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几乎每座汉墓中都会是一片尸横遍野之象?
所谓?礼法?,是传统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等级观念和纲常名教是其两大支柱,全部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行为,都被纳入礼法规范。礼法的设计、宣传者是社会精英,礼法施行的客体是全体社会成员,礼法的推行者则是政府的行政和司法官员。
中国?礼法?兴起于先秦荀子时期,终于清末。1910年底,清廷颁布的《大清新刑律》更是标志着传统礼法制度的消亡和近代法律制度的产生。
高祖刘邦建立汉统之后之所以复兴礼法,原因有二:
一是朝臣叔孙通的建议;
二是汉代秦而立,汲取了秦朝覆灭的前车之鉴。
之所以复兴了礼法,汉朝得以获得?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称号,亦使中华礼仪奠基。
不过,虽然汉朝复兴了礼法,却并不能说汉朝是一个绝对文明的时代,毕竟,在这数百年时间里依旧发生了许多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荒唐事。身为活在现代社会自诩文明的老百姓,?活人殉葬?这件事似乎离我们远之又远,谁都没想过这一畸形的习俗竟是周礼的一部分。
何曾想到,一度被后世誉为礼仪之邦的大汉王朝竟有数位皇帝采用过活殉,这些皇帝中还不乏被后人誉为?贤帝?的统治者!
由此可见,不论是出身于哪个朝代的封建皇帝,他们都无法避免痼弊自私的劣根性。
在我国关于盗墓的历史中,无数盗墓贼曾有感于汉墓之残忍。几乎每一座汉墓之中,都是一片尸横遍野之象,以至于,这些以盗墓为生计的?行家里手?都觉得一阵胆寒。
活人殉葬,是始于商周时期的一种丧葬风俗。据人文学家推测,这种习俗最早可追溯都复习社会之初,当时的父权家族将族中的所有女性全部视作私人财产,对这些?私人财产?有绝对的支配权,对其进行生杀予夺实属家常便饭。
既然,金银财宝这种资产能够殉葬,那么,这种有生命的?资产?当然不在话下。所以,在我国古代的父权贵族过世后,往往会进行活人殉葬。作为位于封建贵族之巅的统治者,自然更是少不了这种情况,而且,不论是规模还是残忍程度都比一般的贵族高得多。
虽说如此,但自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这种情况逐渐减弱(至少相较于秦朝来说)。为什么汉初的皇帝减弱了活殉的风气呢?
目前史学界大量观点认为,这一切都与秦朝对后世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关。
嬴政一统中原以后,在中原地区施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暴权统治,这种统治风格一直持续到秦二世时期。随着秦末起义的爆发,中原陷入战乱之中,人口数量骤减。刘邦在起义之前担任过家乡的亭长,对于当地的风土民情自然有一定体会,所以,当他成为统治者以后,便开始逐步废除这种于民生无益的统治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刘邦有心废除活殉这种剥削民众的风俗,但并不是每个汉朝皇帝都抱着这种态度,汉朝时期不主张活殉的统治者着实有限。汉武帝刘彻时期,就有朝臣上书建议皇室废除这种残忍的礼法。《汉书》中对该事件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大臣董仲舒上奏刘彻,称:?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这份奏章里?除专杀之威?的主张,说的就是废除活人殉葬这种陋俗。汉武帝英明神武,自然对这种陋俗对民间造成的恶劣影响心知肚明,所以,在汉武帝的主张下这一陋俗得以短暂废除。
还有一个皇帝与刘邦、刘彻一样,坚决反对活殉这种陋俗,他就是汉宣帝刘洵。
刘洵对活殉的反对意向是非常坚定的。根据《汉书》的记载,汉宣帝在位期间,身为缪王的刘元上书请求皇帝允许让他的侍女为其活殉,朝中的大鸿胪坚决反对此事,并向刘洵检举揭发了刘元曾经犯下的恶行:
元前以刃贼杀奴婢,子男杀谒者,为刺史所举奏,罪名明白。病先令,令能为乐奴婢从死,迫胁自杀者凡十六人,暴虐不道。故《春秋》之义,诛君之子不宜立。元虽未伏诛,不宜立嗣。?至此,刘洵非但没有准许刘元的侍女殉葬,还废掉了他的诸侯之位。然而,虽说这几位皇帝行走在废除活殉的路上,但是,这种现象在汉朝并未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汉书》中收录了这样一桩荒诞的事:
时又有开周世冢,得殉葬女子,数日而有气,数月而不能言,郭太后爱养之。?与此同时,在东晋学者张华的作品《博物志》中,同样收录了这则在汉朝时期被填入地宫活殉的女子,因盗墓贼挖掘地宫侥幸?复活?的怪谈。
从这一则描述中,我们能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活人殉葬?这种现象在汉代并不罕见。在考古学发现中,同样有关于汉朝活殉的证据出土。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广西省某镇出土了?罗泊湾汉墓?。虽然,我国考古人员对这处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然而,遗憾的是在考古人员发现这处墓葬以前,罗泊湾汉墓已遭到多伙盗墓贼光顾。
考古人员虽然没在地宫中找到有价值的文物,但却发现了若干具被活殉的遗体。广西省博物馆馆长蒋廷瑜表示,这些遗体上没有出现任何物理性损伤,据此推测他们有可能死于毒杀。从他们入殓时的状态来看,这些死者均穿着非常讲究的丧服,且保持着平躺的姿势,是典型的活殉姿势。
接下来这个例子,难免会颠覆一些朋友的?三观?。因为,最能证明汉朝活殉风俗的证据,便出自汉景帝的?万人陪葬坑?。
熟悉汉代史的朋友,自然会对汉景帝这位明君的生平如数家珍,因为,他是历史上不多见的有为之君。汉景帝及其父亲的统治期,被并称为?文景之治?,此美誉足见汉景帝是后人心目中的好皇帝。汉景帝一生做过的贡献无数,在位期间承袭了父亲的?轻徭薄赋?的政策,极大程度缓解了农民阶级的负担,让汉朝经济急速发展。
可以说,汉景帝是历史上最能彰显?仁政?的皇帝之一,将?休养生息?这一政策贯彻到极致,使汉朝进入到一段前所未有的盛世之中。所以,绝大多数史料中描写的汉景帝,都是个仁慈恭谦,以民为天的好皇帝。甚至于,很多史学家称汉景帝为中国带来了史上首个盛世,为汉朝后期的文治武功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一点,从司马迁先生?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八字中就能得到充分验证。
试想,哪个朝代出现过这种国库中的粮食太多,堆积到一起放到发霉的情况呢?虽说,这种说法有可能是司马迁先生夸张的描写,但汉景帝时期富足的物质基础绝对是不容辩驳的。书归正传,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充满着统治才华,政绩流芳百世的好皇帝,竟在临死之前?晚节不保?,让上万人为他的死亡买单,成为陪葬坑中的一缕缕冤魂呢?
单陪葬者就用了上万人,汉景帝陵墓的规格自是不言而喻。据悉,汉景帝的汉阳陵的占地面积约为二十平方公里,修建工期约为三十年。这座陵墓中总***出现了八十六座?从葬坑?,占地面积约为六万平方米。汉阳陵中最令人震撼的结构,就是位于地宫西北侧占地面积约为八万平方米的?刑徒墓地?,我们前文中提到的?万人坑?正是这座刑徒墓地。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数个辉煌的朝代,自然不乏规模庞大的帝王陵墓。汉景帝的汉阳陵之所以在所有帝陵中显得如此突出,就是因为这座?刑徒墓地?。这里埋葬着一万多名惨遭活殉的无辜者,他们的遗体散乱地排列在坑中,杂乱无序,且均无陪葬品。在每一具遗骨上,我们都能看到?钳?、?钛?等汉景帝时期的刑具,一些遗骨上还有明显的刀砍斧劈的伤痕。
从这些刑具和伤痕上,我们大体可以预想都当时这里所发生的情况。
汉景帝死后,在自己的地宫附近设置了一座刑场,处决了许多死刑犯。这样做的目的,也许是希望自己死后不太孤单,且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刑犯给监狱系统造成的负担。然而,虽然汉景帝的这一举动解决了多个实际问题,却仍让人难以释怀。
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无疑是一部自野蛮迈向文明的发展史。
活人殉葬这种现象,在原始社会中屡见不鲜,如果当人类发展的进程迈入到封建社会时,社会上还会出现这种陋俗的话,谁能否认这不是一场历史的倒退呢?
在人类未开化的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将无法处理的战俘、奴隶、女人集中在一起,充当殉葬者。这种现象多见于商朝时期,但在周朝乃至秦汉还能见到这种现象,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败笔。纵使数个汉朝皇帝都曾颁布诏书,禁止活人殉葬这种陋俗,但是,终汉一朝,仍无法让这种残忍的风俗退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