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风暴席卷全球,“淡定”的理由靠谱吗?
反垄断的警示灯徐徐亮起之际,曾经处于浪潮之巅的互联网巨头也迎来了与时俱进的监管。
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就《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公开征求意见,互联网巨头的股价应声下跌,就连成交纪录再创 历史 新高的“双11”,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
事实上,资本市场的用脚投票,不仅源于对意见稿内容本身的担忧,还有对全球 科技 反垄断风潮的担忧。据不完全统计,11月10日,欧盟指控亚马逊破坏欧洲主要市场零售业公平竞争;11月9日,印度反垄断机构开始对谷歌应用商店进行反垄断调查;而在不久前的10月6日,美国众议院则针对亚马逊、Facebook、苹果、谷歌四大 科技 公司提出反垄断指控。
但与股价巨震形成对比的,是来自研报中的“淡定”——绝大多数报告都认为,反垄断的加强并不会改变互联网平台的长期价值。那么,这份“淡定”可有理?
不是垄断,是马太效应
在不少报告看来,反垄断的影响不太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高集中度的互联网平台 是产业发展中马太效应之“果”,而非垄断之“果”。
招商证券在报告中提到,以电商平台为例,平台具备显著的“双边效应”,即电商平台由卖家和消费者双边构成,卖家增多会吸引更多消费者,消费者增多也会吸引更多卖家,从而形成正向循环,马太效应显著,其商业模式决定了电商平台具备赢者通吃能力,而非利用垄断地位形成。
东方证券的报告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在“人-货-场”三位一体的电商运行体系中,现有格局下大平台已经形成“优质货源-多样场景-增量用户”的良性循环。在此循环下,大平台将显著受益于行业的马太效应,垄断行为是非核心因素。
此外,以史为鉴,长期视角下的反垄断对企业而言似乎也不太可怕。华西证券的报告中提到, 历史 上 科技 巨头遭受反垄断调查和处理并不鲜见,但若回顾美国1960年以来各种 科技 巨头的反垄断事件,可以发现每家 科技 巨头市值当时受到较大影响,但长期看除IBM外其他的市值依然跑赢指数;且每次反垄断事件后,都没有明显影响 科技 IPO、融资等节奏。
政策或有博弈空间
除了对企业本身底气有信心外,另一种淡定的理由,源自对政策博弈空间的预期。
中信证券的报告中提到,北美 科技 巨头多以产品变革和缴纳罚款的方式和解。即各个 科技 巨头在产品改进和更新隐私政策等之后,多以缴纳罚款的方式与监管机构达成和解。申万宏源的报告也提到了这个现象,并将此视为大型企业与美国政府之间存在博弈空间。
此外,华西证券的报告中提到,“反垄断”制裁并非强制压抑巨头发展(市占率高本身并无问题),而是限制巨头公司利用特定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如硬件设施、操作系统、浏览器及其他流量入口),在其他新赛道(领域)实施垄断压迫行为。
诚然,监管不太会极端地一刀切,但指南的最终定稿、实际的监管执行和对行业的影响如何,还说不准。事实上,此时与其特别笃定地断言“互联网平台长期价值不变”,倒不如参考中泰资管基金业务部总经理姜诚的这段点评:
再自洽的商业逻辑,都暴露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作为投资者,我们无法左右政策,只能在展望美好前景时留一点余量。未来是无法准确预知的,做不同的情景假设,为坏的情况估值,是获得“高胜率”的有效手段,虽然可能错失“高赔率”。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