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导致四川省数百万间房屋倒塌,数千万间房屋损坏。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灾后重建阶段。重建家园有着比平时数十倍增长的建材需求,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质监部门切实加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杜绝安全隐患,既是帮助灾区恢复重建的科学、务实之举,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近一段时间,通过对建材产品开展监督抽查、驻厂监管、免费检测等工作,以及到四川省乐山、眉山等地企业调研后,我对抓好建材产品质量监管有了一些思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灾区企业恢复生产难度大、建材市场供应缺口大、全省建材产品需求大,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如果把关不严,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而且国务院对口援建方案中,已明确把提供建筑材料作为支援的方式之一,这进一步加大了质量把关的难度。确保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的供给与质量安全,是灾后重建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把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监管和检测,确保建材产品质量安全。
当前建材产品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四川省11个市、州200多家建材企业的调研过程中,企业普遍反映当前生产经营中主要存在以下4个问题:一是部门条条框框较多,优惠政策兑现难。在水泥、钢筋等建材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特别是新上项目的立项、环评、生产许可、品牌争创等申报审批中,因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限制,有些手续审批时间长、程序多,企业往往在等待中失去市场、失去机遇。二是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企业正常运转难。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和地震灾害交通不畅的影响,“5.12”以来,煤、电、油、气等建材产品的生产要素和上游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而且供不应求。三是部分道路管制,物流运输难。前阶段因抗震救灾对部分道路交通实行管制,致使部分企业原材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比如四川德胜钢铁集团在地震中因道路交通问题,致使近1万吨原材料无法从云南运进来;四川明星电缆公司也因此致使1.6亿元的订单任务不能如期完成。四是灾区企业受损较重,资金回收和质量把关难。地震灾害发生后,销往成都、德阳等重灾区的建材产品,很难收回资金。另外,重灾区大部分企业质量检验检测设备毁损严重,专业技术人员不同程度伤亡,虽然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支持下,我局近期已向灾区派出了2000多人的检验检测、特种设备专业技术服务队伍,但与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些问题反映在价格、运输等层面,但如果长期不解决,必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导致建材产品质量下降。近期,通过对热轧、冷轧带肋钢筋等5类建筑用钢材的专项抽查,批次合格率仅为66.2%.一些企业在利润与成本的双重压力下,难免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甚至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打破重建美好家园的愿景。
加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政府负总责。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要明确各级政府对辖区内的产品质量负有总体责任。目前,资阳、雅安等地政府已经成立了建材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质量监管重大活动。其他各级政府也要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统筹协调当地建材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建材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市、县、乡镇和施工工地,真正形成“地方政府对建材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
同时,为确保建材产品质量安全万无一失,推动建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在税费征收、土地使用、银行贷款、价格补贴、生产许可等方面为建材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电力、煤炭、天然气、运输等4个方面的生产要素保障。对建材产品要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统一配送制度,以及对农户灾害现金补贴转化为建材等产品的实物补贴制度,而且要把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报告等作为政府采购的必要条件,建立对建材产品的采购质量咨询机制,着力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部门要协作。建材产品质量安全链条长、环节多、监管难度大,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事关全局,因此必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建设、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一定要围绕质量安全的总目标,分兵把口,搞好衔接,加强沟通,开展联合执法。一要依法监管。按照《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生产、销售和使用假冒劣质建材产品的行为,尤其对生产“地条钢”、劣质预制板等严重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该曝光的曝光,该关停的关停,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二要科学监管。把恢复灾区质量技术检测手段作为科学监管的首要任务,早日重建灾区公***技术检测平台,实施科学监管,这是建材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质量把关的重要手段。三要有效监管。对水泥、钢筋、电线电缆等危险系数高的主要建材产品实施驻厂监管制度;对防水卷材、人造板等一般建材产品,加大巡查和抽查力度;对重点工程用建材,要纳入监督抽查计划,建立入场(工地)质量验收报告制度。同时,继续实施好去年在专项整治中探索的台账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施工工地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完善建材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四要阳光监管。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在项目审批、生产许可、品牌争创等方面,简化办事程序,实行“直通车”服务。特别是对省外支援的建材产品,既要心存感谢,又要严格把关,对合格与不合格建材,应当通过传媒,定期向社会公布。
企业要主动。这次灾害也为新一轮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面对灾后重建建材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巨大缺口,省外建材产品生产企业不断要求与四川合作贴牌生产,抢占商机。我省各类建材企业特别是重灾区的企业,要尽快从地震灾害造成的社会心理震荡中恢复过来,主动恢复生产、满负荷生产,公开承诺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要切实加强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等技术基础工作,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档次。要加大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的培育、争创、宣传和保护力度,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和话语权,让更多的“四川制造”服务灾区建设。
社会要监督。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畅通信息渠道,接受社会监督。要对建材产品整治行动和成果,及时报道,对行动迟缓,进展不快,问题长期存在地区要公开曝光。特别要加大对名牌、免检产品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曝光力度。要加大对建材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以及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质量知识宣传教育,采取印发建材产品应知应会小册子、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建材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老百姓识假辨假的能力,努力营造“重质量、重品牌”的消费环境。最终目的是力求通过有效监管和综合治理,大幅度提升灾后重建的建材产品质量,确保真正建成安全的美好家园。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