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国》中领略苏格拉底的辩论魅力

《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分10卷。柏拉图在书中以苏格拉底的口吻,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

《理想国》可以说是西方哲学流派的起源,很多的哲学观点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源头。全书分为十卷,借苏格拉底之口围绕“什么是正义”、“正义的性质是什么”以及“正义者有利,还是不正义者更有利”几个主题展开对话。

第一卷,开篇提出正义与不正义是什么的问题,苏格拉底和众人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从中可以深刻地体验到“辩证法”的风格和力量。苏格拉底运用“辩证法”一步步揭露对方观点的矛盾之处,进而一步步将其引向真理的大道。

玻勒马赫斯和苏格拉底讨论正义,玻勒马赫斯用认同西蒙尼的观点“欠债还钱就是正义”,苏格拉底不认可这种观点,但他不是进行驳斥,而是顺从这样的观点,一点点提问,一点点设想和推导,得出相反的结论。

苏格拉底第一个设想,是提出这样一种情景,如果借的是把锋利的刀,而那人已经发疯,你还应该还给他吗?不还给他,那么你霸占别人的刀的行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呢?

玻勒马赫斯提出第二个观点,西蒙尼得认为,有益朋友的善举人们就有义务去做,而有损于朋友的恶事一律不能做。苏格拉底又提出了异议,再次设想,如果朋友是个坏人,你对坏人的善举是正义的吗?对坏人的恶事是非正义的吗?

玻勒马赫斯第三个观点,正义在什么情况下起作用,一是在联手战斗和进行攻击时,二是在契约和事务往来上。三是在需要存放和安全保管金钱的时候。苏格拉底针对这三种情况提问,一是战争中正义不一定有用,战略战术更有用。春秋时期宋襄公不击半渡的敌人,不击未立阵的敌人,遵守战场礼仪,结果一败涂地,受伤而亡。可见战争上正义没有用。二是在契约方面正义也没有用。在马匹交易上,马贩子是较好的伙伴,在买卖船舶时,造船的工匠或是舵手是合作伙伴。专业知识比正义更有用。三是保管金钱,金钱只有在流通中起作用,在不用的时候就失去了作用。推论下来,正义就是无用的,如果只对于不用的东西才有用,那么正义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苏格拉底继续推导,军队中,善于偷窃敌人秘密、破坏敌人行动的人,也是善于保卫自己阵地的人,那可以说一个能很好保管钱的人也就善于偷钱了?在拳击或其他击技中,在交手的时候善于攻击的人,就是最能保卫自己的人?那么正义的人,到头来竟是一个小偷,正义好像和偷盗这类行为类似。只是,这种偷盗的目的是为了以善报答友人、以恶报复敌人罢了。您是这个意思吗?”

至此,苏格拉底从“欠债还钱就是正义”这点出发,从正义的定义,按此定义行动、起到什么作用,一层层推导,得出结论,正义好象和偷盗行为类似。从而推翻了欠债还钱就是正义这句话。他的强大的逻辑性,和设想的合理性把人们引到如此荒谬的结论。

读完这一节让人思考,谁拥有了正义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正义。伊拉克、叙利亚他们有什么错,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着民主自由的旗帜,打着正义之师的名义对他囯发动战争。在此时,正义和偷盗行为类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