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东方文化倾向于人性本善,你怎么看?
各种文化都有善恶之分,善和恶本来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并存的,没有善就没有恶。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只是所处的环境不同,人家西方人还觉的我们恶呢,这世上有谁说得清就如太极八卦一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一切如为法,如梦幻泡影,亦露亦如电。
中西方思维,认识的最大区别,西方人的思维具有哲学性。这可以从西方的几位大哲学家的观点体现,恩格斯认为,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我比较认同西方人的人性论。大家想想,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人在 社会 上的一切活动,为什么还要受各种规矩,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约束?为什么还要从小施于道德教育?恰恰是人性本恶,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人在 社会 中的活动,就必须对其进行教育,培养,并用道德,法律,法规加以矫正,约束。否则,人性本恶会越来越恶。
人性本善或本恶?从一个人处于婴幼儿(尚未接受教育培养阶段)最能体现人的本性,本真。人生来就有自私,占有欲,排他性,不是吗?你观察一个婴幼儿,天生就想要东西,抢东西,多占多得就乐,少占少得就哭,闹,还有与同伴在一起,大的总想欺负小的,等等纯真的行为恰恰是人性最原始的表现,所以,人性本恶,才应该去教育,去塑造,对吧?
因此,西方文化还是更有哲理。
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我们就在父母的呵护下逐渐长大。我们好比一张白纸,上面可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好最靓的图画。然而也可不负责任地任意涂鸦,胡写乱画。更有甚者,不要了这张纸,象拉圾一样随便丢弃,任其自消自灭。由此可见后天家长怎么对待这张纸尤为重要。教你善你就善,教你恶你就善不了。家庭生长环境和父母后天教育才是孩子性善性恶的根源。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庄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从古至今儒家和法家就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现在也无定论。而我认为人之初性本我。不为别的,只为生存,求生决定自我。家庭教育,后天生长环境, 社会 教育和影响是决定人们性善性恶的关键。所谓的性就是天性,人一生下来,只有生存本能,没有性善性恶之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守着好就学好,挨着坏就学坏。所以才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我们从上学开始,就走出了家庭,这是迈向 社会 的第一步,学校教育我们积极从善。如果性本善还用教育吗?反之性本恶教育还有用吗?环境和 社会 是表现人们善恶的大舞台,也是大染缸,也是人们学习善的大课堂。人的本性是由生存法则决定的。古人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有一定道理的。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也可能去做坏事,或者杀人越货。这种恶就是后天形成的,善恶也可以互相转换。比如黑道赚了钱,发了大财大力做慈善。本来一良民为了不饿死,去抢别人东西吃。如《悲惨世界》书中的冉阿让为姐的孩子免受饥饿因善而恶,偷了一块面包坐牢十七年,终身被警察沙威追捕。
我们的 社会 之所以安定和谐,一方面有法律的约束,惩罚那些为非做歹的恶人。另一方面是对公民进行从善的教育,从善积德。所以说环境和 社会 教育与影响才是人们性善性恶的关键,而不是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也不是东方文化倾向于人性本善。 我主张一人生下来无善无恶,没有底色,生存本能决定人性本我。 人们为了生存把我放在第一位是一种 自然天性 ,所以我认为 人性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