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方面的感受

道德感受:9月22日,央视转播首次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海选出来的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颁奖典礼,观看过程中,笔者几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道德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颁奖典礼中,53位道德模范,以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谱写精神文明建设的绚丽诗篇,向人们呈现人性深处的美丽,让公众看到了道德的魅力。

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这次评选出的道德英雄,既有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在科技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袁隆平,又有舍命救人的殷雪梅;既有乐善好施、扶贫助学的丛飞,又有一往情深、用人间至爱谱写爱亲乐章的罗映珍;既有在洪水中放弃自家8万元财物,奋力抢救32个生命的李明素,又有一诺千金、历经困苦,一笔一笔地偿还270多万元债务的武秀君。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但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敬业奉献、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道德风貌,不愧为时代的楷模、公民的榜样。在这些模范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可以说,这次评选表彰活动,是对近年来公民道德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道德的价值在于行。崇尚道德模范,弘扬良好风尚,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推崇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氛围,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国无德不威。”53名道德模范的事迹告诉我们,好生活是一种具有道德内涵、超出纯粹物质层面的生活,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建设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上做一个好员工、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形成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融洽关系,为和谐社会增添新的光彩。

法律感受

作为一名法科专业的学生,学习法律这么久了,也只不过是对于我国的基本法律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没有怎么真正进入法律的这个神圣殿堂,也深深地感觉到法律的重要性,虽然这条路充满着不确定的东西,对于学习好知识,我还是一直充满着信心,梦想着做一名职业的法律人,因为那是每个法科学生的人生梦想.

有时候我感觉到没有学习到什么很实用的知识,也许没有实践的经历,一次实习的经历也没有,其实这些机会并不是没有,而是自己错过了,人都有急功近利的心理,我自然也不例外。有时候有点茫然不知所措,我知道这是我们不应该有的状态,但有什么办法呢,也许是一种不少人都有的心理,只有去慢慢调整。

最近,因为才刚刚开学不久,我们课不是很多,有不少闲暇的课余时间,就时间去做一点点喜欢的事情。我看了一点著名的民事诉讼法学家张卫平的一本书《守望想象的空间》,也看过他的博客,他写了一些关于他的母校西南政法的一些往事,西南政法,多少人心中遥远的梦想,我记得本校一名学姐,现在已经毕业,在南方一家报社工作,她本来很希望考上西南的民诉方向的研究生,最终却因为英语一分之差而与西南失之交臂。张卫平教授与北大教授贺卫方是同学,都是从西南走出去的法学大家。他做过西南政法教授,期间也在日本留学过,回来以后,后来还下海过,在深圳一家证券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因为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法律顾问,没有过多久就感觉到失落不已,幸他只当作仅仅不过是一次高雅的社会实习而已。一个偶然的电话,他走进了水木清华,任法学院教授博导至今,在民诉法学方面,取得了很杰出的成就,他也是我作为一个法科学生心中的永远的老师。我想以后,的确任重道远,虽然现在的条件比当时西南的大师的学习环境好得多了,真的想要做一名法律人,没有孤独的持久学习,不会有什么成绩可言。现在就得奋力一搏一如既往地杂实地学习好更多知识,还要抓紧机会去学习,去把枯躁的理论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法学大师们如;沈家本,伍延芳,梁慧星,张卫平,贺卫方,张明楷,田平安等等。

我希望以后自己会恰当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为自己的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不断地学习。

我一直相信这样一句话,心中有希望,就会有不断地为之拼搏的行动,坚持,执着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