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中的鉴查院,历史上有类似的机构吗?

最近火了一部剧,叫作《庆余年》,很多人都沉迷于这部剧无法自拔,此剧的豆瓣评分也达到了八分。在剧中有一处机构,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其余人等一律不得干涉,并且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黎民百姓,无不闻之色变。这个叫作鉴查院的机构,历史上又是否真有这个机构呢?笔者今天就来给大家说道说道。

鉴察院的职责

检察院的职责

按照剧中的说法,鉴查院的直接领导就是皇帝,下设一个院长,负责整个院的日常运行,然后分设八个处,各自有不同的职责。除了皇帝以外,就连太子也没有资格对鉴查院指手画脚。这么一来,鉴查院就成为了皇帝的私人服务机构。

剧中太子为了审问司理理,不惜硬闯鉴查院,最后却是被鉴查院院长陈萍萍给拦了下来。身为储君也不得入内,足见鉴查院的律令是有多么的森严。

鉴查院下面的八个处,每一处都有一个处长,然后负责一项事务。

一处,专门负责监察京中百官,就像一双双眼睛盯着朝中大小官员,让人噤若寒蝉。所以一处的权力最大,令官员们非常忌惮。

二处,专门负责情报工作,搜集民间以及敌国的大小情报,然后进行分析,为庆国的权力中枢提供情报上的支持。

三处,相当于整个机构的后备弹药库,他们研制的各种毒药和冷门武器,成为了那个时代行走江湖必备的神器。

四处,负责监察京外官员,权力的统辖范围可以说是最大的,除了一处以外,四处就是最令官员们头疼的部门了。

五处,是鉴查院最主要的武装力量,一支黑骑,专门为了保护院长陈萍萍的安全。战斗力堪称最强,成为无数人的梦魇。

六处,应该是藏得最深的一个部门,专门负责暗杀工作。一般不抛头露面,但是只要出现,就肯定会掀起腥风血雨。

七处,属于刑法部门,鉴查院的犯人最后都要交由七处审问,他们会使出各种刑讯手段,直到得到问题的真相。

八处,鉴查院的喉舌,专门用来控制社会舆论,以及出版物刊发的审查。

这些不同的部门相互配合,组成了一个无比强大的权力机关,庆帝位居权力的中心。通过鉴查院,庆帝就像开了上帝视角,把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手中。就连主角范闲,都是在按照庆帝给他安排的路线在行动。

庆帝之所以拥有这一切,鉴查院实在是功不可没。放眼望之古代历史,其实像鉴查院这样的机构也有,无一不是皇帝手中的利器。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明朝的这种机构。

明朝特务机构

明朝有三大特务机构,分别是锦衣卫、东厂和西厂。

明朝初年,朱元璋大搞特务政治,他特意设置了“检校”作为最初的特务机构,其职责就是专门监视在京的官员,看他们是不是有什么违法行为。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设立锦衣卫,锦衣卫直接由皇帝指挥,掌管侍卫、缉捕、刑狱。除了这些以外,他们还负责皇帝的个人安危,在一些特殊场合,比如祭祀大典等,贴身保护皇帝。

因为锦衣卫的特殊性,所以其实际权力很大,经常逮捕审问一些有问题的官员,甚至直接绕过负责刑法的刑部和大理寺。使得很多人都对锦衣卫从心眼里面畏惧。

永乐十八年,朱棣设立了东厂,并且把东厂的管理权交给了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但是最终仍然对皇帝负责。比起锦衣卫,东厂的管辖范围更广,可以说它完全是朱棣的权力欲的产物,通过东厂,朱棣制造了非常恐怖的气愤。到了明朝后面的皇帝,东厂依然是他们手中的一把利剑,特别是魏忠贤主管东厂期间,整个明朝甚至达到了人人谈厂色变的地步。很多人惨死于东厂的魔爪之下,无处申冤。

西厂是在明宪宗时期建立的,其最初的负责人为太监汪直。因为明宪宗觉得仅仅依靠锦衣卫和东厂的力量,仍然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所以他又命令人组建了西厂。西厂的性质其实和东厂差不多,不过由于这一时期受到皇帝的重视,所以暂时凌驾于东厂和锦衣卫之上。

三个机构合称为“厂卫”,它们作为皇帝的耳朵,为皇帝打探各种情报。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为皇帝做一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事。通过厂卫机构,皇帝的力量空前加强,对大臣的控制力度也非比寻常。

明朝的历代皇帝就像庆帝一样,通过厂卫机构,掌握着无数大臣的一举一动,他们的生杀大权,全部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所以说,从某些方面来说,明朝的厂卫机构就是鉴查院的历史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