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秋后处斩?
“秋后问斩”的意思最早来自《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汉儒董仲舒(主张“天人合一”思想)则在《春秋繁露》中将这个含义上升到理论高度,"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古人认为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董仲舒认为,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后来所说的"秋后问斩"。也就是说,为政行事需“顺应天时”,春夏万物生机盎然,在古人眼里自然是喜庆昂扬的象征,而秋冬则略显萧瑟,是万物蛰伏之季。这种不同就相当于是“天”给人的提示,暗示人们什么季节做什么事。
此外,这也跟古代农耕社会习俗有关。此处需要注意的是,"秋后问斩"一说中的"秋后"指的是秋分以后,而不是立秋以后。秋天秋收之后,进入农闲时期。这时行刑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去观看,再加之秋冬带给人的肃杀之气,能够达到更好的震慑作用,杀一儆百。而且,秋后接冬,天气更加寒冷容易处理尸体。
然而其实,“秋后问斩”只是一般意义上而言。对于十恶不赦的罪犯大多都是“斩立决”。自汉代起就有规定,像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均是即时处死。(李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