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孔子学院在国外如何?
1)孔子学院的功能主要教汉语和中国文化,不是只教孔子。除了教学之外,孔子学院还举办学术讲座、文化演出、中文比赛、汉语水平考试、师资培训、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除了常规类型的孔子学院,我们应海外的需求,承办了中医、武术、戏剧等特色孔子学院,很受海外欢迎。
2)孔子学院是中外大学、孔子学院总部合作在国外大学举办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一般5年一届合作期,到期双方商量是续签或停办。这是孔子学院办学的一大特色与亮点,也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短短16年就可以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的一大法宝。因为是中外合办,体现了***商***建***享的合作***赢的精神,体现了人类命运***同体的意识,更容易生存发展、更容易为世界所欢迎与接收。国际上其他的大牌语言文化传播机构,如英国文化委员会、法国法兰西学院、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都是本国独资海外建造的。因此,孔子学院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3)出现一些个别孔院停办是正常的新陈代谢,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一所孔院的存在,受国际和所在国大环境、所在学校和地区中环境、孔子学院内部小环境这三个层面环境影响,这三个层面环境的影响力有时候存在一些博弈的力量,当支持的力量大于反对的力量时,孔子学院就可以顺利存在发展;当支持的力量弱于反对的力量时,孔子学院的发展受阻、甚至停办。在所有影响力量中,孔子学院所在国外大学的校长是最关键、最直接的力量。
很多国内民众不太理解,为什么原来办得很好的一些孔子学院为什么突然关闭?很大程度上要看孔子学院所在大学校长的态度,一般申办孔子学院的大学校长都是很积极支持孔子学院的发展,一旦老校长离任或退休了,新校长上任后的态度影响很大,有的继续积极支持、孔子学院可以继续顺利发展;有点的不太积极,孔子学院还可以继续运转;有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支持或反对,孔子学院发展很受限、甚至被关闭。但绝大部分国外大学校长很注重国际化、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会很支持孔子学院的发展,所以国内民众要看到孔子学院的魅力、要看到国际主流支持孔子学院的力量,其中大学校长的作用是首要的。
4)要看全球整体,不是看个别国家孔院情况,如“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孔院供不应求,发展很火。个别发达国家以孔子学院资金来自孔子学院总部、来自中国政府,就攻击孔子学院“干涉学术自由”、是“文化侵略”,甚至一些政客耸人听闻地攻击孔子学院是“间谍机构”。这些都是罔顾事实、跌倒黑白的指鹿为马的当代国际版,都是秦代大太监赵高的当代国际门徒。国际上其他的大牌语言文化机构的一些资金也是来自政府的补贴,各个国家(包括西方国家)的公立大学的经费也主要来自各国政府,这些机构和大学并没有被攻击为“干涉学术自由”。
所以国内的一些知识分子一听到这些攻击就恨不得成立一个民间机构的孔子学院基金委员会以取代现在运营能力超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孔子学院总部,这是明显的不自信与不明智,是外界别有用心的人挖坑自己主动往里跳的愚蠢节奏,就算孔子学院资金来源改制了,那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流会停止攻击吗?实际上,因为孔子学院总部提供给全球具体孔子学院的经费是进入孔子学院所在的外方大学专门账户管理,是由中外方院长合作商量着花钱办项目,整体上外方院长的权限要大于中方院长的权限,孔子学院所有经费的开支、项目的举办等等都要经过外方院长的,外方院长是外方合作大学的正式员工,孔子学院不是中方独资独办的机构,而是中外合资合办的机构,自然就不存在“干涉学术自由”、“文化侵略”、“间谍机构”等问题。
5)孔子学院帮助世界了解中国、帮助中国了解世界起到最佳的零距离平台作用,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最成功的品牌,也是投入产出性价比极高的文化品牌。因为孔子学院的最大亮点是中外合作办学,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产地投入等成本,在中外合作中更快地融入世界各地,在本土化中形成各个孔院的办学特色,起到中外双向交流的桥梁作用。
6)外国民众更愿意通过孔子学院、而不是通过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了解中国,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是一群经过专业选拔、专业培训的阳光自信的新一代青年,可谓是才华与颜值俱佳的有为青年,自然是外国民众了解中国很直接、很信任的群体,很多国外民众对中国印象与形象的改变是从接触汉语教师志愿者这群阳光青年开始的。因此,我们应该肯定孔子学院的巨大成就与作用,支持在海外合建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多是低调务实的实干派,颇有孔圣人“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君子风范,遭受海内外不少误解甚至攻击。但孔子学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无法忽略的,将来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合则留,不合则去”,周游列国的孔子学院可以继续潇洒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