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抽象的,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具体而言,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组成。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我们党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贡献。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在政治领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近代的中国对于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有过长期争论和激烈斗争。中国***产党拯救民族于危难之时,而且不管在什么时候,都紧紧依靠人民。因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就确定新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1954年正式建立以后,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人民民主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得以体现。
中国***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选择与制度设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必然产物。中国***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达成***识、凝聚力量的重要形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创举,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同繁荣的原则。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相结合,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促进了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和发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基层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全国各地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一个以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它立足于中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经济领域,我国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同时,为有效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我国还不断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都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制度支撑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同发展。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在文化领域,我们党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根据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一是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即“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三是面对社会转型期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存在,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们党的一面精神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同思想基础。
在社会领域,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着力凸显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全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各种严峻的挑战会接踵而来,因此,我们在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要不断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境的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作者系湖北大学政法与公***管理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