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插问题频现,究竟哪些环节失守了?

近日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因人物长相怪异、出现隐私部位、五星红旗呈现不准确等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5月30日,教育部发布通报,成立调查组全面彻查教材插图问题,对查出的问题将立行立改,对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责任人将严肃追责问责。

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别于5月26日、28日先后两次回应,称“改进画法画风,提高艺术水平”“今年9月1日前全面整改到位”,均未能平息舆论。究其原因,教材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无论是考虑到人教社权威地位,还是教材严格选用审核机制,插图问题都不应该出现。加上其他儿童读物中问题插图频现,如两名男生捧著女孩手臂舔汗、小狗舔女孩、“扁鹊治病”被指暧昧等,首先指向内容审核等核心问题。停留在“画风”和美丑层面的道歉和整改承诺,不足以减轻家长对问题插图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担忧。教育部释放的倒查追责信号,才是挖深问题根源、进而解决问题的良好姿态。

尺寸教材,悠悠国事。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决定国家的下一代人学什么、信什么,因而比一般图书面临更严格的审核。除了出版社内部的三审三校,教材还要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涉事教材已经使用近10年,如果说10年前教材管理和审核机制存在疏漏,近年来教材管理相关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五审”制度、“双审核”制度,实在不应该。正如多名业内人士所说,色情擦边球等问题应在初审就发现。而且,教材建设并非一劳永逸,教材再版面临著新一轮内容审核,还面临主管部门的督促检查,这是体现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重要环节,也是矫枉纠偏、鼓励先进、惩戒问责的有力手段。问题插图选用、审核、督促检查等过程中,哪些环节出了问题、哪些人没有尽到职责,必须严查严惩。

其次要追问,10年间,不少一线教师和家长数次反映插图问题无果,“把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专家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是否得到了有效落实?有媒体注意到,早在2021年3月,社交平台上便有“如何看待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插画风格”等相关提问,但当时未引起广泛关注。教材插图工作量大,确定风格后通常由多名插画师联手创作,绘画进度不好掌控,可能出现文字已经走完部分审核步骤后再配图,插图没有经过完整审校过程的情况。尤其对于教材而言,图片相较于文字容易被忽略。正因如此,孩子、教师、家长——这些教材使用者的反馈意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畅通教材问题快速反映通道,以便教育部门及时研判、处理,才能确保教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最后,艺术从业者需牢记,美丑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蕴含著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古今莫不如是。什么样的插图适合给孩子看、适合教材呈现,透过网友近来追忆的经典教材插图,如《少年闰土》《让我们荡起双桨》《负荆请罪》,不难找到公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