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在命运的洪流里,何以为家?
全程揪着心看的这部电影,闷了很久没有说话。脑子里就反复回荡一个问题,一直难以平息:
生在这样的命运里,何以为家?
这个问题同时也是电影的核心主旨,而要想确切地回答出来,也许我们需要把电影再完整地品味一遍。
如果从“家”的视角来审视这部电影,或者说,审视主人公赞恩的命运,那么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段故事:
维系家庭——独自离家——守护新家——再度失家——控诉家庭
第一段:赞恩是一个穷苦难民家庭的长子,年纪幼小就承担起了辛苦劳作挣钱养家的重担。他靠搬运比自己还重的货物赚钱,细心照顾心爱的妹妹萨哈,努力地维系着家庭的生活。
第二段:不幸的是,赞恩的雇主阿萨德看上了他年仅十一岁的妹妹萨哈。他千方百计地保护萨哈留在家里,最终却无法阻拦妹妹被强行嫁走。赞恩悲愤交加,独自坐车离开了父母。
第三段:离家后的赞恩被善良的拉希尔收留。拉希尔把自己的幼子约纳斯交给了赞恩。这样,赞恩拥有了一个新家,虽然依旧穷苦,但赞恩还是热心地照顾着自己的新弟弟,守护着来之不易的新家。
第四段:拉希尔因为没有身份被捕入狱,在没有收入来源的日子里,赞恩想尽办法赚钱,得来的钱却被房东锁在了屋里。走投无路的他不得已将约纳斯卖给了人贩子,他再度失去了家。
第五段:最后在法庭上,赞恩起诉了他的父母,控诉了自己的遭遇。他从未体验过家的温暖,一次次地在无奈和无力中失去家,他何以为家……
故事梳理完后,回头再看问题,我们有了一点头绪。赞恩几度沦落孤身,这个中原因不妨来逐个分析。
赞恩自己天生的不幸自然是最直接的原因。生下来就被难民身份捆绑住,没有户口,没有任何证明自己身份的资料,甚至连出生日期、年龄大小都没有记录。他是被上帝遗忘的弃子。这甩不开的黑户身份束缚了他的童年,注定了他从出生起就不曾拥有过法律意义上的家,也完全剥夺了他得到最基本保障的权利。这是让他无法维系家庭的直接原因。
然而他同时还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很多都来源于他的原生家庭。作为一个穷苦家庭的长子,即使年纪幼小,也不得不早早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尝尽各种苦涩,享受不到来自家庭应有的呵护和温暖。尤其是家里多子,多一个人就多一只碗,最终的无力抚养也迫使妹妹萨哈被逼婚,这样赞恩最亲近的家人就离去了。种种困难下,家破人散,家难成家。
无论是个人的不幸,还是家门的困难,其实归根到底,终究离不开“难民”二字。因为是难民,一家人无法安居乐业,只能屈居一隅,穷困潦倒;只能生活在混乱不堪的异国郊区,过着不被世人看见和关注的生活。而“难民”的问题,所牵涉到的,是整个中东社会动荡的大背景。国家征战,攻城掠地,百姓危苦,朝不虑夕,流民四野,逃亡异乡。由此,归结出一切苦难的根源,在于叙利亚所代表的动荡不安的中东局势,造就了无数像赞恩一样的“上帝弃子”。
当然,电影也没有忘记人们对于不幸遭遇的斗争。
赞恩费尽心机地保护妹妹萨哈,让她隐瞒生理期的到来,在萨哈被带走时用单薄的身体和父母拉扯,却敌不过麻木的父母。
赞恩努力地想尽办法赚钱,养活新弟弟约纳斯,却依旧不得不将他卖给贩卖儿童的黑帮。
拉希尔四处奔波,只为求得一份职位,却最终因身份问题被捕,留下赞恩和约纳斯相依为命。
事实上,电影背后还有一个社会公益组织在努力提供帮助,即联合国难民署。然而赞恩所处的历史背景,是叙利亚战争突然爆发,导致一时间难民数量激增,即便是联合国难民署也无力提供更多支持。
再提一下赞恩的诉讼,现实里,在黎巴嫩,孩子是不被允许起诉自己的父母的。这个发出呼唤的“斗争”,可惜只是电影的艺术化处理。
总结以上,赞恩的命运是看不到尽头的颠沛流离,是整个社会造就的绝望困局,是全力抗争后的含泪失败。
生于这样的命运里,往往注定无以为家。
这不是电影一手塑造的艺术悲剧,而是这个叫赞恩的男孩的亲身经历,更是无数难民儿童艰难命运的真实写照。
《何以为家》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无疑是伟大而富有感召力的。电影走进了难民的生活,以一个儿童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那些角落里不为人知的残酷现实。 它的意义将远不止于一部商业电影,它像是一粒寄托希望的种子,播种在人们的心头,所收获的,将会是更多有识之士、有爱之人的关爱和援手,以及,加深一分人们对和平的渴盼和珍惜。
我们品味这部电影,还应该意识到,在中东之外,或许就在我们身边,还有同样在命运洪流里挣扎的人。他们也许无以为家,也许有家难系,或者有家难回,我们也可以去知晓、了解、关注他们,然后力所能及地,给予温暖和支持。
何以为家?只愿和平之光普照大地,贫弱之国走向富强,流亡之民安居乐业,人人有家就不再是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