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出版的手机出版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版权保护问题
手机出版的迅猛发展无疑给当下的数字出版带来了新的亮点,手机出版物通过手机这种新兴媒体传播发行时,与传统出版业一样也面临着版权保护的问题。
随着手机出版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原创文学、手机游戏、手机(无线)音乐等门类齐全、灵活多样的手机出版格局。手机出版物的形式及其传播方式与传统出版物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手机出版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版权保护问题,也引起各方更多的关注与深入探讨。
版权保护问题是关系到手机出版业能否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问题。从手机出版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来看,存在着出版主体不明确、出版监管难度增大、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尚不成熟等困难。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的关于手机出版的法律、法规,因此,需加强法规建设,出台专门针对手机出版的规范和标准。只有解决好手机出版版权的保护问题,才能有效开展手机出版工作。另外一方面,企业提高自己的反盗版能力也将成为手机数字出版的一个重要事项,上海词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经过十年的积累成功将“海词数字水印系统”正式投入商用,与外研社协同开发国内首款品牌手机词典app,获得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行业人士的极高关注,类似这样的技术定然是发展所需,也将成为能否屹立于手机出版、成功转型的一个重要关键。
2.数字出版技术创新问题
科技创新及应用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是数字出版发展的基础,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升级都要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传统出版商习惯传统图书的出版、销售,对新业态手机出版的编、印、发还不太熟悉,在销售与服务上还无法与手机出版对接。因此,要以数字化带动出版现代化、鼓励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出版传播技术升级换代为核心,争取研发成功数字出版核心技术,构建覆盖广泛、传输快捷的手机出版传播体系。
同时,3G技术在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出版业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和资金等压力。国家要制定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和支持出版企业研发数字出版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支持此类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设备更新,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发展。典型代表企业为外研社,作为国内最大的出版社之一,与国内在线词典开创者的上海词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推出一系列外研社手机词典,弥补了传统出版社的技术短板问题。
3.盈利模式的探索问题
商业模式决定整个产业的前途,手机出版产业链上的各方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合作经营模式。手机出版是在无线互联网络上的出版活动,基础是无线互联网的接入。在手机出版的产业链上,有移动运营商、技术服务商和信息内容提供商等,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为代表的移动运营商处在垄断地位,它们有权力决定选择与哪些技术服务商和信息内容提供商合作,这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多元化发展。
手机出版物的赢利模式已经逐渐清晰,外研社与上海词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模式就值得借鉴,采取协同合作,***同运营的模式,通过灵活的利益分配从而达到双方都以最大的资源与渠道推广手机词典出版物,此外,盈利模式也进入了多元的时代,上海词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用户管理、后台数据分析,不仅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了解用户,还为日后的二次销售,用户管理、大数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未来的盈利模式必将是多元并存。此外,不仅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也进入了“内容为王”的阶段,出版社拥有的优质版权之多,内容之好,结合优势的研发团队,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使用者,那么未来的盈利模式必然可靠和稳定的商业发展模式。
4.习惯的培养问题
手机出版物打破了传统阅读习惯,阅读需要通过手机屏幕才能进行,手机狭窄的显示屏、较低的分辨率使得通过手机阅读小说并不是很方便,阅读效果不是很好,短时间内,难以为大众所接受。
传统图书无论从页面设计还是文字图片编排都比较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亲切感。同时,传统图书经过长期发展,页面光度、翻页设置、装帧形式都与读者配合得比较好,读者可以选择舒适的姿势进行阅读,这是手机阅读难以匹敌的。因此,阅读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3G时代手机出版的发展。
随着大屏幕手机的兴起,用户阅读手机出版物的体验相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加上手机可随身携带,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手机出版物将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5.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
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吸收和培养高端人才。数字出版是门新兴产业、新兴学科,发展迅猛,前景广阔。要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数字出版发展的重要任务,促进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数字时代需要复合型出版人才,我国大多数出版社都已开始尝试加入数字出版大军,而从业人员基本只有传统出版知识与经验。因此,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使用的有效机制,通过积极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法律法规、编辑加工、市场开拓、数字版权开发和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形成一支与数字出版发展模式相适应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