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三不原则指的是什么

三不原则指的是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流出不合格品。

1、不接受不合格品

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道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是否合格,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前道工序。前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查原因,采取对策,使质量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的继续加工所造成的浪费。

2、不制造不合格品

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时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的几率。准备充分并在过程中得到确认,是不制造不合格品的关键,只有不产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3、不流出不合格品

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处置和防止对策。保证传递的是合格产品,否则会被下道“客户”所拒收。

三不原则意义

“三不原则”的实施使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都建立起“生产出使自己和顾客都满意的产品”的信念,一根无形的质量链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制约着每个操作者,使流程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进人有序的良性循环。

“三不原则”是许多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或者宣传口号,任何产品都不太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全部完成,产品总是分工序、分流程,包括职能部门间的工作协助。只要其中的某一环节出问题都将影响整个产品质量或工作质量,“三不原则”就是每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原则。

“三不原则”的实施,导入了“供应商一客户”的市场关系,每个人既是供应商,又是客户。既是产品的使用者,也是制造者、供应者,因此每个人都要牢固树立“下道工序是客户”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