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手工造纸术的纳西族东巴纸

东巴纸其制作技艺较为独特,现保存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白地村。白地(即白水台)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东巴纸是东巴最重要的写经用纸,在滇西北各族中久负盛名。

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其造纸过程由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组成,主要工具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东巴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果。 白地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有五千多卷。白地东巴纸为弘扬东巴文化做出了卓著贡献,从工艺史角度来看,它又是研究我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

在历史上,妇女不参加造纸过程,主要是因为东巴纸一般用于神圣目的,妇女一般被认为不洁,从而即使妇女知道技术也不允许参与造纸,但妇女可以采集原料、剥皮、煮料时生火和准备薪柴以及洗料等不含造纸技术的简单活动。在现实中,妇女不参与造纸的规则已经不再存在。

纳西族的手工造纸,融入了一些中原造纸的方法,是多元文化交汇的产物。东巴经卷帙浩繁,至今仍保留有纸 1 万多卷,分藏于世界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东巴文化传承曾一度中断,再加上外来纸张的涌入和国营造纸厂的建立,对成本高、劳动强、周期长的手工造纸无疑是一个冲击,对东巴纸的需求越来越少。另外,纳西族造纸技艺有传子不传女的传统,一向以家庭作坊进行生产且不外传,故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压迫下随时都有消亡的可能,急需抢救和保护。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随着东巴文化研究的复兴和深入,纳西族学者注意到东巴文化传承对纳西族的重要性以及东巴纸在其中的作用,支持恢复东巴纸制作技术。 丽江,正在呻呤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5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与时具进的时代要求。然而,在举世闻名的丽江古城,纳西族文化智慧结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巴造纸,倍受亵渎, 正在痛苦的呻呤。 东巴纸坊卖的是东巴纸吗?

在丽江古城四方街科贡坊、七一街、健洛阁等处,有一家悬挂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店”的商铺,叫“东巴纸坊”,这是一家前店后作坊的店铺,销售的是打着“东巴纸”旗号的系列产品,如《纳西纸书》,《茶马纸书》、《东巴纸典》,还有一些笔记本、明信片、纸张等等。他们的纸张与东巴纸大相径庭,有着天壤之别,丝毫没有传统东巴纸的特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纸呢?

翻开《纳西纸书》等产品,无一例外,每一件印刷品上都印有“此产品采用传统东巴纸手工制作而成,敬请用心珍藏”字样。每一件印刷品上都打上“东巴纸专利号 zl 200310110844.3”。这是一个发明专利。发明者叫李军。发明必须有创新,而创新的东西又怎么成了“采用传统”“手工制作而成”的呢?自相矛盾!“传统”的东西又怎么能够申请专利呢?

东巴纸坊现场作秀的纸张与他们所有产品的用纸完全不同,问他们能不能现场做出一张像《纳西纸书》那样的纸。他们无从回答,只是含糊其辞地说这是他们的专利产品,工厂在昆明,纸在昆明生产,保密不让参观!

东巴纸坊是昆明三希堂文化公司在丽江设立的产品销售点,该公司经营范围只涉及广告等,没有生产一项。他们没有工厂,从不生产纸张!东巴纸坊卖的纸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到底是不是东巴纸? 东巴纸坊的印刷品用过两种纸张,初期用的纸张是“捆抄纸”,可以分成三层,称为“三道水三合一”的白棉纸,是供银行用于捆扎钞票用的纸。昆明三希堂文化公司及东巴纸坊用来印制《纳西纸书》等产品的捆抄纸,是从一个叫孙玉芳的人那里买来的,于对方也没有任何技术的投入。孙玉芳“捆抄纸”的生产地原来在昆明市蒿明县阿子营小学校旁,后因地处松花坝水库上游,有污染水源之嫌,现迁到了昆明机场旁的凤凰村179号。

捆扎钞票的纸印制的书、明信片有缺陷,纸张弹性差,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纸软卷曲,纸面起毛。因此,昆明三希堂文化公司及东巴纸坊改用了云龙纸。云龙纸是一种机制纸,是用构皮和化纤加工而成的,省外许多地方都有生产,网上一查,铺天盖地。与东巴相比,一目了然。云龙纸,昆明前卫纸张批发市场就有销售。有一位江西人何宗华销售的云龙纸与昆明三希堂文化公司及东巴纸坊销售的所谓“东巴纸”完全一样。

丽江古城东巴纸坊的所有产品都不是东巴纸,而是从昆明和省外买来的“捆抄纸”和“云龙纸”。他们在作坊里作秀的纸张也是用印刷制品时切下来的边角废料打成浆浇制出来的,只不过采用了东巴纸的制作方法罢了。 东巴纸坊销售的纸产品,都印有一个“东巴纸”发明专利号:Zl20031011844.3,专利权人是昆明三希堂文化公司的老板之一李军。此专利由于抄袭了中国传统生产宣纸、棉纸的抄纸法工艺,云南省腾冲县新庄村委会的龙德泽先生,通过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将李军起诉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两次派人到丽江、香格里拉进行实地调查,认为该专利“没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明显的进步”,“并且违反了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及妨害公***利益,”已被宣告专利无效。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在《Zl20031011844.3无效宣告请求书附页》中写道:

纳西东巴纸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已被收录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其制作技艺较为独特,原料采用当地独有的瑞香科丽江荛花。工艺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纸张色白质厚,不易虫蛀,可长期保存。而李军“东巴纸的备制方法”,首先原料就与传统纳西东巴纸不同,不是采用瑞香科丽江荛花,而是采用构树皮与狼毒根皮混料(注:李军“东巴纸的备制方法”中说,他们的原料是采用构树皮与狼毒根皮混料,但是《纳西纸书》、《茶马纸书》、《东巴纸典》、笔记本、明信片上印的却是丽江荛花,有明显的欺诈行为。狼毒不产于丽江,在而产于藏区)。其次不具备传统纳西东巴纸制备工艺最显著的特点,即浇纸法和抄纸法这两种传统造纸技术的融合,而是纯粹的抄纸法。所以它与纳西传统的东巴纸的制备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原料不同,制备方法也不同,这种纸肯定不是东巴纸。

东巴纸是纳西族在充分吸收汉、藏等造纸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且有自己浓郁特点的一种传统工艺,是我国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纳西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表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利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艺术创作,产品开发,旅游活动等,应当尊重其原真形式和文化内涵,防止歪曲与滥用。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进行传承发展,但应当尊重其原真形式,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不可以加以篡改和颠覆,破坏真实性和整体性。而李军“东巴纸的备制方法”,已完全背离了传统纳西东巴纸的工艺,其产品也与传统意义上的东巴纸不同,所以此专利的专利权人是在冒用纳西东巴纸的名义,对纳西东巴纸的传统技艺进行歪曲,对纳西东巴纸的名义进行滥用,并造成公众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其行为在云南省纳西族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市场混乱,并引起了该遗产传承部门及传承人的强烈不满。因此,违反了国家法律、社会公德以及妨害了公***利益。

并且,他们并没有使用其所谓的专利进行生产纸张,而是从昆明或省外买来其他纸张来假冒东巴纸,进行销售,欺骗游客。 东巴纸坊贩卖假货,欺骗游客,亵渎纳西民族文化,亵渎中华民族瑰宝——东巴纸,很多丽江人看在眼里,心里明白,但是,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责他们。最应该站出来的丽江人全都选择了沉默,而远在边陲的腾冲县新庄村的龙德泽先生却“多管闲事”,委托北京的律师,与东巴纸坊的老板抗衡法庭。为什么会这样呢?2006年9月,国务院国情调研项目云南地区手工造纸知识产权课题调研组的人,曾希望丽江的东巴或当地人站出来揭露东巴纸坊,将其老板起诉到法庭。但是,丽江的人翻开一本《纳西纸书》给调研组的人看,书的策划者是我们的政府机构,顾问一栏几乎揽括了丽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名字;东巴纸坊悬挂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店”的牌子。东巴们敢怒而不敢言!丽江人敢怒而不敢言!

我们的政府在为虎作伥吗?我们的领导在为虎作伥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我们的政府和政府领导与买假的游客相比,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我们的政府和政府领导从来都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从来都重视丽江古城传统文化真实性的保护与弘扬,从来都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昆明三希堂的老板、东巴纸坊的老板才得以举着ZL200310110844.3这个东巴纸的所谓专利的金子招牌(此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作无效处理),见缝插针!与丽江的领导,与丽江的政府开了一个不小玩笑!丽江的领导、丽江的政府受到了蒙蔽,他们上当了,受骗了!

丽江,千百年来纳西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中国的国宝,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东巴纸,正在流血。这个伤口还需要我们政府和领导来愈合。老百姓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