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范仲淹为何要守孝,而且需要丁忧三年之久

《清平乐》中,有一个桥段,在朝堂之上,范仲淹因为长辈去世,要回家丁忧三年。

尽管当时范仲淹有要务在身,也要放下所有的事情,回家守孝三年。

那么古代为何有这样的规定呢?

最先提出守孝的,是儒家的先驱孔子。

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一个人从出生,到勉强能生活自理的两岁,必须生活在父母的照顾之下。

再加上10月怀胎,基本上三年时间都是生活在父母的怀抱之中。

这三年是父母最辛苦、最劳累的三年。

所以,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了三年守孝的说法。

但是此时还没有法律上的强制规定,所以几乎没有人完全执行。

直到两晋时期,三年丧期,在官吏中强制执行。

南北朝时,将守孝三年写入了刑律。

隋唐时期,便已经有居丧制度的全面法律化了。

到宋朝时,官吏都要遵守这一制度。

三年,按照今天的算法,应该是36个月。

但其实守孝的时间是27个月,因为儒家认为,母亲用母乳哺育孩子的时间是27个月。

还有一种说法,守孝三年的时间为25个月,即在守孝的第三年,只要满一个月,就算守孝三年了。

在古代,守孝的三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长。

因为交通不便,官员又多是到外地赴任,骑马赶车回一趟家,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这一去一回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而且古代的信息传输极慢,从家人去世、接到家书、向上级汇报、申请告假、再工作交接,很有可能又是几个月没了。

这都要算在三年之内。

所以古人实际纯守孝的时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久。

守孝可不是简单的放假在家,拿着朝廷的俸禄,又不用上班。

百善孝为先。

守孝期间,要为家人哭丧,穿丧服,住简陋的草屋,不近女色,不能娱乐,不能吃过于奢华的食品,尽量食素。

做到极致的,当属魏晋时期的大才子王裒。

他的母亲在生前时,非常害怕打雷。所以在母亲死后,每次打雷,王裒都会跑到母亲坟前安慰道:裒儿在此,母亲不要畏惧!

这就是非常有名的“闻雷泣墓”,被编入了《二十四孝》。

丁忧三年也有例外,比如前线带兵打仗的武将。

大敌当前,以国事为重,不拘泥于礼节,皇帝会下令“移孝作忠”。

在戏剧里可以看到,上阵的武将穿半边白袍,说明他是戴孝上阵,被皇帝移孝作忠,继续为国效力,征战沙场。

还有好多国之重臣,守孝的礼节可以通融,皇帝拥有“起复”的权力。

就是在大臣守孝期还未满时,下令让其回朝任职。

但即使是这种情况,也难免要背负舆论压力。

比如明代万历一朝首辅张居正,尽管权倾朝野,皇帝也免除了他的丁忧,但依然被满朝文武指责。

古代以孝治天下,皇帝也要守孝,而且还要以身作则。

但皇帝守孝,不能赋闲在后宫,那国家就大乱了。

先皇一去,新皇很快登基,然后举行国丧,天下缟素。

守孝期间,新皇帝是要处理政务的。

要穿丧服,要去梓宫哭陵,不能吃肉喝酒,不能近女色,不能听音乐等。

所以很多新皇帝,都是先办婚事再发丧,算是通融之计。

很明显,东方人比西方人更注重孝道。

农耕文明的东方人,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骨子里最重要的基因便是种地。

种地靠经验,上一代人要把经验传承给下一代人。

所以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更加依赖,否则无法存活,自然重视孝道。

但贸易文明的西方人,更注重交易和探险,讲究的是公平、效率和运气。

两代人之间的联系,不像东方人这样紧密,孝道的观念在他们心中自然会弱一些。

所以也没有守孝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