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在古代叫什么?

问题一:古人讲到“书”都有什么别称? 除了简,木牍,书的别称还有

百城 《北史?李孝伯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称藏书富者为拥“百城”。

书田 以耕田喻读书,所以书也称“书田”。出自《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愿子继自今,书田勤种播。”

经笥 经,经书,泛指最重要的有指导性的著作;笥,装书的箱子。《后汉书?文苑传?边韵》:“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后人用“经笥”代好书多,用“腹笥”喻博学。

万卷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人用“万卷”代指数量惊人的书。

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 宋真宗《劝学文》:“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有自有颜如玉。”封建时代常用来代指书籍。

五车 用五辆车载书,喻书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汗牛充栋 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形容藏书极多,堆满屋子,充满栋梁间;运送时让牛马负丁,牛马都累出大汗。后人用“汗牛”、“充栋”或“汗牛充栋”来借代极为丰富的藏书。

问题二:古代的书是从什么到什么 本篇文章里:乃 丹 书 帛曰:“陈胜 王”翻译为 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道:陈胜称王, 书为写上的意思 当然“书”还有其它的意思 (1) 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2) 信件,信函 (3) 奏章;文书,文件 (4) 字体,字形 。如: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5) 书法 (6) 《尚书》的简称 (7) 文字 (8) 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9) 古代皇帝的诏书 (10) 说书,曲艺的一种 。如:书寓;听书 (11) 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 ,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与朱元思书》、《与妻书》 (12)写字;记录;书写。例如:大书特书/振笔直书。 例: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13) 姓

问题三:书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一)、动词

(1)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问题四:书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书》:特指《尚书》

或称《书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问题五:在古代 是什么书 1、刻在龟甲上书籍

初期书籍产生的确切时间并没有人知道。现存有实物可稽考,是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文龟册,据有关的研究,此龟册距今约三千多年,是殷商时代的遗物 ,而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龟册的发现,对我国古文化的研究有了实物依据和出现了新的突破。这龟册是商王朝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刻下的辞,以及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它记载了从盘庚迁都到纣辛覆灭近273年间的重要活动事件,其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狩猎、农业、畜牧业及疾病、祭祀等方面。它真实地再现了商王朝统治者进行的每一项活动,是统治阶级活的记录,是当时的文书。根据这些原始材料,可以了解中国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对中国古代史、文字学史和文学史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自1998年到现在,已先后出土了龟甲、兽骨约十余万件,发现的甲骨文字约4500个,可以认识的字1700个。从这些文字的结构上看,有合体字、形声字 ,是一种相当进步文字,但许多字的笔画和结构部位还未定型,在可认识的字中,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体系。现中外名学者,根据甲骨文上的文字记载,不断研究,写成1000多种甲骨文学著作,并使研究甲骨的文学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2、铸刻在青铜器上的书籍

在甲骨文盛行的同时,还出现一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青铜是由铜和锡的合金制成,在古代中国,人们称铜为“金”,故又称铸刻在青铜器上所刻的文字为“金文”。它泛指我国古代在一切青铜器上所刻的文字。我国早在公元前1300年就掌握了铜锡合金的冶炼技术,在铸造工艺上有很高的成就。青铜器的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礼器、乐器、兵器、食器和其它日用器具,其中礼器以鼎为主,乐器以钟为最多。其铭文内容有:1、祭礼典礼: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铸器并记载于器物上;2、征伐记功:指战争后的记功留念。这类铭文以西周时期为最多;3、赏赐锡命:指统治者对功臣、贵族、亲属等进行封赏,对受封人作器以示纪念,并将受封之事和被封赐之物记载于器物上,这类铭文较多; 4、书约剂:指有关的法律条文、誓约、文辞或合同、券书、协定等类文件,刻器以作证;5、颂扬祖先:指作器记载祖先的圣事、美德,以著后世子孙等。

青铜器从殷商时期产生至战国末叶衰落,它自西汉以后不断有所发现,至今已出土了上万件的青铜器,其中殷商时期的金文与甲骨文相近,铭辞字数较少,西周时期的金文字体变得弯弯曲曲,在文字学上称“籀文”或者“大篆”,战国后期的字休与小篆接近。这些青铜器铭文的文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也是我国书法史上字体演变和发展的见证。青铜器铭文的出现,给有关专家研究我国自殷商至春秋战国时期统治阶级的统治制度及有关的重要事件,提供了有实物可考的重要证据。青铜器作为统治阶级的专用器,它最初是作为工具,后又用作容器、日用器物等。其中礼器里的大鼎,是统治阶级权力的象征,是最高统治政权的代表。史书就有 “禹铸九鼎”的记载,这里的 “九鼎”是最高统治权力的标志,鼎代表了皇权。在春秋战国时期,交战的双方凡一个国被消灭,就要毁其宗庙,迁其宗器。这里的“宗器”也是指“九鼎”了。值得注意的是现存我国历史博物馆的商朝时期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发现的商朝最大的青铜器,它的体积、重量和它的 铸造技术,无不使惊叹不以,在古代的中国就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它的出现,震撼 了世界各国。青铜器的出现是文明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使我国古代社会从石器时代进入到青铜器时代,是研究和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

3、刻在石头上的书籍

在石上刻字,也是我国古人的一种风气。他们有刻写记事的传统,而且刻石记事比用金属器物更方便更广泛,还易于长久......>>

问题六:书店在古代怎么称呼 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因“姬”与“基”同音,为避讳,“姬姓”改为“周姓”,这一来,分散了姬姓家族的力量。

问题七:古代人把读书称为什么,比如现在去读书,别人都会说,要去读书啦,那古代人怎么说的 “阅”指认真的阅读,如阅尽经典犹不足.

“读”指出声的阅读,如读书破万卷.

“诵”指大声的阅读,如言之咏之,歌之诵之.

“览”指粗略的阅读,如日览千卷.

问题八:书法班在古代叫什么 首先你所说的“书法班”应该是现在常见的少儿(青年)书法艺术培训班的概念吧。在古代有文化的人学习书法首先是用来当作做学问的工具,其学习的起步阶段常常是私塾(书院),类似于学校,或者是家庭教育。随着知识和学问的提高有机会进入更高层次的官方教育机构。而书法技艺的提高一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提高,二是拜得名师获得指导,没有现今社会市场经济下的艺术培训班。

问题九:三字就在古代是什么样的书? 《三字经》系南宋庆元府(今宁波市)人王应麟所作,后人添加了宋至清末的一段历史叙述。从南宋起被广泛用做蒙学教材,是我国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儿童启蒙读物之一,被誉为“千古第一奇书”、“袖里通鉴纲目”等,与《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统称为“三百千千”,并与《弟子规》、《增广贤文》等作为蒙学经典而被代代传诵,在普及文化知识方面起到巨大作用,至今仍受广大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