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的维权机制有哪些
各级工会适应新形势下加强维权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格局,创新方式方法,健全组织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工会维权能力建设,提高了维权工作的水平。 ——构建社会化的维权工作格局。各级工会在维权工作中,就涉及职工权益和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向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通报,积极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社会化维权格局,形成全社会参与维权的整体合力和强大声势。为了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整合社会资源,做到多方参与、合力维权。中华全国总工会整合工会新闻宣传力量,成立新闻中心,及时向社会发布工会工作尤其是维权工作的情况。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宣传阵地的作用,并借助中央和各地主流媒体,进一步加大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积极营造工会依法维权的良好社会环境。 ——创新工会维权的方式办法。各级工会积极探索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的新途径、新方法,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经验。如农民工输出地工会与输入地工会联合互动,构建“源头建会、属地管理、联合互动、双向维权”的机制,适应了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对维权工作的需要;不同城市工会通力合作,创建城际间工会维权联动机制,变“点式”维权为“线型”维权,增强了工会维权的整体力量;一些地方工会按照社会化的方式组建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建立职工法律援助机制,搞好个案维权,为职工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援助和服务;有的地方建立工会维权工作巡查制度,实行职工代表巡视制度,推动了工会维权工作的落实,等等。各级工会领导机关积极鼓励支持基层工会的实践创新,注意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了工会维权工作的蓬勃发展。 ——健全工会维权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工会组织体系,加强县级和乡镇工会建设,发挥地方工会与产业工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与企业工会、上级工会与基层工会等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探索上级工会代行基层工会维权职责的措施和办法,加强上级工会对下级工会的指导和服务,形成协调联动的格局和维权工作的整体力量。在经济较发达、职工人数较多、条件较成熟的地方,稳步推进乡镇(街道)建立总工会试点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建立乡镇(街道)总工会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发挥乡镇一级工会组织在维权工作中的作用,继续探索和完善以乡镇(街道)工会为龙头,村(社区)、各类经济区工会为中间层,企业工会为基础的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有的地方积极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与之相应的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集体合同制度和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有的地方实行工会工作网格化管理,努力使维权工作更有实效。各级工会开展了深化维权工作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和职工群众,及时掌握劳动关系的动态、职工权益的实现状况和职工队伍的发展变化,把握职工思想脉搏,为加强源头参与和开展维权工作提供依据。许多地方工会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职工对工会工作的评价机制,建立工会维权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探索试行基层工会主席直接民主选举,加强对工会干部的保护,支持工会干部依法维权,推动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社会化。 ——提高工会维权工作能力。各级工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工会协管干部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夯实了工会维权工作的组织基础。各级工会按照加大工会干部培训力度,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岗位培训和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的维权能力和水平。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统计,2005年基层和基层以上工会干部有48.1万人次参加地方、产业工会轮训,52.0万人次参加适应性岗位培训,5.1万人次参加地方、产业工会领导干部研讨班,4.2万人次参加地方、产业工会中青年干部培训班,6.3万人次参加地方、产业工会专业人才培训班,1.7万人次参加地方、产业工会师资培训班,工会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同时,各级工会积极推进工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依法加强工会社团资产管理,大力发展工会企事业,加大工会经费收缴力度,增强了工会为职工办实事和维权工作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