锏的法律
秦叔宝和尉迟恭是妇孺皆知的一对“门神”,对于他们的兵器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秦叔宝手中的是锏,名字叫做“瓦面金装锏”;尉迟恭手里的则是鞭,名为“紫金鞭”。但是仔细一看,二人手中所持兵器相差无几,又为何是两种兵器呢?
锏这种兵器,长而无刃,有四棱。古代冷兵器分以刀剑为代表的锐器,和以棍棒为代表的钝器。锏属于钝器类,但因为分量重,必须要力大之人才能灵活运用。因此,即便是没有刃,锏在实战中的杀伤力非常可观。在影视剧中也经常可以看到,秦琼在战场上将敌军活活砸死的镜头。一般而言,锏的标准长度是四尺,如果按照宋制,也就是一米二。当然,高级将领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身形大小来定制,所以也会有长短不一的情况。
大家可以注意到,秦琼的锏是一对的。在演义中,秦琼的锏是父亲秦彝留下来的,锏法也是祖传的。因为锏是单手持握兵器,所以其用法与刀剑相差不到。用刀法和剑法来练锏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在秦琼的众多美誉中,有一个“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的称号。虽然在《隋唐演义》里的战斗力要排在李元霸、宇文成都、罗士信这些人的老后面,但正史上的秦琼立下了无数的战功。而这其中,他手中的双锏功不可没。
钢鞭和锏一样,也是一种钝兵器。虽然没有棱和刃,但是有节。尉迟恭所用的是13节铜鞭,但是只有一根,据说是雌雄双鞭里的雄鞭。这就和《三国演义》里刘备的“雌雄双股剑”分雌雄一样,东吴黄盖也曾用过鞭。单鞭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竹节钢鞭”,因形如竹节而得名。另一种则是“水磨钢鞭”,它有13个方形疙瘩,鞭柄和鞭头皆可握,能两头使用。尉迟恭用的便是“水磨钢鞭”。
熟悉正史的朋友知道,尉迟恭真正的兵器其实是槊。曹操曾经“横槊赋诗,酾酒临江”,尉迟恭用的便是这种槊。在跟随李世民围困洛阳王世充时,偷闲出去打猎。但是却被老仇人单雄信抓到,他执槊直取李世民,幸得尉迟恭大呼一声,将单雄信打落马下。这便是《隋唐演义》中的单骑救主。《资治通鉴》一句李世民对尉迟恭说的话:"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由此也可以证实,尉迟恭所用为槊。
但是随着民间演义的艺术加工,尉迟恭救李世民的故事的故事成了”单鞭夺槊“。所谓“十八般兵器”就是指: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18种兵器。在冷兵器时代,将领和士兵所用兵器也无外乎这些。那么,锏和鞭除了外观上略有不同,还有其他的异同点吗?当然有,最直接的就是杀伤方式的不同。锏是用棱来重伤敌人,而鞭则是用节。
但是二者的使用技法无外乎劈和砸两种,因为没有刃,所以不可能向锐器一样刺和砍。我们常说的“杀手锏”或者“撒手锏”就是从秦琼这里来的,他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用锏名将。因为门神年画也是民间艺术中的一种,所以也继承了演义中的说法,给尉迟恭画的是一条单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