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遗嘱的法律效力 各种遗嘱之间的效力大小
现实生活中, 遗嘱继承 的纠纷主要是 遗嘱 的效力问题。我国法律对遗嘱的形式及效力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以致于产生很多纠纷。那么,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遗嘱的法律效力?有的人生前会订立好几种遗嘱,这就需要根据遗嘱效力的小大来判断。那么,各种遗嘱之间的效力大小是怎样的?请看下文内容。 一、如何认定遗嘱的法律效力 1、见 证人 不适格的代书、录音、 口头遗嘱 无效 《 民法典 》第1140条规定,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 继承人 、受遗赠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意见》第36条规定,继承人、受遗赠人的 债权人 、 债务人 ,***同经营的 合伙人 ,也应当视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 2、未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的遗嘱部分无效 《 继承法 》第1130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意见》第37条规定,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按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3、遗嘱的其他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情形 《民法典》第1143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意见》41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 无效遗嘱 。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意见》38条规定,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的这部分,应认定无效。 《意见》39条规定,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 继承 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被撤销。 《民法典》第1144条规定,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 《意见》43条规定,附义务的遗嘱继承或遗赠,如义务能够履行,而继承人、受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经受益人或其他继承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义务那部分遗产的权利,由提出请求的继承人或受益人负责按遗嘱人的意愿履行义务,接受遗产。 二、各种遗嘱之间的效力大小 《继承法》第1142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意见》第42条规定,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 以上就是“如何认定遗嘱的效力”和“各种遗嘱之间的效力大小”的具体内容。实践中,对遗嘱效力的确定还应注意几种情况,一种是间歇性精神病人,精神正常时,所立遗嘱有效,发病期间所立遗嘱无效。第二种是精神病治愈后的成年人,所立遗嘱有效。第三种是被诊断为痴呆症及年老而神志不清的人所立遗嘱无效。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 律师 ,相信他们会为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