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鴷:如何评判文化的好坏、优劣与高下

以笔者之见,文化一词的发明,无非想用来描述人类社会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各种现象的特色、特性或特征。文化一词的关键要素应该有三:人、***同和重复。所谓人,即文化现象应为人类所特有,动物世界和自然事物没有文化之说;文化的承载物必须和人有关,是人或者人的创造物的特性、特征的体现。所谓***同,即相当数量的某种承载体所***同具有的特性、特征,才能形成文化,单个和寥寥无几的人和事物形不成文化;所谓重复,即***同所有的特性特征,还应该在一定时期内重复展现,从而呈现出某种大致的规律来,一次性的、偶然的特性、特征不能算文化。一般而言,只要具备了上述三个要素,就有资格成为文化的东西。如此说来,可以称为文化的东西实在太多,简直是数不胜数,多如牛毛。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文化划分成众多的门类。  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品性。有的无所谓好坏、优劣和高下;有的既有好也有坏,其总体好坏、高低较难断定;有的虽然有好也有坏,但还是可以根据利弊的多少和轻重,比较容易区分优劣和高下;有的好坏分明,立马可以辨出高下。因此,文化有无好坏、优劣和高下不可一概而论。  好坏、优劣和高下都属于价值判断,有判断必有判断主体。文化的判断主体无疑是人。对一件事情、一个事物的价值判断,不同的人会有差异,也会有***同点。差异来自每个人特有的价值观、需求结构和生存环境的不同;***同点则来自***同的人性、合作的需要和***同利益。***同的、一致的判断可以称为***识。***识是形成人类***同体的必要条件。  一般来说,每个人对自己的需要、利益具有最切实的认识和体验;事情、事物对自己的价值如何,当事人具有最准确、最可靠的理解和判断,当事人最有发言权。有时候也的确存在旁观者清的情况。但无论如何,不能由利益对立者代表当事人做判断,这样得出的结论常常会荒诞不经,让人啼笑皆非。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居然说是为了建立大东亚***荣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文化概念的一个要素就是***同性,也即某种文化必须由一定数量、规模的人或事物***同来形成。正常情况下,文化的形成应以某种***识的存在为前提。个人不能成为文化的评判主体。文化的评判主体只能是承载、创造文化的人类***同体。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  能够形成文化的***同体的大小、规模只能定性说明,无法定量描述,很难确定具体的标准。在一个社会中,基于***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偏好、职业、地域、利益、血缘、习俗、传统、制度、信仰、知识、年龄、性别或地位等,都能形成一定数量的***同体;正是各式各样的***同体,形成了五花八门的文化现象。这些***同体数量众多,有大有小,且具有相互并列、包含或交叉的复杂关系。有的一个人属于不同的***同体,有些较大的***同体又包含多个不同的小***同体。一般而言,***同体越小,交往频率越高,交往方面越多,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越直接越密切,形成***识越必要,且***识的内涵越具体。***同体越大,形成***识越困难,且***识的内涵可能更简单更抽象;但这种更简单更抽象的***识,却往往更重要、更真理、更基础、更精华、更核心!  因此,***同体越大,越有资格充当评判主体。从大的方面看,在宪政民主国家只有一种人,那就是平等的、自由的、具有各种权利保障的公民。当官的身份是临时的,其公民身份是永久的。所以在这些国家相对容易通过民主形成全国性的***识。全体公民可以充当评判主体。专制国家则有很大不同,这个国家存在两类人,即民众和专制者及其走狗。前者缺乏自由和权利保障,处在被控制、被奴役地位;后者握有专政工具,享有特权,统治、役使、压迫和搜刮民众。前者期盼变革制度,实现平等自由和公平正义;后者则希望维护既有体制,永享特权和富贵。这两类人的利益和价值观大相径庭、水火不容;何者应该成为文化评判主体呢?无疑应该是民众而不能是专制者。专制者不仅人数较少,关键在于他们代表了残暴、腐朽、落后和反动;而民众则是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的推动力量。在专制社会,专制者控制着话语权,缺乏民意彰显机制,媒体上充斥的大都是专制者的谎言和谬论;民意虽然无法彰显,但它会潜存在民众的内心,偶遇适当时机就会蓬勃而出。尽管民意是潜在的、无形的;但也无法否定民众评判主体的资格  民众应该是文化好坏、优劣和高下的评判主体。但这种评判也不是任意的,会有其客观依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和利益。马斯洛需求层次性理论较好地分析了人类需求的结构和演进过程。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和利益、能否更好地符合人的需要和利益,是人类评判任何事物的价值标准和尺度。人们常用幸福来描述人的需求和利益能达到较好满足的状态。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幸福。也可以说,能否促进人的幸福是人评判事物的价值尺度。徐景安先生说,中国只需要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让人民幸福,说得煞是精辟。  人是社会性动物,离开社会则人将不人。人类社会是由个人、家庭、社会团体组织、民族、地区、国家和世界等不同层次的***同体构成的。不同层次的***同体,都存在其成员的公***利益。同一层次、不同层次的***同体之间,既有***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既有公***利益又有独立利益。个人利益是公***利益的基石,没有个人利益,公***利益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公***利益包含个人利益,但又不能完全还原为个人利益,还应有新的内涵。个人、不同层次的公***利益都有其正当性,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应当彼此兼顾和平衡。  评判某一文化好坏、优劣和高下的依据,就要看它是否符合该文化***同体的个人利益和公***利益,以及是否有利于更高层次的公***利益。某种文化能较好地满足该文化***同体的个人利益和公***利益,并且有利于、起码不伤害更高层次的的公***利益,则是好的、优的、高的文化;越是能更好地满足该文化***同体的个人利益和公***利益,并越能兼顾更高层次的公***利益,则该文化越好、越优、越高。如果该文化损害了文化***同体的个人利益、公***利益或更高层次的公***利益,则这种文化就具有了孬、劣、低的成分;损害面越宽、损害程度越严重,则孬、劣、低的程度就越甚。  即使公***利益,也存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分。一般应兼顾二者,强调一者、忽视甚至否定另一者的做法,也是损害公***利益的。  人们认为什么好是一回事,是否真的好则是另一回事。一个烟鬼可能认为抽大烟的感觉很享受;部分国家在推行计划经济的时候,也曾认定它是灵丹妙药,但实际上它是个大骗子;不少想把人送到天堂的好心和努力,反而把芸芸众生推到了地狱。所以价值判断不仅是主观判断,还需要科学的验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真理可以分为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价值真理需要符合事实真理,也需要验证和检验。一般来说,凡是经过更大时空实践检验之后而得出的普遍结论,凡是被人普遍承认、采用的东西,含有的真理成分就越大。***识往往是真理和公***利益最重要的认定依据。  让人幸福也好、符合公***利益也好、***识也好、价值真理也好,这些词儿都很抽象很笼统,直接用于文化判定还是比较困难,让人不得要领。不少专制国家即使推行害民政策、制定害人的制度和法律,也大都声称是为了人民幸福和公***利益,将自己的观点宣扬成真理;怎样才能更有力地反驳他们的谬论呢?能否列出更具体一些的依据和标准来呢?能,那就是普世价值。  现在所谓普世价值,包括人权、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仁爱、和谐等。普世价值属于国际***识,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总结了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历史的经验教训,经过了全世界不同国家社会实践的验证;这些理念不仅包含了以往人文科学的精华,而且包含着人类对人性、政治、经济、社会、对行为与结果关系的最新认识,包含着对人类理想和价值的最新追求;必然符合人类的个体利益、***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普世价值是实现、维护个体利益和不同层次公***利益的必要保证。因此应该成为鉴定文化好坏、优劣和高下的具体标尺。  凡是否定普世价值的人,都是别有用心的。谁说普世价值不好,大家应该把他送到一个没有普世价值的地方去做贱民、当屁民,让他好好享受自己选择的好日子!  按照一般的分法,文化可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器物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这是文化的核心。  器物文化一般只是人们鉴赏的对象,对人类利益没啥影响或影响不大;行为文化一般也较难评判优劣与高下;而制度性文化、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则对个人幸福、公***利益和社会环境影响极大,具有很强的可评判性。  能体现普世价值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宪政民主制度就是这样的好制度。只有实现了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才能变为现实。社会需要管理者,需要政府。没有民主选举,执政者凭啥会为民服务?没有权力监督制约,权力怎能不作恶?没有宪法和法律保障,人的自由源自何处?没有民主和法治,公平正义来自何方?这些问题非常小儿科,都是癞子头上的虱子。专制者一再诋毁或叶公好龙般对待普世价值;专制社会与普世价值背道而驰,并且擅长制造特权、等级、贫穷、愚昧、腐败等低劣不堪的东西,现在已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困境,在地球上被淘汰的时日不会太久远。专制制度不仅损害民众利益和公***利益,甚至对专制者来说也是有害的,诸位看卡扎菲的下场多悲惨!所以专制制度只能归类到孬、劣、下的文化。  在精神文化上,同样是能体现普世价值的就算好思想、好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