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写一篇:“人民法院为人民”的演讲稿,1000字左右。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铊是咱老百姓”。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万分自豪,因为我是老百姓的一员,我生长在一个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国度;作为一个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我更感到庆幸,“轻舌摇动是非立断,朱笔一落生死攸关”,能代表人民群众行使审判职权,维护公平正义,说心里话,我十分珍惜和享受这份职业的荣誉感。

“人民法院为人民,人民法官为人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法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如果说法院是杆公平秤,那么老百姓就是那秤砣,而我们法官则是那定盘的星。人民的地位最高,亲民是我们的本分;人民的恩情最深,爱民是我们的责任;人民的利益最大,为民是我们的目的。亲民者民亦亲,爱民者民亦爱,为民者民亦赞。只有常怀亲民之心、爱民之情、为民之志,常思立身之本、做人之德、贪欲之害,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无愧于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每天,我看到了,院长信箱里收到的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经院长批阅后,都会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庭长和承办法官。该纠错的纠错,该处理的处理。及时听取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全力打造“阳光审判”。“我们希望听到最真实的声音!”不仅是院长的箴言,也是每个法官的心声。为了认真化解矛盾纠纷,有效解决涉诉信访,院长带头包办案件,变上访为下访,畅通信访渠道,不但提高了解决疑难案件的效率,更体现出法院司法为民的决心。一个个群访、闹访、缠访的案件,经过院长认真审查和用心调解,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从而有效促使了当事人息诉罢访,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我也看到了,院长、庭长的办公桌上案卷越堆越高,很多案件他们甚至是在百忙中挤出时间也要亲自接见当事人,只要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就不能留下任何疑问!就不能带走任何不公正的判决!

我还看到了庭长的高瞻远瞩,他专门抽调了精兵强将进行调研,他说:“我们立案信访、申诉复查这几年积累了可观的素材,一定不能浪费这些资源。”这话很实在,听起来却掷地有声!他所看到的是法官不仅要有“根据法律的思考”,还要有“关于法律的思考”。

我们立案庭工作任务一直很重,尤其是民诉法修改后,再审案件激增,这样法官就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假如我有十件案子,因为时间充裕,用我的专业知识,加上责任心,再加上公平正义的信念就一定可以妥善处理好;但是现在突然变成了一百件案子,一面是结案的压力要求我们加快结案速度,另一面是增强司法公信力、司法权威,从而让当事人满意。而结案速度、司法公信力孰轻孰重,不言自明。所以,认识到这个问题,尤其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后,尽管结案压力加大,尽管工作任务更重,甚至不得不加班加点,我们的法官也坚持做到每一个案子,哪怕是再小的案子,一定要见当事人。就拿我所在的组来说,每天上午下午轮轴询问、听证当事人,日程已经排到了十一月中旬。正如那句谚语所云:“我可以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亲民、爱民、为民,说成大白话,就是心中装着咱老百姓。话虽简单,但做到却非常不易。学习实践了科学发展观之后,我们学会了对当事人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我们学会了一句问候亲民,一张笑脸迎民,一杯茶水敬民,一把椅子便民。我们也懂得了“于细微处见真情”的道理。假如你给当事人泡了一杯茶水,当事人回去后即使不说你好话,也绝对不会说法官态度粗暴。其实只是举手之劳就可以得到这么好的效果,难道我们还有理由选择不去做吗?更何况,亲民是我们法官应有的本分。

这样的事太多太多,在开始写这篇演讲稿的时候,我竟无从下笔,因为“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实在太深太大,诉诸笔端对于我,—个理论还很匮乏,工作经验还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着实有难度。但是这篇稿子行将结束的时候,我竟豁然开朗。其实“科学发展观”虽然内涵深远,但是外延无处不在,“亲民、爱民、为民”不只是挂在墙上的承诺,它的真谛正是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注意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每一个小小的细节。小到一杯茶水,一声您好,一把椅子;小到每一个法官,每一个书记员,“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小到每一件案子都公正审判;小到每分每秒、时时刻刻心中装着老百姓。其实,说小又不小,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海!

我也猛然发现,怎样实现跨越式发展?一言以蔽之,从细节入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跨越之路更是一步一个脚印。大到整个法院,小到每个法官,跨越过去不科学的司法工作规律;跨越过去不先进的司法工作理念;跨越过去不合理的司法工作方式;跨越过去久未攻克的司法顽疾和一道道难题!

我更意识到,“科学发展观”正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亲民之树,拍打着爱民之叶,开出了为民之花,浇灌出司法公正文明之果。人民法院为人民,人民法院永远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