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山东和山东人 济南的现状与发展如何 泰安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如何 淄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如
如何评价山东和山东人
1、从长远规划、发展潜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总体实力、科教水平、文化影响力等深层次因素上说,山东到2020年的时候,许多人均指标肯定还不是全国第一,但绝大多数总量指标都将会是第一,其中就包括GDP总值。
2、山东的发展首先是半岛上的青岛威海烟台。青岛不错,有点象德国的汉堡,希望能加快发展。
3、日照的港口吞吐量还是太小,要知道没有港口的发展就没有日照的发展。?
4、我是南方人,看山东肯定不全面,但山东几乎所有的地级市都走马观花地去过一遍,觉得山东是我国东部两个地理位置最好的省份之一,另一个是广东。广东近港澳,山东近日韩,相比之下山东更有优势。山东的文化底蕴更是广东不能相比。因此更看好山东。?
5、山东的劣势在于官本位思想太重,好多人想当公务员想要个编制。其实山东人应该发扬当年闯关东的精神,去全世界闯荡。可以荡涤掉一些旧思想。还有,山东人一定要克服吹牛的老毛病。?
6、全国各省中,山东人的名声威望绝对是第一。即使在海外华侨中,一提起山东人,都说是中华的脊梁,山东人从文化上说是最正宗最传统的中华人。我现在国外,举个身边的例子,如果有山东人和非山东人想在海外租华侨的房子,同等条件下,这些华侨房东都愿意租给山东人,为什么?因为山东人两个字代表的是忠诚、可靠、信义等中华传统价值观念。从这一点,我就知道山东省的文化积淀和山东人极高的名声迟早会成为山东经济腾飞的巨大助推力。祝福山东!
济南的现状与发展如何
济南对青岛除了教育和政治上的优势别的真的是被爆了,看看山东省内人才流向就知道了,而且潜力也有限,山东不是河南安徽湖北之类的省,除了省会就没别的地方建设,青岛不必说,烟台个人认为也比济南更有潜力,往下还有威海东营潍坊淄博等都不是吃素的。?
ps.山大的青岛分校不知道是怎样的定位,但如果是决定回迁青岛,或者跟济南山大同等地位对待的话我看教育也没济南什么事了,中海洋这个级别的学校能和山大录取分数线差6分以内,中石油华东能差10分以内,青岛的区位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pps.个人认为山大的没落跟迁到济南是有直接关系的,如果一直留在青岛,即使分出去个中国海洋大学也能保持前十之内?
没有看低济南的意思,只不过济南的发的确是占了政治上的便宜,如果不是省会,看好被省内一干城市虐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国泰民安之意。五万年前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六千至四千年前,位河两岸的氏族部落创造了繁盛的"大汶口文化"。夏商为青州、徐州之地。周代分属齐鲁。秦属济北郡、东郡。西汉初设泰山郡,隶兖州刺史部,北齐改为东平郡。隋初分属济北郡、鲁郡、琅琊郡。唐隶兖州、沂州。宋隶兖州袭庆府,隶京东西路。金天会十四年(1136年),设泰安军,泰安之名由此始。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设泰安州,隶山东西路。元隶东平路、中书省。明代隶济南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泰安直隶州。后改设泰安府,隶山东行省。
淄博不错,城市建设也不错,临沂最近几年也开始起飞,民营企业有势头了。枣庄和滕州的关系要理顺,不然会干扰经济发展。莱芜也不能光搞钢铁,要有第二第三优势工业。济宁泰安是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但是却没有很好地产业化,体制是重要原因。聊城荷泽德州是京沪加京九,为什么还那么穷呢?难以理解。?
古代
太古时期,太昊伏羲氏兴起在齐地。
临淄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故墟。古帝少昊之世,以鸟为图腾的爽鸠氏族部落聚居在此地。
虞舜时期至夏代,有季氏族部落居住在临淄。
殷商时期,有姜姓逄伯陵氏、蒲姑氏居住在临淄。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武王二年封太公姜尚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治营丘,后改称临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推行郡县制,天下设36郡。始置临淄县,属齐郡,郡治临淄。
两汉沿用秦制,仍置临淄县,为青州治所。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再建诸侯王国,封其子刘肥为齐王,衍嗣历哀王、文王、孝王、懿王、厉王等十余位齐王,先后皆治临淄。
三国时,临淄县属魏,隶于齐郡,青州州牧、齐郡太守仍以临淄为治所。
晋时,临淄县属青州齐国。临淄为齐王都,青州刺史亦治于此。
公元311年(永嘉五年),齐郡太守治临淄。
公元370年,前秦灭前燕;公元394年,后秦代前秦;晋灭后秦,改青州为幽州,设刺史镇广固城。后燕夺取广固建都,临淄为广固首邑,设都尹,为后燕都城。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济南府置淄州郡,治贝丘县,后改为淄川县。青州府撤高阳县,复立临淄县,并在其西北境立时水县,二县均属青州。
公元605年,时水县并入临淄县,临淄为高阳郡郡治。
北宋时,临淄县属青州,金时属青州益都府。金以前益都治所均在临淄。
元时,临淄为山东首府青州属邑,曾作为王都、州府、郡治的临淄逐渐淡出历史的中心舞台。
淄川之地,夏商为青州之域,秦属齐郡,建城于西汉之前。
西汉初建般阳县。
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为贝丘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淄州,治贝丘县,后改为淄川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仍治淄川县,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邹平及博兴部分地区。
天宝元年(742年)改置为淄川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淄州。
宋置淄川郡,属京东东路。
元中统五年(1264年)升为淄州路。
明初设般阳府,治所在淄川城。
洪武九年(1376年)升淄川县为淄川州,洪武十年(1377年)又改为淄川县,属济南府。
清沿明制。
近现代
张店天主教堂
“淄博”作为地域名称,是随着淄川、博山煤矿开发于二十世纪20年代初形成的;作为区域名称,是从1938年10月成立中***淄博特委时开始的;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始于1945年8月23日中***鲁中区党委建立的淄博特区专员公署。
1916年5月,山东护国军政府在周村成立。
1939年2月,山东省军政会议在鲁村(属沂源)召开,为山东抗战史上国***两党关系的转折点。
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区,设专员公署,隶属鲁中行政区,此为“淄博”作为政区名称之始。9月撤销。
1946年1月,二次成立淄博特区,7月又撤销。
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8月再次成立淄博特区,隶属鲁中南行政区。
1949年7月,成立淄博工矿特区。
1950年5月,淄博工矿特区与清河专区合并,成立淄博专区。辖淄川、博山、临淄、桓台、长山、邹平、章丘、章历八县。11月,专区内设立淄博、张周两市。
1953年7月,撤销淄博专区,设立淄博工矿特区(地级)。专署驻淄博市。
1955年3月,撤销淄博工矿特区,设立淄博市(地级),成为继济南、青岛之后山东省第三个省辖市(地级市)。
1959年1月,淄博市与惠民专区合并组建淄博专区,淄博市改为专区辖市。
1961年1月,淄博市与惠民专区分设,恢复为省辖市。市级机关由博山区迁至张店区。
1969年12月,临淄重新划入淄博市,设立临淄区,成为淄博市第五个市辖区。
1983年10月,桓台重新划入淄博市。
1986年5月,应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邀请,淄博市作为79个世界大城市之一,参加联合国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大城市“人口与城市未来”国际会议。[1-3]
1990年,高青、沂源划入淄博市。时任淄博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新民应邀参加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第三届世界大城市市长会议。[1-3]
1992年,国务院批准淄博市为“较大的市”,具有辖县权和地方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