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时效性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上的时效性即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诉讼时效有以下特征:

1、具有法定性。诉讼时效期间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限。

2、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

3、体现了义务人的时效利益。所谓时效利益,是指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以后,权利人丧失了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义务人因此可以不履行义务,继而获得其本来不应该获得的利益。

追诉时效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即成犯,从犯罪成立之日起计算;

2、行为犯,从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

3、危险犯,从实施危险并造成险害后果之日起计算;

4、结果犯,从犯罪结果之日起计算;

5、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之日起计算;

6、犯罪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终了之日起计算;

7、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起算中断,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追诉时效受最高刑罚的影响,最长不超过二十年,但如果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可报最高人法院批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伤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