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猿出现在哪些地方?

20世纪50年代,以斐文中为核心的中国科学院的古生物学者开始进行发掘和研究巨猿的工作。他们也从调查中药铺入手,仅1956年这一年,就收集到巨猿牙47枚,其产地果然与孔尼华的推测吻合,在珠江流域。以后连续的调查工作辗转于广西省中酉部,主要在柳城县和大新县等地,所到之处都是重重林立的塔形石灰岩构造地形,调查的总面积约为日本本州岛的3倍。1956年在广西大新县的石灰岩洞穴首次发掘到3枚巨猿牙化石。同年,还在柳城县的石灰岩洞穴首次挖掘到3枚巨猿下颌骨。1956年又发现了两个巨猿下颌,这时累积牙齿已近千枚。不可思议的是巨猿的其他体骨和股骨化石均未发现。1968年在印度新德里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皮拉斯普,发现了一个巨猿下颌化石,其时代比中国的早,为距今630万年的中新世晚期。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南部又涌现出几处巨猿化石地点,1970年,在湖北靠近长江南边恩施州的建始县发现了巨猿化石;1973年,广西的巴马县也发现了巨猿化石;特别是在长期沿岸的三峡地区也发现了巨猿化石,进一步证实了巨猿的分布范围大于珠江流域,可扩大到长江流域。

以研究中国猿人而闻名的美国学者魏郭瑞,最初(1937年)曾认为巨猿牙代表一种体格魁梧的猩猩。1945年他深入研究了巨猿牙,认为它与人类的牙齿很相似。魏郭瑞把它重新命名为“巨人”,并认为它是爪哇猿人和中国猿人的直接祖先。他进而把“巨人”化石与在爪哇发现的魁人和爪哇猿人的牙作比较,发现巨猿牙比原来认为牙齿很粗壮的魁人的牙还要大,时代上也早于魁人;魁人的牙又比爪哇猿人的大,时代也早于爪哇猿人。于是他得出结论:人类牙齿演变的规律是由大变小,人类演化的进程是从巨猿开始,经过魁人、爪哇猿人,直到包括现代人在内的智人,这就是所谓人类进化理论上的“巨人说”。

1952年起孔尼华接受了魏郭瑞的观点,认为巨猿确是“巨人”,是第四纪时生活在华南的一种原始人类,但它是特化的旁支,而不是人类的直系。“巨人说”短暂地流行了一段时间,又很快被否定。孔尼华根据巨猿的伴生哺乳动物化石,得出巨猿生活的时代为距今200万~5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至中期。巨猿的下颌支(与上颚相关节的部分)非常高、宽、粗壮,并且垂直于下颌体,表明它附有咀嚼力很强的肌肉。它是以吃草为主的、摄取植物性食物的动物。由下颌的大小估测其体重为270千克,身高为2.7米。这样的庞然大物必然具有高效率的进食本领,对它而言,强大的咀嚼力是至关重要的。

有意思的是,有人将巨猿与和它伴生的大熊猫的咀嚼器进行对比,企图寻找它们“灭”与“存”的原因。大熊猫是由食肉类的某种熊演化来的,如今已成为素食者。由于食性大变,它的咀嚼器乃至头形也随之大变,变得与巨猿的很接近。它的牙排列拥挤,无间隙,而且颊齿也变得较宽大,失去食肉类齿系的特征,下颌也较高和宽。

由此推想,大熊猫的食性可能与巨猿的较相似,生活于同一环境,食类似的食物,它们互为对方的竞争者。更新世中期开始,中国南部气候逐渐干燥化,大熊猫可能慢慢向主要食竹叶的食性转变,迁移到稍湿润的竹子丛生的地方,直到今日,勉强生存下来。而巨猿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仍然需求大量草本食物,随着气候干燥化的加剧,可供它食用的植物日趋不足,最后导致其灭绝,成为生存竞争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