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农村旱灾土地保险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近年来,随着项目立市、经济强市战略的实施,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纷纷进企入厂,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加之近年来农业连续遭受旱灾的袭击,收入锐减、入不敷出,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获得稳定收入的愿望日益强烈。同时,一些有经济眼光的人才纷纷到农村做产业文章,先后组建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土地迅速向其积聚的趋势也十分明显。如何规范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农民和经营者双赢,仍然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土地流转给农村经济带来的新变化
农村土地流转是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运应而生,给农村带来了至少五大新变化:
一、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使农村土地向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集中,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如,枣阳市环城侯井村、上当村、董田村380户农民自愿把承包的10000余亩土地流转给招商引资的农业企业国际倪氏玫瑰有限公司后,专门从事玫瑰种植,现已经打造成万亩玫瑰产业园区,并成为市内外游客旅游观光的最佳去处。
二、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随着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成立,摸索了一套土地流转操作程序,加快土地流转进程,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吸引大量社会闲散资本投向农业,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现代装备、现代管理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和推广。同时,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连结成紧密的产业链条,有效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矛盾,架起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桥梁。如,枣阳市环城东郊村60户农民自愿加入桃业生产合作社后,流转1500亩土地规模种植桃园,已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格局。
三、提高了投入产出质量。土地流转后,形成规模经营的合作社和企业,把优良品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广泛运用于农业,促进了增产增收。并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农业,购置了收割机、旋耕机等多种先进的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质量,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如,枣阳市隆兴园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二年来***投资600多万元,修路2.5公里,挖堰塘21口、修水渠4700米,打井2口,购置农用脱粒(旋耕)机29台(套),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四、确保了农民增收无忧。农民通过土地流转,不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还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首先,农村土地流转后,一些有“头脑”的农民摆脱了土地束缚,专门从事二、三等产业,既增加了收入,又繁荣了城乡经济。其次,流转土地的农民不再承担收入风险,可以稳定获取土地租金收入,并能从中获取劳务收入。如,枣阳市隆兴园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二年来***流转土地5000亩。据测算,今年“社员”从合作社获得的收入预计在600万元左右,较去年翻了一番。这些留守妇女和老人私毫不逊色于青壮年劳力,既获得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
五、优化了土地利用资源。随着二、三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幅度增加,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土地经营分散、闲置、流动性差,甚至出现抛荒现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成为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障碍。而土地流转很好地解决了这个大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枣阳市环城31个村中因农民外出打工、自然灾害等原因,抛荒耕地近万亩,通过流转后,这些抛荒地全部披上了绿装。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新问题
土地流转是新形势下农村出现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由于正处于发育期,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陈旧观念束缚,给土地正常流转带来了障碍。首先,部分基层干部重视不够。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和经营者自己的事情,与己无关,对此听之任之,支持服务不够。其次,农民观念陈旧不愿流转。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恋土情结较为严重,认为只要有了土地,生活就有了保障,所以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
二、流转机制不健全,容易引发一些矛盾和隐患。眼下土地流转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基层政府和村没有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和工作队伍;没有建立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及建卡登记制度,使土地流转工作不够规范;没有建立土地流转矛盾纠纷排查制度,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为农民和经营者搞好服务。
三、流转手续不规范,导致纠纷问题解决难。在农村不少地方,由于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私自流转土地的现象十分普遍,流转土地全凭一张纸、一句话,没有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加之土地流转变更、鉴证登记备案制度没有完全健立,致使镇、村对土地流转的真实情况难以掌握。一旦发生土地纠纷,不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农村社保体系滞后,影响了土地正常流转。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收入来解决就医、上学、养老等问题,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流转土地存在后顾之忧。
五、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影响了土地经营者的热情。今年农业部“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中第六条提到新增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但现在这些政策仍然没有到位,因此限制了经营者规模化经营。如,枣阳市隆兴园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已经有二年,流转土地5000亩,国家在这方面扶持的力度微乎其微。加上农业为弱质产业,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的前提下,不敢放心放胆地大规模经营。
关于规范和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
土地流转不仅使农民受益,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也从专业生产经营中尝到甜头,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为了使这个新型的产业得以健康发展,建议从四个方面抓起。
一、探索土地流转新路,实现农民企业双赢目标。首先,加强流转土地政策宣传。多渠道宣传贯彻《土地承包法》和中央、省、市有关土地流转精神,消除恐惧心里,放心放胆流转。其次,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农业企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和分红。再次,流转土地的农民可以优先进入农业企业、合作社打工挣钱。
二、建立完善流转机制,引导土地健康有序流转。首先,要规范土地流转操作规程。在镇办农经部门的指导下,受理农民土地流转申请,发布土地流转信息,组织农户与经营者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期限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其次,建立流转土地评估制度。成立土地评估机构。土地流转价格随行就市。并监督土地使用情况,防止土地改变用途等。再次,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镇办农经部门要加强对流转合同的审查、监督,对合同的登记、立卷、归档实施规范化管理。
三、制定配套扶持政策,当好农民的坚强后盾。首先,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在资金、技术、税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其次,加快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再次,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农民的土地产权,允许农民拥有土地的抵押权,开拓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保险业务等。
四、建立农村社保机制,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尽快把已经流转土地、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避免再次返乡与农民争地。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探索建立农村人口养老保险制度,使之放心地流转土地。对已经流转土地的农民,要引导他们从土地流转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建立个人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提高自我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