、胸痛等问题。假如养成了习惯,不但胸部容易憋气,而且连走路也会像驼背一样。
在《大念处经》中讲到坐姿要“保持其身正直。”《清净道论》里也有解释。保持身体的正直意味着脊椎骨既不要像弓箭的弓一样弯曲,也不要像箭一样绷直。像弓一样叫做弯曲,不叫正直;像箭一样叫做绷直,也不叫正直。正直是指自然的直,而不是挺直。假如绷直、挺直久了,腰背这一带地方会难受,甚至会酸痛。我们要用自然的坐姿保持上身正直,正而不歪,直而不曲。
保持上身的正直,还要调整脖子和头的关系。头不要太低,也不要太仰。有些人在禅修的时候头慢慢地会仰起来,或者会耷拉下去,这跟他个人的呼吸有关。如果他吸气长,呼气短,头慢慢地就会往上仰;如果他吸气短,呼气长,头慢慢地就会耷拉下去。
有些禅修者坐着坐着,脸就会歪向一边,这些现象也跟他的呼吸有关。有时候我们两个鼻孔的出气是不同的。如果是左边出气,他的头慢慢就会往右边歪。往左边歪也同理。另外,这跟一个人的习惯也有关系。如果你发觉身体老是爱往一边倒,或者头爱往一边歪,警觉到之后就应当纠正过来,养成身体保持正直的习惯。如果歪惯了,久而久之脊椎骨就会受压畸变,造成因为禅修姿势不正确而带来的没必要的毛病。
身体保持正直的最好方法是从鼻梁一直到肚脐处能够成一条垂直线。保持上身正直之后,你的手怎么放都可以,既可以叠掌,也可以垂在两脚前,或者放在膝盖上,只要觉得自然就行,不要造作。总之,头、颈、身、手、脚都要保持自然、舒适的状态。然后把眼睛闭上,不要睁着眼睛,也不要微微睁开眼睛,要闭着眼睛来禅修。
在禅修之前,还可以检查身体是否会绷紧?有哪些地方还没有放松?有些禅修者在禅坐的时候头、颈部不知不觉会绷紧,久而久之会造成头、颈等部位疼痛、僵硬等,甚至想到禅修都会感到害怕。
所以,在开始禅修前应先检查身体是不是已经处于柔软的状态。这里所说的柔软并不是软绵绵的柔软,更不是软弱,而是说身体处于轻松、自然、舒服、适合禅修的姿势与状态。
当身体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之后,再把妄念纷飞的心收回来,不要追忆过去,也不要计划未来,把所有跟禅修无关的东西、外缘都先放下,决意回到当下,回到自己的禅修业处。
攀缘的心、散乱的心跟我们的业处是不相应的。唯有专一、平静的心才跟我们的业处相应。所以,不要用一颗与禅修不相应的心来专注呼吸,要让心处于平静、自然、清净、无杂染的状态。等内心具足禅修的素质之后,再把正念确立在鼻头、人中或嘴唇上方这一带区域,让心只专注进出于这一带区域的呼吸。
第三、确定所缘
置念于面前——让心念安置在鼻头接触点这一带的呼吸上。这里的“面前”是指业处。什么是业处呢?
业处,巴利语kammahàna。kamma,古代依梵语karma音译成羯摩,巴利语为kamma,意为业,也即是工作、造作的意思。kammahàna的?hàna有几种意思,可以是理由、原因、道理,以及场所、地方、住处、状态等意思,在这里作场所、地方解。因此,kammahàna直译为业处,意思是工作的地方。什么的工作呢?心的工作!心在什么地方工作呢?在鼻孔出口处这一带工作,鼻孔出口处这一带的呼吸就是我们心工作的地方。
一般上来说,业处也可以理解为平时所说的法门。法门,巴利语dhammapariyàya,即禅修的方法。
在修习入出息念的时候,业处有三种意思:
1、禅修方法——通过专注呼吸藉以培育定力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业处。在此,业处即是修行的法门。
2、呼吸本身——呼吸本身就是业处。因为心是取呼吸为工作的对象,把心专注在呼吸上,就是我们的业处。说到要专注业处就是指专注自己的呼吸。
3、鼻头一带区域——当我们说在业处专注呼吸时,即是说在接触点这一带区域专注呼吸。鼻头、人中这一带区域也可以叫做业处。
因此,业处有三种理解方法:第一种是指专注呼吸的修行方法;第二是指呼吸本身;第三是指呼吸进出的这一带区域。
还有一点很重要,是每位禅修者都必须清楚的,那就是只应专注呼吸本身!
呼吸本身不就是呼吸嘛,为什么还需要强调呢?在这里可以做个试验。如果我们尝试去分析呼吸的话,将能够发现呼吸里面有很多法。举个例子来说,假如现在让你去注意吸气时的凉,可不可以?可以的!你将能发现鼻头或人中这一带有凉凉的感觉。假如让你去留意呼气是暖的,可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同样的道理,去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畅、推动等都是可以的。
那么,我们把心放在人中一带,借助皮肤的感觉来修习入出息念可不可以?不可以!假如专注这里感觉的话,那专注的是触所缘。因为皮肤属于身根,身根的所缘是触所缘。触所缘有三种:第一种是地界;第二种是火界;第三种是风界。
我们的身体可以感受到坚硬、柔软,同时,粗糙、细滑、重量、轻盈等都是地界的特相,它们属于触所缘,是通过身体来感觉的。身体所触知的是触所缘。
现在天气很热,我们的身体能够感觉到热。如果把手伸进水里面会感觉到凉。因此,身体可以感觉到冷和热,冷和热是火界,也属于触所缘。
如果有人拍了你一下,或者不小心撞到桌子,你会感觉到撞击,这是风界,因为撞击、推动属于风大。
所以,我们的身体可以触知三种所缘:地、火、风。假如我们在人中这里觉知暖、冷、麻、轻柔等,那只是在练习这里皮肤的感觉,而不是在修习入出息念。虽然说修习入出息念很简单,只需注意自己的呼吸就可以,但是因为呼吸里面有太多的法,一不小心就会走弯路、找错对象。所以,在此就采用阿毗达摩的分析法来解释。
入出息念,顾名思义即是将正念安住于呼吸。那么,呼吸属于什么呢?呼吸属于法所缘。它不是颜色所缘,不是声音所缘,不是香(气味)所缘,不是味所缘,也不是触所缘,它是法所缘。为什么呢?因为呼吸是概念法(pa¤¤atti,施设法,假名),概念法只属于法所缘。呼吸不是眼门的所缘,不是用眼睛去看呼吸,不是用耳朵听呼吸,不是用鼻子嗅呼吸,不是用舌头尝呼吸,也不是用身体触知呼吸,而是用我们的心去觉知呼吸。为什么呢?因为意门所对应的所缘是法所缘。概念法属于法所缘,而呼吸是概念法,它只是意门的所缘。所以,我们经常强调要用心去觉知呼吸,就是这样的意思。
有一种错误的方法是叫大家“看呼吸”,用眼睛去看呼吸,或所谓的“眼观鼻,鼻观心”。由于鼻子离眼睛很近,使人往往不自觉地会用眼睛去看呼吸。假如禅修者在看呼吸的时候叫他张开眼睛,他的眼睛就会像“斗鸡眼”(对眼)一样,是不是?看呼吸是坏习惯!看久了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鼻梁发紧、眉头酸胀、额头绷紧、头部僵硬等等。因此,不要用脑去想呼吸,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应用心去觉知呼吸。
当我们能够正确地辨识入出息念的所缘之后,就只是专注在呼吸本身就可以了。呼吸本身是很自然的,我们也应当用很自然的心去觉知很自然的呼吸,不要造作、不要想象。呼吸是怎么样的相状,我们就怎么样去觉知它。
只应当觉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尝试去改变它。如果呼吸很柔和、很缓慢,甚至有时发现很难觉察到呼吸,这个时候也不要去改变呼吸,不要刻意用深呼吸让它变得明显。同样的,有一些禅修者刚坐下来的时候,感觉呼吸比较急促,他想控制呼吸,拉长呼吸,甚至憋气,憋得脸红耳赤。实在没必要!不要改变呼吸!请记得:呼吸要自然,因为呼吸自然,我们的心才能自然,才能如实地觉知呼吸。
因此,不要尝试去改变呼吸,不要去造作呼吸,我们的心应顺其自然,呼吸是怎么样的,就怎么样去觉知。而且,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样的事实,即每个人的呼吸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呼吸会急促点,有的人呼吸会绵长点;有的人左鼻孔呼吸明显,有的人右鼻孔呼吸明显;有的人今天在这边呼吸明显,明天那边明显;有的人今天呼吸的感觉明显,而明天又不明显……虽然同样是呼吸,但是每个人的都不尽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也不尽相同,这些跟生理状况等有关系。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尝试去改变呼吸,只是知道呼吸就可以。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心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只应在鼻端这一带区域觉知呼吸。
应当如何在鼻头这一带觉知呼吸呢?对此,《清净道论》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守门人的譬喻。
一个守门人在看守着城门,他的职责是检查到达城门的人。已经进到城里的人不是他的职责,已经走出城外的人也不是他的职责,他的职责只是守好岗位,检查经过城门的每一个人。同样的,当我们专注呼吸的时候,只是觉知经过鼻头或者人中这一带区域的呼吸就够了。吸进体内的呼吸不是我们的责任,呼出体外的气息也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只是在这个区域上的呼吸。
还有另外一个是锯木的譬喻。犹如有一个人在锯木头,假如他去留意锯子从一端到另外一端的话,那么,他的头将一直在不断地摇,可能摇不了多久就晕倒了。他应当只是注意触到木头那一段的锯子,不断地拉锯,就可以轻松、省事地把木头锯断。
觉知呼吸也是这样,不用跟随着呼吸进出。呼吸是动的,好像锯子;接触点一带是静的,比喻是木头。锯木时没必要注意锯子的来回,只是注意跟木头接触那一段的锯子。同样的,我们专注呼吸也是,只要在人中接触点这一带区域去觉知呼吸就够了。
《清净道论》还举了个荡秋千的譬喻。一个跛脚的人与妻子玩秋千,他推动秋千之后,只需坐在秋千的柱子下。他没必要从这头推到那头,再从那头推到这头。因此,我们要用这些譬喻里面所阐明的道理,来觉知鼻头一带的呼吸。
同时,也要留意别做“愚蠢的看门人”!有一则笑话讲到:有个财主雇了个佣人,说:“我今天要出门去,你要好好地把门看好。”“是的,主人!”佣人满口答应。财主放心地走了。等财主离开不久,外面来了个戏班、马戏团,在门外锣鼓喧天,围了一大群观众。佣人心里痒痒的很想去观看,但是他想着主人叮嘱,不能去看呀,主人吩咐我要看好门。然而,他灵机一动:“哎呀!主人叫我看门,我把门拆了背着去看不就行了嘛。”他很高兴地照做了,结果小偷就把财主的家洗劫一空。财主回来之后,愤怒地责备佣人:“我叫你看门,你为什么不好好地看门?!”佣人说:“主人,我确实依照您的话去做了。看,我把门都看好了,这门不是还好好的!”
不要做这种愚蠢的看门人!我们强调:觉知这一带的呼吸。但是却有些人会自作聪明地去注意这一带皮肤的触觉,这就像那个佣人一样。在《如实知见》、《智慧之光》等帕奥禅师的著述中,强调的是“触点上的气息。”接触点是定语,气息才是主语!
3、要分辨禅相-----遍作相、取相、似相,其次是要找到有分心,而不是急于分辨自己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没有见到遍作相、取相、似相,那是连初禅的边边都没有挨到,强行去分辨那只能是心理安慰。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首先,要确定你自己的修行业处,比如入出息念、慈心禅那等,对于不同的禅定方法,禅相会不一致。
这里只描述入出息念,对于入出息念,业处是人中部位经过的呼吸。
1、遍作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可能会出现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眼前好像有一片像云、像烟一样的淡白色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好像有一层白雾笼罩着自己;有些禅修者感觉在额头、眼前或者脸前有光。这些是遍作相的初始阶段。
2、遍作相的遍作定阶段:当定力提升时,出现在接触点(人中)附近的如烟、如雾状的灰白色光,也称为“遍作相”;而此时的定力则称为“遍作定”
3、取相阶段:当心专注在遍作相时,定力将能得到提升。此时,出现在接触点一带的灰白光慢慢地会变白、变亮。有些可能会白得像棉花、像月亮一样,有些会亮得像汽车灯、像手电筒的光一样。在形状上,每个人的也都不尽相同。有些感觉好像云彩,有些感觉像花环,有些感觉像莲花,有些感觉像车轮……这种禅相称为“取相”(uggaha nimitta)。取相的光比遍作相要亮。
4、似相阶段:当禅修者能够平静地专注取相维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者更久,他会发现禅相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晃耀,有些像太阳光,有些像月圆日夜空的月亮,有些像聚光灯,有些像珍珠,有些像晨星,也有一些晶莹剔透得像块水晶,这就是“似相”。
如果禅修者能够持续地专注似相,心与似相完全融为一体,如此维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乃至更长的时间,他就很可能证得初禅。
为什么说很可能呢?因为还没有经过检查的缘故。
如果禅修者能够持续地专注禅相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之后,他应当练习查有分,有分在心脏这个地方。在他出定之后,借着很强的禅定之光去看心脏里面这个地方。刚刚开始学习查有分的时候,不应当查太久,大概一到两秒钟就行。当他可以查到有分之后,再学习在有分这个地方逐一地辨识五禅支。
这五禅支是五种心所,它们个别分开来叫禅支,整体总合起来则叫初禅。
这五禅支分别是:
1.寻(vitakka)——将心投入并安置于似相。
2.伺(vicàra)——心持续地省察似相。
3.喜(p?ti)——喜欢似相。
4.乐(sukha)——体验似相的那一份乐受。
5.一境性(ekaggatà)——心持续地专注似相。
查禅支并不是依靠感觉去揣摩自己是不是有这五种心理作用,而必须用禅那之光在心所依处这个地方辨识。为什么呢?因为心所依处是作为禅那心的依靠处,所以要在有分这里辨识禅支。
可以辨识到五禅支后,还必须练习初禅的五自在。什么是五自在呢?它们分别是:
1.转向自在:能在出定后转向于禅支。
2.入定自在:随意何时入定就能入定。
3.住定自在:能随自己的意愿入定多久。
4.出定自在:随意何时出定就能出定。
5.省察自在:能在出定后省察禅支。
五自在练习成功后,就可以说确认已经完全到达初禅了。
危险一:走火入魔
需要注意的是,在遍作相这个阶段,有些禅修者可能会见到一些影像,诸如看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日月虚空、人物鸟兽等,或听到唱歌声、讲话声、诵经声、念佛声等等。这是因为定力提升之后,心会变得强有力而且敏感,只要他一转念头,心就可以造作出很多东西、变现出很多声色光影出来。心念快得连自己都来不及察觉到,但相已经出现在他面前了。须知这些相都是由心想而生的,是幻觉!
有些人喜欢盲修瞎练,当他的定力到达某一个阶段的时候,通常会见到光、见到花,乃至见到所谓的佛菩萨。假如此时他执着这些光相,追求这些境界,甚至以为自己很厉害,那就很容易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具备了某种程度的定力,但是他的心没有很好的导向,所谓“走火入魔”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因此,无论见到什么景象,出现什么境界,一概不要去理它,不要去看它,更不要执着它!只需记得持续关注业处!
危险二:自以为证悟涅盘
在近行定的阶段,禅修者体验到落入有分就好像所有一切在刹那间都停止了,所缘没有了,连时间、空间的概念也没有。当他清醒过来后会想:“嗯,刚才怎么会这样?”这种体验称为“落入有分”。
然而,落入有分是禅修的陷阱。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落入有分时“能所双泯”,就误认为已经开悟或证悟涅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