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徒刑缓期执行是什么意思

有期徒刑缓期执行是先执行缓刑,缓刑期间没有违法行为的,缓刑期满后,视为刑期结束,不再执行有期徒刑。

缓刑撤销的情形:

1、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新罪或者漏罪;

2、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3、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缓期执行就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分为两种:

1、缓刑,即判处一定的刑期且规定一定时间的考验期,考验期是指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考验期内如果没有违犯相关规定,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2、死刑缓期执行,这个期限是2年,二年内如果没有故意犯罪,则不再执行死刑,而改判其他刑种。

由于缓刑是把犯罪分子放在社会上考察改造,不予关押执行,犯罪分子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权,并且这种权利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的,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开始计算。因此,对宣判前关押的罪犯,在宣判后予以“释放”,即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不应再继续关押。

虽然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对执行缓刑的期限作了规定,但实践当中,有的法院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缓刑犯的执行不及时,致使部分缓刑犯超期关押的现象时有发生。

综上所述,有期徒刑缓期执行是先执行缓刑,缓刑期间没有违法行为的,缓刑期满后,视为刑期结束,不再执行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