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反倾销让中国争了口气,背后的故事有谁了解。
欧盟对我国史上最大的陶瓷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于3月17日正式公布,初裁结果表明:没有一家中国陶瓷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三家陶企获得个案处理,分别为:广东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税率为35.5%;山东雅迪陶瓷有限公司,税率为36.6%;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26.2%;其余应诉而未被抽中的企业为平均税率32.3%,其他陶企为普遍税率73%。初裁结果临时性关税将从2011年3月17日起至2011年9月16日期间执行,2011年9月17日将实施公布终裁结果。欧盟此次反倾销立案已是中国陶瓷10年内遭遇的第6次反倾销调查。从2011年以来,特别是2008年连续遭遇来自印度、墨西哥、菲律宾、埃及、厄瓜多尔等国的反倾销措施,部分国家的反倾销税率更是高达200%以上。
一、世界倾销与反倾销的含义
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商及产业带来损害。反倾销,顾名思义是指一国(进口国)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对抗措施。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愈强,各国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倾向也随之愈强,反倾销就成为大多数国家主要采取的贸易保障制度。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几近白热化、各国关税水平的不断下降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间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显得更加激烈。
二、我国遭受国际反倾销的对象及原因
1、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限制我国的陶瓷产品在其市场上的占有率,以我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为借口,使用替代国价格核定我国出口产品的倾销幅度,对我国实施歧视性反倾销,不仅损害了进口国家消费者的利益,更严重损害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除了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之外,陶瓷行业长期以来的低成本扩张、低价竞争策略也是频繁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与此同时,国内日益收紧的信贷政策、节节攀升的油价,楼市限购政策以及人民币升值等,都将对陶瓷企业形成自金融危机以后的又一次重大考验。
3、第一,我国出口贸易秩序较为混乱;第二,反倾销的全球化,法律化,第三,WTO 等多边机构在贸易立法中存在缺陷;第四,许多国家对进口产品要求严格,而在国内市场上却不实施所谓的“绿色标准”。
4、中国陶瓷快速的出口增长给其他国家的市场结构造成了普遍的调整压力。中国有着庞大的就业需要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使得出口企业具有高度的竞争能力,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有着很强的价格比较优势。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进一步推动出口的强劲增长,促使跨国企业加速产业转移,给一些国家造成了市场结构调整的压力。同时,给其企业转型和劳动力再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5、有关国家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给贸易伙伴留下口实。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初,美国和欧盟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为其日后对中国企业实施反倾销措施提供了便利。这种认定也给中国的其他贸易伙伴在对中国企业使用反倾销措施时提供了借口,从而为中国出口产品设置了障碍。
6、中国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产业结构趋同以及中国陶瓷企业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也是中国企业在国外遭遇反倾销的原因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国,中国的贸易产业结构,使得其出口产品必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这自然会引起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抵触与对抗,频繁使用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其国内企业,抵消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此外,中国企业“一窝蜂”式地集中向某一国家出口,也会在短时间内给该国市场和相关企业造成压力,从而遭遇贸易保护措施。
7、我国陶瓷出口的集中度低、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也容易导致中国企业经常遭遇反倾销。中国出口行业集中度偏低,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经常相互“杀价”,这进一步恶化了中国陶瓷出口产品的贸易环境,也给他国对中国企业实施反倾销提供了借口。
8、陶瓷出口企业相对低效的法律抗辩,也促使他国对中国企业滥用反倾销诉讼。中国陶瓷出口企业低效的法律抗辩使得反倾销胜诉率很低,这不仅打击了企业应诉的积极性,而且也容易促使他国对中国企业滥用反倾销诉讼,从而严重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三、反倾销对陶瓷业带来的危害
反倾销不仅从微观层面上阻碍了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也间接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影响中国陶瓷产品出口,2、冲击国内市场;3、恶化中国外商投资环境;4、阻碍中国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进的进程。
面对外来的大棒,中国陶瓷企业为何少有反抗呢?大家知道,多数出口企业实力较弱,应诉经验缺乏。近些年来,陶瓷企业在政府与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帮助下,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大型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率明显提高,企业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的总体应诉率已大幅上升。然而,仍然有很多中小企业在考虑到实力弱、应诉成本高和裁决时间长等情况后放弃应诉。行业的复杂性也是企业放弃应诉的主要原因。比如,代工行业应诉意味着代工企业要提供客户名单、成本细节等企业视为珍贵的商业机密,这对实力较弱的代工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之痛,因此,只好忍痛放弃某个出口市场,另觅出路。
此外,陶瓷出口企业即使愿意应诉也还面临着经验缺乏的困境。反倾销涉及经济、会计和法律等众多领域,反倾销诉讼也是一个需要企业、律师、会计师和经济师相互配合的工作。然而,由于陶瓷企业缺乏相关应诉经验,没有反倾销会计信息和企业法律合作平台,因此,胜诉率一直不高。
与别国相比,中国企业还面临一个特殊的障碍:“非市场经济地位”。中国被视为反倾销案件中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主要国际法依据是,《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边协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根据两个协议,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日起15年内仍可以被世界贸易组织其他成员国适用“非市场经济规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面对这些不合理的规则,中国出口企业深受其害,企业应诉成功率低与此有着重大关系。它也使得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国外反倾销案件的最大受害国。
一人一条龙,众人一群虫。陶瓷出口企业间由于协商机制不完善和信息交流障碍等问题,难以抱团集体进行应诉。出口企业间存在竞争关系,相互之间难以达成有效的协商安排;企业间由于地域不同也存在信息交流的障碍,难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此外,企业成本的保密性和企业规模的有限性,也限制了企业建立相互协调与沟通的意向。
大量的反倾销措施严重影响了我国陶瓷产品的出口。就2005年韩国对我国出口瓷砖反倾销立案调查之后,仅广东一省,当年 11月对韩瓷砖出口总面积和价值分别同比下降34%和26%,其中釉面砖出口总面积下降36%,2011年将预计比前5次更加严重。
四、我国陶瓷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1、树立自主品牌应对竞争
我国的陶瓷企业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产品品牌,这是我国陶瓷出口的一大弱势。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能力,研制开发并推广自主民族品牌。企业的研发中心要根据国际流行趋势和市场的需求来研制产品,切忌盲目跟风模仿。更不要内部互相杀价,恶性竞争。
中国陶瓷出口产品之所以如此低价是源自较低的原料成本、廉价的人力成本以及国家、地方的补贴。我国人均资源匮乏,陶瓷原料作为我国宝贵的资源,从长远利益来考虑,大量低价的产品出口对陶瓷行业的发展无益,不能可持续的发展。我国陶瓷企业应该更好的树立品牌概念,加大品牌建设与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真正把自主品牌推向国际化。品牌产品的出口不仅避免了产品出口海外的贸易风险,也将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
2、引进高端人才、设备,提升陶瓷产品的科技含量
针对我国陶瓷产品科技含量低这一弱势,陶瓷企业一方面应该引进先进的生产线及其设备,全面提升企业的硬件设施,同时要大量引进陶瓷方面的人才,给予优厚的待遇,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另一方面要扩大研发中心的规模,使研发中心真正的发挥作用,无论在产品的质量还是在产品的花色、式样、包装等方面都要紧跟市场的需求。
3、多元化产品开拓贸易市场
“反倾销”一般针对行业中一类或某几类产品,而不是针对具体的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将是有效规避出口风险的好方法。出口企业产品应倡导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当某一类产品遭遇反倾销时不会带给企业致命的打击。另外,陶瓷出口企业需要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增加出口国家和地区,增加海外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很好的分散遭受贸易壁垒的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陶企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在树立自主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应当注意规避日益频密的反倾销风险。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的规避贸易风险。
4、练好内功,争取主动
打铁还是要靠自己,只要我们陶瓷业能够规范运作,而且在价格上进行协调,我相信出口产品遭受国际反倾销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胜算会越来越大。而传统性的制造业是有竞争能力的,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怕反倾销。
这就是说陶瓷企业应补充短板、苦练内功。一方面,应加强企业内部建设,防范反倾销风险,包括加强企业日常管理、转变低价营销观念、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树立国际化意识、生产管理向国际标准化发展等;另一方面,在遭遇国外反倾销时,应积极建立和组织熟悉情况、反应敏捷、办事效率高的反倾销应诉小组。小组成员应当包含精通他国反倾销规则、法律的律师和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注册会计师以及充分了解出口企业运营特点的企业人员。企业在应诉时,还应积极寻找突破口,或者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时,以国内产品价格作为正常价值,或者在未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时,积极提出与己有利的替代国,从而争取主动,减少损失。
5、学习有关反倾销法规,注重信息收集
我国对国外的反倾销案件应诉率低,这与国内企业缺乏全面了解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和重点陶瓷出口国的反倾销法规密切相关。陶瓷企业要加强学习世贸组织中有关倾销和反倾销的法规,认真了解陶瓷主要出口国的有关法律规定,明白这些协议条款、法规中哪些是可以利用的,哪些是必须要回避的。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收集公司的各种协议合同,商务信函,收支票据等,一旦发生反倾销诉讼,企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备齐所需资料。另随着国内低价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份额越来越大,出口环境也日趋恶劣,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应减少或取消出口退税,并根据形势采取限制措施。这一措施主要希望促使企业提高出口价格,主动减少贸易摩擦。
6、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协作
企业应积极利用行会与政府保持密切关系,一方面有利于企业了解国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宣传的力度与效果,同时企业之间也可以互通有无,***同发展进步。
五、结束语
从某种程度上说,遭遇反倾销正好推动一些企业摆脱“没有技术含量”的运营模式,企业应顺势调整产品和市场定位。解决出口企业屡遭反倾销调查的根本出路,是走非价格竞争道路,最该重视的是提高产品的档次、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像开发一些功能性、生态型的产品,变被动为主动。应对反倾销控诉也好,彰显本土制造实力也罢,要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看到我们的身影,前提是要长得足够高大。在这一点上,中国制造要走的路还很长。陶瓷企业要及早加快行业的有效转型,形成低碳陶瓷体系;大力发展新材料和高技术陶瓷,形成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高技术陶瓷产业集群,实现传统陶瓷产业的升级、转型。
要明白产品价格太低(低于成本价或本国售价)是反倾销成立的必要因素,导致欧盟实施本次反倾销的表面原因是我国建陶产业长期的低价竞争格局,更深层的病根恐怕还是我国建陶企业薄弱的品牌意识。价格战绝非长久之计,这既消耗了大量的宝贵资源,也容易被贴上低价“倾销”标签,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如果再延续这种状况将把整个行业逼进“死胡同”。陶瓷企业应该把此次反倾销看做是倒逼机制,借此推动全行业尽快转入新一轮产业升级。我国是陶瓷生产与出口的大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但从目前来看,我国陶瓷行业出口遭遇反倾销形式非常严峻,考验着我国陶瓷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的陶瓷企业面对考验要做到内外兼修:从内提高自身素质,从外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应对反倾销案件,创造陶瓷出口的美好前景。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道理。是否在当今国际贸易平台的落后,不单是在质量、技术,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以及其所体现的国际话语权。我们的陶瓷产业现在处在大突破的前夜,现在已经占领了全球60%、70%的份额,如果还不有所作为,我们是对不起这个产业的,所以必须要实现国际化的战略。而要接轨国际,就必须实现生产环节国际化,走全球化的道路。要做全球性的品牌的最终整合者,陶瓷行业就要整合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国际队伍,形成“多国部队”,从而大幅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形成自己的世界民族品牌,同时占领各国市场,渗入不同市场的文化而赢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