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典的个人作品

发表作品数十万字,作品散见于《意林》、《辽宁青年》、《决策》等众多平面媒体,《读史》等系列丛书、电子书也有所收录。

已出版《非常法史》

《非常法史:历史上的法律趣事》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法史奇闻笑古今。发掘法律史上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对读者有所启迪。

第二部分:千秋法治谁引领。讲述法律史上传奇人物故事,读之令人扼腕,一唱三叹。使读者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或悲天悯人,或感慨莫名。

第三部分:叱咤风云法天下。介绍法律史上的实践者的所作所为,使人们在轻松阅读中掌握历史。

第四部分:法海溯源踏浪行。刨根问底,生动揭示一些律法的来龙去脉与鲜为人知的故事。

书中精彩摘录

在唐代,士人取得功名后还要经过考试合格才有资格担任官职,到了宋代,只要是进士五甲以上就可直接授官,而且升迁的速度和级别之高也是其他途径人仕的人所比不了的。司马光与苏轼的恩师陈襄就曾在他的《仙居劝学文》里这样写道:“今天子三年一选士,虽山野贫贱之家所生子弟,苟有文学,必赐科名,身享富贵,家门光宠,户无徭役,休荫子弟,岂不为盛事?”

宋朝是中国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代,考试取士为朝廷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科举胜出者名利双收待遇丰厚,致使人们把赶考走仕途作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一旦金榜题名,那娶富豪家千金的“洞房花烛”也就马上接踵而至了。

宋太祖时就有“不杀文臣”的条训与崇文抑武的国策,以后的宋代历任统治者都一以贯之,导致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意义上来说,宋朝都堪称文人士大夫如鱼得水的时代。他们多出身子庶族寒素之家,全凭个人奋斗才突破逆境,跻身于统治集团成员之列。现代有很多文人都很向往宋朝,比如大名鼎鼎的武侠大师金庸先生与学者余秋雨等。

宋代的文官官俸高,接受的赏赐也重。不仅如此,还可以荫及家人,差科全免,成为社会上享有特权的“官户”阶层。而这些待遇,在宋朝的相关法律文件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可谓法律保障的高收入、高待遇。

连宋真宗赵恒都有些眼红,在诗中表达了这层意思:“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诞生于宋代的一组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更是将读书博取功名赢得远大前途渲染得淋漓尽致。

宋代的高级官员中,科举出身者占了压倒优势。就拿北宋时期的正、副宰相来说,科举出身的人就占到了90%以上,南宋比例更高。当时评价一个家族兴盛与否,有无美好的未来,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看其有几人登科或几个女子嫁给士子。这样,金榜题名的士人自然就成了豪富之家择婿的首选,屡屡上演“榜下捉婿”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大宋官位毕竟有限,经不起天下人争抢,只有佼佼者才有望胜出。

……

此书的目录

自序 一切历史皆是当代史

第一部分 法史奇闻笑古今

古代律师:刀笔之下断生死

少林寺曾公然抗拒朝廷“拆迁令”

引发商朝灭亡的三大奇案

解决财产纠纷的古代幽默判词

关于男女那点事的古代雷人判词

苏轼弟弟嫁女为何嫁得倾家荡产

宋代进士们为什么老被捉去当女婿

梁山好汉们为什么不怕坐牢

具有法律效应的巫蛊奇术

惊堂木里学问多

古今中外几次十分荒唐的禁猪令

唐宋徒刑为什么很少超过两年

包公判案时鲜为人知的糗事

因一场版权官司而热销的“武侯秘籍”

第二部分 千秋法治谁引领

谁是史学家公认的法家始祖

历史上法律界真正的平民代表

指导皇帝怎么收拾大臣的法学家

认为法律无用的伟大哲学家

唯一提倡法治的儒学宗师

让秦始皇疯狂崇拜的法家牛人

最早反对祖宗之法的青年学者

第一个用儒家经典判案的法官

逆天而行的法家狂人

狄仁杰是如何成为“中国福尔摩斯”的

第三部分 叱咤风云法天下

春秋第一相管仲的法治创举

中国律师行业的祖师爷

同时玩转政治、军事、法律的战国达人

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大改革家

助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法治能臣

古代首位言出法随的绝代女强人

唯一废除残酷肉刑的皇帝

诸葛亮是如何“依法治国”的

曹操“割发代首”的诈术表演

连骂两任皇帝的状元法官

白居易竟然曾是唐朝大法官

成吉思汗鲜为人知的法律智慧

于成龙:侦查高手与断案奇才

第四部分 法海溯源踏浪行

象征法律的神奇独角兽

世界上最文明的监狱制度

古代最早公之于众的法律

中国最早的财产税法

古代法律是如何惩罚盗贼的

十恶不赦究竟是哪“十恶”

古代法律中的婚姻规则

古代超越法律的免死金牌

世界史上水平最高的古代法典

古代斩首为何选在“午时三刻”

毁灭文化脉络的可怕法令

古代违反户籍法的“高考移民”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