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保护法手抄报文字内容

什么是未成年人

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基本特征

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矛盾动荡性。

生理上,性成熟是青少年期生理发展的最基本特征。因而,形成自我,发展独立性,是青少年时期的基本任务。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与心理行为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闭锁性与开放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反叛性:反叛传统,喜欢标新立异。

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有:离异家庭儿童品德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亲子沟通障碍、自我中心、心理脆弱、情绪障碍、自杀等。

折叠重要时期

儿童青少年教育保护的三个重要而烦恼时期

3岁前后幼儿期--第一逆反期,表现为不听话;

13岁前后童年期--自我中心,表现为玩游戏机、学习分心;

15岁前后青春期--第二逆反期,"暴风骤雨期"、"危险期"、"分化期",表现为叛逆、心理闭锁、学习分化。

初二家长最担心的事:孩子逆反--亲子沟通障碍;孩子网瘾--无心学习、学习分化;孩子早恋--学习分心。

如何看待学生的逆反?

不要把心理问题=品德问题

如何关爱未成年人

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成长包括:

1、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4、未成年人保护的基层基础工作需要不断加强。

扩展资料:

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应该做到这些:

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2、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4、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5、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