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会怎么做
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将会按照法定程序,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以实现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一、受理申请并审查
法院在收到强制执行申请后,会首先进行形式审查,确保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随后,法院会进行实质审查,核实申请人所主张的权利是否真实、合法,以及被执行人是否存在逃避执行的行为。
二、发出执行通知书
经过审查后,法院认为申请符合强制执行条件的,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执行通知书是法院强制执行程序的启动标志,也是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法律依据。
三、采取执行措施
如果被执行人在收到执行通知书后仍未履行义务,法院将采取一系列执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或者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以清偿债务。这些措施旨在确保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
四、执行款项分配与结案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法院将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执行款项的分配。分配完毕后,法院会出具结案通知书,标志着强制执行程序的结束。
五、处理执行异议与救济途径
在整个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如果对执行行为有异议,可以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法院会对执行异议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同时,被执行人还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
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发出执行通知书、采取执行措施、分配执行款项并结案。在整个过程中,被执行人享有提出执行异议和申请救济的权利。法院将依法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强制执行程序的公正、高效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中华人民***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必要的生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