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姓权有多重要?

争取“冠姓权”不仅是个人诉求更代表着一个家庭的诉求,其背后既有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同平等意识的增长,传宗接代的传统文化心理分不开关系。

尽管还有不少人难以接受违背“传统”的“随母姓”,但许多家庭的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已经成为现实。另外,离婚率的高企也催生了更多离异家庭,孩子归女方抚养后,女方要求改姓的纠纷。至于一个子女家庭能不能也淡定、从容地接受随母姓,还有待时间的证明。

冠姓权介绍:

冠姓权,是指决定子女姓氏的权利,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相关背景:

2017年,是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的第二年,正是第一批“全面二孩”集中出生的年份,对于不少家庭来说,二孩到底能不能随母姓引发了不少争议,“冠姓权”这个新词正是出自这时。?

相关法规:

“冠姓权”不是一个法律名词,但是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也就是说在法律层面,对子女的姓氏父母双方享有平等权利。

历史影响:

母系社会时,姓氏从母姓,到了父权制社会才从父姓,这说明,姓氏是由制度安排、生产资料的占有决定的。中华民族历经漫长的封建社会之后,普遍认同家谱、宗祠的存在,“宗”“姓”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符号、历史印记,家谱就体现了一种姓氏传承。

中国人的户口本、档案里都有一项内容叫“籍贯”,籍贯的定义是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以及极特殊的从母系。

此外,“宗”“姓”的传承,家族、家庭的传承,不仅被看作是血脉延续,传宗接代,还表现为家庭、家族财产、基业的延续。

这就是姓氏在生活中的感召力。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双方虽然在法律上享有决定子女姓氏的平等权利,但还必须面对姓氏背后,文化、利益、制度设计等等影响的现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冠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