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最具代表性的是什么?请举例分析介绍
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最具代表性的为青铜器,故有“青铜时代”之称!
汉代工艺美术在陶塑、石雕、木雕、髹漆、青铜铸像及工艺装饰雕塑等方面均有辉煌建树,与秦代雕刻并称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造型艺术是指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绢、布、纸张。石、金属、木、竹等),通过塑造可视的静态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艺术家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工艺美术等具体的艺术形式。根据人们的习惯,造型艺术也被称为"美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造型艺术"一词在17世纪欧洲开始被使用时,主要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塑、文学和音乐等艺术样式,是一个为了与具有实际用途的工艺美术等形式相区别而提出的艺术概念。
造型艺术主要包括如下一些种类:绘画艺术:绘画是造型艺术中历史最为悠久和最为重要的形式。它是一种使用色彩、线条、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明暗、造型等艺术手段在平面空间(即二维空间)中创造能够表现作者追求的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绘画从人类文明的起源期产生发展,现已成为了一个品类繁多的造型艺术样式。在体系上,绘画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个主要体系;在使用的材料与工具、技法上,绘画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等;在选择题材内容上,绘画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宗教画、历史画、风俗画、动物画等;在形式和功能上,绘画分为年画、 宣传画、连环画、壁画、漫画等。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样式繁多的一个种类,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也相当快。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一种中国特色的造型艺术,它以汉字的书写为基本形式,在线条的飞动中创造艺术的意境,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已逐渐成为一门有着成熟形态的艺术形式,影响远播日本、东南亚各国。书法之始,不过是文字的书写,其用意不外记录与传通。后来人们在汉字的撇、掠、勾、划中发现并形成了汉字书写形态中的审美意韵,写字遂由实用工具而逐步独立为一门艺术。中国文字的发展,从篆书到隶书、从草体、楷书到行书,发生了复杂的"书体"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初始阶段并非艺术,而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但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逐渐自觉,书法便在一代代书法家的艺术创造中具备了独特的艺术形式特征,而与实际生活拉开了距离。如篆、隶等比较古远的书体,虽然已逐渐失去其原初的实用价值,但作为艺术,其"生命之树"正枝繁叶茂。书法不是写字,作为艺术创作的文字书写才是书法,而作为艺术形态的书法,除了进循文字书写的基本规律外,还体现着书法艺术创作者鲜明的艺术风格。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在造型艺术的领域中,由于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段的不同,不同的艺术种类的美学特点各有差别。例如绘画与雕塑,摄影与绘画,雕塑与工艺美术,它们彼此间的差异性也许是天壤之别。虽然它们同属造型艺术范畴,但是我们对它们的审美要求则各有不同。然而尽管造型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我们从中还是能够发现一些***性的东西,加莱辛所说,"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
归纳起来,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1.造型性:空间物质形式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形式,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是它的造型性。造型性是造型艺术最为基本的特征。它是指艺术家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出艺术形象。由于这种艺术形象是直接的空间存在形式,因此人们的视觉可以毫无障碍地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从而引发审美感觉。在绘画和摄影艺术中,艺术家用线条、色彩、色调和拘留在平面空间中创造着或平面感或立体感的二度形象;在雕塑、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中,艺术家们则用泥土、木石、金属为材料,在立体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在物质性的三度形象。造型艺术的物质媒介决定了其作品的静态的永久性,它总是以静示动,寓静于动,以无声示有声,在一种永久的物质形态中表达深刻的历史和审美蕴涵。
2.到达顶点之前永固性与瞬间性:造型艺术由于塑造的是可视的空间性的静态形象,因此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不适合表现事物的运动和过程的。所以,艺术家通过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而塑造出的艺术形象,只能是艺术形象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瞬间的凝固,是它(或他)在瞬间构形象展现。莱辛在《拉奥孔》中曾谈到:"绘画由于所用的符号或模仿媒介只能在空中配合,就必然要完全抛开时间……"造型艺术在审美特征上的瞬间性,说明它只是一种空间艺术而非时间艺术。正因为此,造型艺术家在创作中必须学会观察时间生活与事物过程,学会在事物过程的动与静的交叉点上捕捉瞬间形象。姿势表情尽管可以暗示某一显出特征的动作,却只应表现出那个动作的开始或准备,或者说,一种意图,否则就是表现出动作停顿回到静止状态。一种蕴藏着整个世界的一切可能性在内的精神处在静止和独立自主的状态,对于雕刻的形象是最理想的。
3.从再现到表现:造型艺术的另一个审美特征是长于再现而力求表现。从传统角度看,造型艺术是长于再现而拙于表现的。莱辛曾说过,绘画所处理的"是一个眼见的静态,其中各部分是在空间中并列而展开的。绘画由于所用的符号或模仿媒介,只能在空间中配合,就必然要完全抛开时间;所以持续的动作,正因为这是持续的,就不能成为绘画的题材。绘画只能满足于在空间中并列的动作或是单纯的物体,这些物体可以用姿态去暗示某一种动作。"无庸置疑,造型艺术在再现事物的形象方面具有更大的确定性。作为一种静态的造型,它不同于文学艺术可以通过语言直接抒发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像音乐等时间艺术,直接表现作者浓烈真挚的情感。然而造型艺术的现代发展却打破了传统的再现的藩篱,日益由再现转向表现。这种表现性是指艺术家通过造型艺术的创作活动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某种意识及情感倾向。关于这一点,法国现代派画家马蒂斯曾说过:"我们对绘画有更高的要求,它服务于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幻想。"无论是在绘画、雕塑、摄影,还是在建筑、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门类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这些造型艺术本身的外在形象,往往还可以通过它们去感受艺术家或作者们的意识和情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中,人们可以体会到艺术大师们将充满宗教理想的世界拉向人间的人文倾向。在罗丹的雕塑《加莱义民》中,人们可以理解作者对义民悲惨命运的无限同情。在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里,人们可以发现艺术家对现存世界的嘲弄直至批判。造型艺术之所以会成为观众与艺术家们进行心灵交流的媒介,重要的是因为,艺术家总是要根据自己的某种意识或带着某种情感去选择创作主题,并且要根据自己的这种倾向去创作自己的作品。同时,还要把这种倾向溶入作品之中。正是由于这~点,人们在欣赏造型艺术作品时,可以在理性上与情感上接近艺术家,同样,造型艺术也成了艺术家意识与情感倾向的凝结物。造型艺术的再现性主要是指造型艺术家倾向于使用再现生活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意识与情感倾向。绘画中的写实倾向。建筑中的功能主义设计、新闻摄影、非抽象雕塑等,都属于此范畴。这种再现性的造型艺术的价值在于某种"艺术的真实",对欣赏者的欣赏不会造成障碍。造型艺术的表现性主要是指造型艺术家倾向于使用非现实的抽象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意识与情感倾向。绘画雕塑中的现代主义、建筑中的非美倾向、实用艺术中非均衡设计等,均在此列。在表现性的表现中,形式本身意义超过了造型艺术品的主题意义,观众的自我欣赏和体味的意义超过了作品的一般意义。此类作品的出现,对观众的欣赏和理解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表现性的表现往往将造型作品变成了一个多义的符号对象,所以它也往往对观众的欣赏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型艺术由于其先天的再现性艺术的特征,总是力图打破再现的藩篱而努力走向表现,去追求和建构一个深远的意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