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张网有什么作用?

作用很多,重点如下:

实现四种监管:分类监管、重点监管、联动监管、精准监管。

分类监管。在内网监管协同子系统根据归集的数据,以企业近3年的信息为依据,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分类预警的做法,根据企业的状态不同,将企业分为正常和警示两大类。绿色表示正常企业,警示类按照企业的违法次数和情节轻重,分别用黄、橙、红3种颜色进行标注。同时,系统设置了预警提醒,对不缴、欠缴社保金的,不缴、欠缴税金的等9种情形的企业,列入预警警示名单。

重点监管。为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把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投资安全列为重点,设置了风险警示功能,通过开发行业全景图,将重点监管领域的企业分门别类进行归集,方便监管部门开展网上“双随机”抽查,并加大重点领域的“双随机”抽查力度。

联动监管。系统开发了企业全景图,将母公司、分公司、股东企业形成一张全景图展示出来,既便于监管部门防控企业违法行为的发生,还便于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防止多头申请贷款、多头申报项目、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精准监管。江西省工商局开发运用数据红盾分析系统,对系统中的登记注册、行政执法(处罚)、企业信息公示、消费维权等数据进行关联对比、分析、研判,并且定期形成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部门监管提供依据。

取得的成效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上线后,江西省工商局逐步向全省各领域推广,向各级行政机关、设区市、县区延伸。在系统账号方面,江西省工商局向全省各地、各级机关发放账号近4000个,其中省直单位账号开通实现全覆盖;通过开通账号,实现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数据归集全覆盖。截至2017年6月30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归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扶持政策、荣誉信息、预警信息等20类涉企数据1577万条,其中归集欠缴税金、社保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及拖欠水、电、气、通信费等预警信息近1万条,归集荣誉信息近4万条,归集企业信用承诺4467条信息。江西省工商局推行“关联数据互联互通,跨系统数据流转推送,***享数据一窗获取”的条块结合模式,与法院、发改、财政、公安、商务、金融办、国税、地税、质监、食药监、法制办、知识产权等部门实现数据平台对接与自动推送,涉企信息特别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的归集开放***享形成常态化,推动各类数据高度融合和高效使用。在基层推广方面,江西省工商局为每个设区市、省直管县(市)开发了企业信用监管警示子系统,为全省各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信息化监管平台。

江西省工商局坚持以用促建、以用促归,按照大数据、大监管、大运用的思路,突出信息化、制度化保障,发挥系统作用。一是加强数据公开,便于公众查询。通过签订信息合作备忘录等方式,江西省工商局坚持以用促归、急用先归,持续加大信息归集力度。社会公众可随时登录系统查询企业信息,作为投资、经营、消费的参考。在该系统,每家企业都有一张信用画像,企业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大串的信息。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交易方通过系统查询,就能把这家企业看得清清楚楚。有了信用画像,企业只要触碰监管红线,就会处处受限,从而倒逼企业恪守诚信。二是强化功能应用,挖掘数据价值。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以“打破部门封闭、方便服务对象、实施有效监督”为目标,强化技术支撑,构建了企业全景图、监管信息分类***享、双告知、双随机、监管预警、联合激励与惩戒以及信息报送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信用监管平台。三是加强监测预警,推进风险管理。该系统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列为重点监管行业,用电子地图动态直观展示各个监管风险点的分布和区域。监管部门只要任意点击一家企业,就会查看到该企业的基本信息和警示状态等重点内容。系统实现了注册资本认缴到期提示;设置了预警功能,实现对行政审批有效期届满不足30日的,不缴、欠缴社保金、税金的,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或者不缴、欠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拖欠工资的,拖欠水、电、气、通信等公用事业费等情形的企业进行预警。四是加强信用监管,实施联合奖惩。系统将企业违法记录和良好信息向社会公开,揭示企业信用优劣,警示企业信用风险,最终整合部门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真正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江西省相关部门对诚信典型和连续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在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中,试行“绿色通道”等便利服务措施,在财政资金补贴、项目申报、政府采购、公***资源交易、信用融资、荣誉称号授予等方面给予优先。对失信企业,有的限制贷款申请,有的网站被限制销售,有的荣誉称号评选被取消。1056个自然人在申请注册登记时,因在公示系统有失信记录被拦截。数十家企业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失去了投标或表彰资格。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上线运行,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形成了品牌效应。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十大法治事件、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十大法治故事,选入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编写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一书。截至今年9月6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访问量达4177万余人次,日最高访问量达56万人次。

分类监管、重点监管、联动监管、精确监管效果逐步显现。一是分类监管。公示系统内网将市场主体分别标注颜色,正常为绿色,依照违法情节轻重分别标注黄色、橙色、红色。截至8月23日,绿色占比85.19%,黄色占比13.3%,橙色占比0.83%,红色占比0.68%。二是联动监管。江西省财政厅规定,“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等中小微企业政策性扶持,必须通过企业全景图查询关联方信用情况。三是精准监管。通过注册数据、处罚数据、消费数据、年报数据四大模块大数据,深度分析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形成全省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市场监管提供精准依据。四是重点监管。着重对环保安全、食药安全、生产安全、金融投资安全等4个重点领域被标记为红色、橙色类的企业加大联合惩戒力度,主动向金融、财政、环保、食药监、安监、人社、国土、建设、水利、农业等有关部门推送预警信息,进行联合限制或禁入,达到部门联动监管、重点监管和社会***治的目的。

系统建设的思考

以质量为关键,加强部门涉企数据归集。做好信息归集***享,不是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一家的事,而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同责任。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做好系统数据归集工作。一是提升归集效率,落实各有关部门的信息归集职责和时限要求,确保按数据目录及时归集和更新信息。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各有关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应自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归集至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二是提高归集质量,切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实施方案的复函》等相关文件要求归集数据,保证数据质量。要增加警示类信用信息的比重,及时将企业监管、金融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所涉及的企业数据归集至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解决目前行政许可数据多、行政处罚数据少以及司法公示、企业扶持和监管预警等数据缺乏的问题,充分发挥警示类信用信息在信用监管中的作用。三是扩大归集范围,在全面归集行政管理部门所掌握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司法机关、金融机构等单位深入合作,加大对经济社会重点领域企业的信用信息归集;加大对互联网公布的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力度,尤其注重归集企业合同履行、商品和服务质量、消费者投诉方面的信息,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撑。

以应用为目的,加强平台技术优化升级。公示系统建设既要按照国家标准统一建设,符合国家要求;又要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地方亮点和特色。加大升级改造力度,优化信息归集服务功能,提升信息归集的自动化水平;加快推进公示系统与江西省公***信用信息平台的信息交换***享,充分发挥公示系统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各自内部业务系统的整合,并实现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互联互通。

以数据为核心,加强平台数据功能运用。建设公示系统,运用是关键。平台数据要在风险可控原则下,最大程度地***享开放,推进平台在政府、企业、社会等领域的广泛运用。一是强化平台监管功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平台协同监管子系统,***享监管数据,大力实施分类监管、重点监管、联动监管、精准监管,提高监管效率。通过平台“双告知”系统,掌握企业注册登记信息,及时跟进监管,通过全景图功能,加强对同一投资人关联公司的协同监管,防止企业多头申报。二是强化数据信用约束功能。要落实国家38部门会签的《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要求,在招投标、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等过程中,查询并利用平台数据,对守信企业进行激励、对失信企业进行约束。要鼓励征信机构、互联网企业、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运用平台数据,创新信用服务产品。三是强化数据研判功能,利用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对注册数据、处罚数据、消费数据、年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及时掌握市场主体违法特征,对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进行监测预警,提高市场监管的前瞻性和精准性;同时,深度分析市场主体发展情况,为政府决策、市场监管提供精准分析报告。

多位专家表示,未来规范涉企收费还需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政府定价管理,促进市场竞争,持续减少政府定价管理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二是不留死角,全面清理取消违规中介服务收费;三是实施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深入清理重点领域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