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发展态势及培养目标和规格
一、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和发展。这种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我国高校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原来计划经济的办学机制上,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现在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所面临的挑战,并已着手进行改革。有的从机构调整开始,有的从定编定员起步,有的从专业改造入手等等,各有千秋。下面内容将从专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向上进行探讨。
1.目前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一些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不注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或者只注意到目前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没有长远的和发展的观念,没有对未来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和预测;或者是远远超越经济的发展,只重视高深理论的研究,不注重实际生产经营的需要。这些情况都造成了与实际需求的脱节,影响了高校的自身发展。
(2)专业结构不合理
一个学校的专业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这个学校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一些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搞一刀切,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不注重骨干专业与重点专业的培养,这就造成了人才培养上的平淡无奇,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拳头产品”,形不成自己的优势。
(3)专业规模不协调
有些院校在专业规模上也不尽合理,不注重人才市场对人才需求种类和层次的变化,在专业与专业之间,招生规模与市场需求不协调。一方面造成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又出现就业困难。同时,在同一个专业内部也缺乏研究生层次、本科层次、专科层次比例的协调,出现专作本用,本当专使的现象。
(4)教学内容不适宜
教学内容上,一部分院校不注重教学计划的修订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在骨干专业和非骨干专业之间,热门专业和非热门专业之间,以及同一专业的不同层次之间,教学内容上缺乏轻重缓急,缺乏理论性与实用性的协调,缺乏能力培养和知识更新的协调等。
2.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应掌握的原则
(1)处理好社会需求多变性与人才培养滞后性的关系
高等院校在设置、改造和调整专业结构时,一定要有长远的观念,要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不能只看眼前。因为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从招生开始到向社会提供合格人才,需要一个培养过程,而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变的,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今天需要的这种人才,将来就可能需要另外一种,而且对人才的需求层次、结构比例、素质要求、能力水平等都会发生变化,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专业设置、结构调整以及教学内容上都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利于高等院校的自身发展。
(2)做到人才多样化和发展方向性的结合
高等院校在进行专业结构设置或专业结构调整时,一定要结合本校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确定自己的重点学科或重点专业,以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在人员配备、师资力量、资金设备、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不断地扶持和创造条件,促使其不断发展,不断地强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当然,在确定重点发展方向的进程中,也要注意到人才市场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做到重点专业大规模多层次,一般专业多方向小规模,做到重点与一般的统一。
(3)搞好人才流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一般来说,高等院校的人才流向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即使是在全国统一招生统一就业,其就业方向上的区域性也很明显。这种区域性一方面表现为行业的区域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地理上的区域性。行业上的区域性在我们目前的高等院校体现得比较明显,但在就业去向上的区域性往往容易忽略。而事实上,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确实存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了由南向北,由沿海到内地、由东部到西部的经济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发展上的这种不平衡性已越来越明显。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直接表现为对人才需求种类、质量、层次结构的不同。发达地区注重开拓性、管理型、高科技型人才的开发;而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则更多地注重对适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设置专业或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时,一定要结合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集中区域,结合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速度、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3.相关对策与建议
(1)做好人才需求预测
高等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时,一定要做好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预测,也就是对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这种需求形势分析包括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结合本行业、本部门未来的发展规划、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分析人才的供给情况,从而对未来若干年内,本行业所需人才的种类、层次、质量、数量、结构比例等做出科学的预测。
另一方面是针对毕业生就业区域的形势分析。这种形势分析是和目前本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这些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处境、所起的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是实用型、技术型、还是开拓创新型、参与管理决策型做到准确掌握,在根据本地区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来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本地区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层次、种类、结构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设置布局更加科学,专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专业发展方向切实可行。
(2)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包含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说在确定本校的主攻方向及重点专业时,一定要建立在自己现有基础之上,要考虑到目前学校在本部门、本行业以及本地区的学科专业优势,结合本校目前主要的学科研究领域,合理确定自己的重点发展专业和发展方向,集中主要优势力量,给予人、财、物、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倾斜,促使其迅速成长、发展、壮大,以形成自己的优势专业群,占有相当的人才市场和科研开发领域;另一层就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结合现有专业、现有实力,实行多角化经营,以满足人才市场对多种类型、多种层次人才的需要,这种多角化经营包括纵向和横向的专业拓展。如对过去过细专业的拓宽改造、大专业多方向、文理渗透的复合型人才,研究生、专科、本科等多层次结合等。这样,在重点发展一部分专业的基础上,拓宽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种类,一方面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3)根据市场需求做到深和广的协调
高等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时,一定要做到深和广的协调。这个深和广的协调直接表现为人才种类、人才层次的比例结构,即各专业在招生规模上的比例结构,同一专业不同层次之间的比例结构。例如,研究生是作为高级决策人才和高级科研人才培养,本科生重点在于实用,并能参与管理和决策,专科生则更接近于从事实际工作,处理日常业务。这种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在不同专业中应该是不同的,在同一个专业中,高、中、低的比例要协调,这个比例的确定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未来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预测,不断调整比例结构,使其更加合理和协调。
伴随着人才层次比例结构的协调,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计划、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环节也应有所侧重。例如,对于专科生的培养,必须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要熟练处理日常业务,注重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专而精,不能面面俱到,只求一行精通,一上岗就能胜任;而对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则要侧重于深、尖、边缘领域的研究,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各有所长,各得其所,适应多层次需求。
(4)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要培养出好的人才,除了做好专业调整和课程建设等各项工作之外,还必须加强教学管理工作,要做到学校的宏观管理、院系的中层管理、教研室微观管理的校、院、系、室多级管理相结合,其他部门做到很好的配合和协调,以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5)进一步深化改革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高等院校要想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人才,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深化改革,实行定编定员,加强机构改革,不断扩大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比例,缩小行政人员比例,使两者的比例关系更加趋于合理,这是高校不断发展、不断强盛的基本前提。
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高等教育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就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扬长避短,除垢纳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持动态的协调关系,才能使高等教育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发展态势
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孕育着重大变革的世纪,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知识经济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等等。面对如此复杂的时代特征,无论是驻守一隅的专才,还是博而不精的通才,都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21世纪人才提出了四个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同生活、学会生存”,认为这四种基本学习是人生的支柱,教育应当围绕它们加以组织。
1.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经济形势分析
面向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五大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网络信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日趋显露。21 世纪世界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入世”要求强化教育质量,培养“国际性复合人才”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了世界经济大循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全方位的开放,通用国际贸易规则;另一方面也失去了原有的优越条件和保护,在经济、科技、文化、人才等方面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要想自如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就必须主动地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去主动地学习和运用国际惯例,熟悉WTO规则,就必须拥有大批掌握外语、经济、贸易、法律、信息技术且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2)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知识的创新、传递、应用为基础,从而形成经济力量。未来经济发展中知识的含量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飞速发展,主要依靠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巨大贡献。现在支持美国的不再是传统的汽车和钢铁工业,而是四万多家软件公司和三百多家芯片公司。国际经验对中国教育是不乏启迪的,即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新经济时代的必然,也是教育改革的归宿。
(3)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推广,要求培养“创业型”人才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 2000年已达到10.5%,2005年以前可望达到15%。而且随着我国人口高峰的过去,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适龄生源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大有普及和推广之势。这将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劳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用人单位结构调整、减员增效将是经常性的行为,这些都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减少。如果高校还以过去的思路培养人,发展空间会越走越窄。必须努力培养“创业型”人才,使他们不仅是“求职者”,还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就要求人才除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他们还要有自信心、冒险精神、开拓精神等。
2.我国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这一趋势不仅对广大工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对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挑战。
(1)工商管理日益国际化的挑战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是:有管理的制度,缺管理的行动;有管理的愿望,缺管理的人才;有管理的大纲,缺管理的细则。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作为WTO的正式成员,我国给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许多外国公司进入中国,中国也将有许多企业走向国际。要想使我们的民族工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使我们的民族工业成功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就要求工商管理类人才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经营、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还必须熟知国际经济法、涉外谈判、风险管理等知识。即未来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应树立竞争观念、合作观念、风险观念、信息观念等与市场经济相关的观念和意识。同时,他们还必须具有战略头脑,开阔的思路、高瞻远瞩的谋略、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要善于抓住机遇,大胆适时决策。只有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从事国际商务的能力,适应全球化管理的需要,才能成为新世纪勇敢挑起民族工业发展重担的管理人才。
(2)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挑战
在信息社会,对信息的开发、占有、控制和使用将成为经济管理的核心。网络技术空前发展将削弱经济活动与时空因素的制约,从而对管理活动本身产生了重大影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管理科学突飞猛进,这客观上要求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跟上时代步伐,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这也对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现代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全面素质要求的挑战
面对高度复杂、瞬息万变的管理对象和管理任务,面对激烈竞争的巨大压力,21 世纪的管理者必须是全面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必须建立起动态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掌握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相关技术、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灵活地、创造性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技巧。同时,社会责任感、伦理道德、环境意识、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跨文化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民族文化内涵的认识等等也需要掌握。
3.当前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十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生重大转变的五年,一是由数量发展转向质量提高;二是由宏观布局结构调整转向校内学科专业调整。这些重大转变都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变化而作出的战略性调整。当前,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基础化、综合化、实用化、终身化和国际化。
(1)人才培养的基础化趋势
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要大力加强基础教学,以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知识老化周期缩短以及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势。因此,普通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这一趋势要求,夯实和拓宽基础,这一基础包括三个层次的基础:第一个层次是科学知识基础,如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人文科学基础;第二个层次是素质能力基础,如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语言基础、文化修养等;第三个层次是专业基础,如经济知识基础、管理知识基础、动手和实践能力基础等。
(2)人才培养的综合化趋势
人才培养的综合化是21世纪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这一综合化的要求首先表现为学科专业的综合,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其次是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即体现为各方面前沿性、边缘性理论知识的综合集成和不同分析研究方法的优化整合;再次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即表现为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利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互动规律,构建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体系。
(3)人才培养的实用化趋势
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专科生侧重于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是在本科生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在某一领域深入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处于上述两者之间,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倾向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按照高等院校的不同层次,又有重点和一般之分,它们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不同任务和要求,一般院校更侧重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一般院校绝大部分为地方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不同的发展格局,这就要求广大的一般院校,必须结合不同地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实用型人才。
(4)人才培养的终身化趋势
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再是某一特定年龄段的人们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进行的被动接受教育的过程,也不是人生接受教育的最后环节和学生走向社会的终极训练场。大学本科教育仍然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这个基础要注重于能力与素质、知识和专业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工具性知识和今后继续学习的自学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激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后续的创新性工作和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5)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趋势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的工商管理类高等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本民族、本区域,必须是面向国际,面向世界。因此,从学生的知识结构设计上要扩大知识的领域和范畴,增加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WTO规则、国际惯例等国际经济方面的知识;从学生的意识和观念上要树立全球意识与大市场观念,提高他们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要注重东西方多元化文化的交融,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礼仪、意识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适应未来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能力与素质结构的优化
高等院校肩负着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任。因而,高等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相适应。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从知识型转向了能力型和素质型,尤其是对于管理类人才的要求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以培养管理类人才为主的学校,更要不断地调整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不断地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更主要的是,应把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优化素质结构,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选择培养方案,落实培养措施,以达到最终的培养目标。
1.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一项社会系统和战略抉择。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素质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内涵及品格,必将对社会教育和国民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必将有利于重建当代中国跨世纪改革与发展所呼唤的新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的第一个独特内涵和品格在于其教育的全方位及综合性。与传统教育注重单一的“应试”策略不同,素质教育倡导全方位综合的“素质”战略,即要做到文理渗透、情理交融、身心统一;做到博学与专长、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做到学习与信仰、个性与社会、为学与做人的统一。这种新的综合与统一,将以更高的标准在大教育、大文化背景下提高全民族的科教思想道德观念、民主法制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国民思想的解放和文化意识的觉醒,重建全民族的科教意识与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的第二个独特内涵和品格在于其教育的适应性与时代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浪潮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舞台和现实需要,因而素质教育要结合时代、顺应时代并具有前瞻性。素质教育这一战略工程的提出,正在于顺应这一时代召唤,大力推进改造全民族文化素质的“能力”教育;通过基础理论教育以增进其思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教育以增进其应变能力;通过专业技术教育以增进其操作能力;通过新学科、新思维教育以增进其创造能力,造就一大批能肩负起新时代使命的“能人”——复合型多功能人才。这是基础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巨大挑战。素质教育的使命也正在于培养和重建跨世纪一代人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及时代精神。
2.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特点及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构成
(1)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特点
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是企业走向成功的保证,而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开发,归根到底还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作为一个面向21世纪成功的生产经营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具有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和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高科技水平和高信息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未来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如下的能力和素质结构(图4-1):
图4-1 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素质结构图
(2)管理类学生能力与素质结构的内容
从图4-1中可以看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上述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但这一综合的能力和素质是最终的素质结构组合,即是通过四年(或多年)学校全面的教育和培养,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继续学习、实践和锻炼才能达到的目的,是具体的应用能力和素质,是培养的最终目标。而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这一培养过程中,必须系统地、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实施各项培养方案,从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入手,配合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其他社会知识教育、实践训练等环节,达到最终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
3.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结构的优化
从图4-1可知,要达到未来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能力与素质,是我们最终的培养目标,而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学生能力和素质内容体系的各个方面来实施培养,即结合专业课程进行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包括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攻关能力、理解能力、科研能力、观察能力、管理能力等很多方面,而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对最终目标实现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因而,在培养过程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根据最终的培养目标,对上述各项能力和素质进行优化,我们采用优序表法进行优化。
优序表法又称优序图法,是以强制确定法的0-1法,以表格形式比较和表明各评价项目的相对重要性,或表明各评价项目的优劣顺序的一种选优方法。优序表法根据其具体使用情况不同,又分为简单优序表、多输入优序表、多输入加权优序表和最高分取某一偶数时的优序表。本次我们邀请了六位专家和教师,请他们就以上14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对于管理类专业人才能力及素质结构培养目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如表4-1所示。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优化可知,管理类学生优化培养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结构组成为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14个方面。这些能力和素质与专业培养、政治教育及思想教育相结合,通过各个培养方案及各项具体措施的实施,经过四年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和训练,最终实现培养目标,达到一个优秀管理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水平。
表4-1 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与素质结构综合分析优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