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过科举考试的学子真的会理政吗?

古代通过科举考试的学子大部分都是不会理政的,这些学子只学儒家经典,学孔孟圣贤之道,但就是不学如何理政,考试中也不会涉及这方面内容,科举考试只会考孔孟经典,对这些实务是很少涉及的。所以古代就有很多金榜题名的学子,进入官场以后不能成材,对政务也一窍不通,朱元璋时代,朱元璋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采用了类似于现在的实习制度,让通过科举考试的学子到一个岗位给老成的大臣当学徒,等有一定能力之后再派到地方为官。

但科举制度能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其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科举制的出现极大改善了用人制度,彻底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让寒门学子也有机会可以进入朝中为官,这和之前实行的察举制有根本的区别。随着朝代的更替,科举制度也逐渐完善,成为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选拔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或者说是唯一渠道。

由于科举制是唯一的一个可以做官的途径,所以古代学子读书的目的就是通过科举,学儒家经典,读孔孟。但科举制度也禁锢了考生的思想,尤其是明朝成化年间,八股取仕制度出现之后,更是禁锢了学子的思想,考试的文章越发空洞,已经远远的远离的社会实际。

所以通过科举考试的学子对儒家经典倒背如流,但对于处理政务,处理民间纠纷,处理各种国家大事,则是有很多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