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考试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进入新世纪,中国法律体系迈入完善形成阶段。从立法法到监督法,从行政许可法到突发事件应对法,从物权法到侵权责任法 10年里,一批支架性的重要法律陆续出台,***同支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大厦”。
引人瞩目的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立法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新中国成立之初形成的优良传统,在一系列法律的制定中被继承、被弘扬。
历史,由人民***同书写;立法,需人民***同参与。
2001年1月,婚姻法修正案草案公布,收到群众来信3000多封;2005年7月,物权法草案公布,收到各方意见11000多件;2008年4月,食品安全法草案公布,人们提出意见1万多件;2008年12月,社会保险法草案公布,各界群众提出意见和建议突破7万件;而最受社会关注的劳动合同法草案,更是吸引近8万人讨论,收到意见19万条,创造了立法史上的一项纪录
从一审制到三审制,从召开座谈会到公开征求意见,从立法听证会到立法论证会,从通过网络征集意见到主动查阅博客文章和网络跟帖了解观点
这是中国立法的永远追求,这是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2007年3月,全国人大高票通过物权法,创造了一部法律草案审议8次才获通过的新纪录。在草案近5年的审议过程中,从常委会到全国人代会,不断刷新我国法律草案审议次数的纪录,成为中国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
2010年,是实现立法工作总目标的关键之年。纳入立法计划之中的一批法律相继出台,成为中国法律体系大厦搭建最后一批“支架”。截至目前,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已经有230多部,国务院行政法规700多部,地方性法规近9000部。如此众多的法律,基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这些看似抽象、简单的数字背后凝聚着几代人的努力,在我国制度建设方面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说。
据统计,在现行的230多部法律中,除与治安管理有关的8部是在1978年前制定的以外,其余的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制定的。中国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的立法进程。
当2010年即将结束时,人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迈出了决定性步伐。中国法律体系大厦的落成,是建设法治中国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更是迈向法治中国的崭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