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

(一)规范经营主体资格,把好食品市场准入关

对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进行逐户核查,加大对证照、经营场地等内容进行逐项规范。对已登记的经营者进一步完善登记档案,认真核对证照的有效性和一致性,经营场所是否符合食品经营的要求,使其更加规范经营。无食品流通许可证的营业者,有严重违法的应从严查处,并要求其立即改正违法行为,限期办理前置许可,理顺校园周边食品经营主体资格,把校园食品经营者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就目前情况提出建议:取消校园大门50米范围内的流动食品摊点,将食品摊点远离自制力差的学生,减少学生购买的机会,从而保障学生的健康。

(二)健全各项制度建设,规范食品经营行为

一是要建立食品购销台账制度。要求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购销台帐,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并对校园食品所处状态进行更有效监管。二是要建立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制度。并要继续跟踪检查,防止不合格商品回流,经营者在销售中发现过期、霉烂变质食品,自觉做下架退市。三是要建立食品查验制度。一方面,查验食品生产者、供货商合法证照及相关证件,并对索要的材料进行逐项登记,对食品质量进行形式审查;另一方面,查验经营者所购食品的生产日期、厂名厂址等基本信息,查看凭证是否齐全、包装是否符合规定、检验检疫是否符合要求,对食品质量进行实质性审查。

(三)切实履行职责,维护校园周边食品市场经营环境

一是加大巡查力度。坚持定期巡查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将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区域分段划片,落实到具体人员,制定巡查计划,增加巡查频次,对辖区实行全方位、流动式、不间断的监督检查,实现校园周边食品市场无缝隙监管。二是加强执法监督。大力开展学校周边食品执法检查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户的证照是否齐全,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等制度是否落实,经营食品是否有QS标志,有无销售“三无”食品和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及其他不合格食品等,对未取得食品卫生经营资格的企业、餐饮店以及流动摊贩,坚决予以清理和取缔,对销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等不合格食品的,依法从严从重进行处罚。

(四)充分发挥学校首席食品安全官的作用

食药监管部门将加强和教育部门联系,联动执法,充分发挥学校“首席食品安全官”的作用,使校园食堂做到食堂管理标准化、食品加工流程透明化。“首席食品安全官”制度是资阳市食品药品监管、教育部门与学校联合推出的新制度,其职责就是严把学校食堂食店采购、验收、储存、加工、分餐、留样6道关口。 “首席食品安全官”既全权管理本校食品安全工作,也接受食药监、教育部门的监督指导,通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等专业培训,首席食品安全官能够弥补学校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加强对学校的食品安全监管。

(五)加大校园周边食品抽样检验力度

统一部署,将校园周边作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调查与评价等相关工作的重点。将监督抽检与日常监督有机结合,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查处。认真分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举一反三,查找隐患,加强对高风险品种、重点场所和高风险危害因素的安全防范。

(六)建立职能部门协作监管机制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单独完成,政府必须要建立牵头协作机制,做到常抓不懈。做好城管、工商、教育、卫生、质监、食品药品监管、公安机关、地方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大执法力度,互通执法信息,协同开展检查,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入校园周边市场。

(七)狠抓宣传教育培训,营造食品安全社会氛围

一是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学校增设食品安全课程,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公示栏、班会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与食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卫生知识、辨别方法等,增强学生、家长、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和真伪食品辨别能力,引导学生到正规、安全的食品经营场所进行消费,不吃“三无”产品和垃圾食品,进行科学消费和合理消费。从孩子入手,从自身入手培养好的消费习惯,健康快乐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