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儒家吧变成反儒吧
那请问为什么不反儒?为什么不能反儒?
孔子说克己复礼,对相对西周前期礼崩乐坏,孔子想要结束诸侯间无道征伐的世道,想要恢复西周初期王和诸侯都守礼的局面, 孔子心是好的,不过路线错了, 方向错了,做得越多错的越多, 孔子忽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制度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西周初期的制度已经不适于当前,所以孔子的主张完全是不合时宜的, 所以整个春秋战国儒家思想没有受到重用,最后,秦始皇靠统一六国,统一天下,来结束诸侯纷争的场面,一个向前解决问题,一个要倒退解决问题,结果不言而喻, 孔子思想为什么在战国没受到重用,就是因为不合实际。
到了汉朝, 汉武帝独尊儒术,这让很多不了解历史的人认为汉朝就靠儒家治国了,其实独尊儒术,是相对于罢黜百家而言的,而汉朝独尊儒术前也并不是靠百家治国,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思想汉朝还有流传,而统一的帝国需要统一的思想,相对于其他家来说,儒家是最合适,不使人尚争斗非常符合皇帝愚民 和统治的需要,而相对的当时的墨家,有自己的行为准则,道德准绳 ,典型的就是游侠儿,一念即杀人,完全无视国家法度,所谓的侠以武犯禁,指的就是墨家。所以独尊儒术,是指在学术界独尊,而不是政治经济上,政治经济上用的是法家。 而汉家皇帝对儒家啥态度?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汉书·元帝纪》:“孝元皇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果然汉宣帝一语成谶,汉元帝继位, 西汉由盛转衰也由此始。
然后又是三国南北朝时期,这期间,完全是儒家衰落期,然后到隋唐,其中最重要的唐朝,是释道儒释道儒三教并重,李家重道,武则天崇佛,儒家排在最后,而唐朝的核心思想,是开拓,你内政做得再好,也没开拓来的名声大,所以唐朝的名声那么大,所以唐朝哪怕灭亡前一年,也拖垮了吐蕃。
这里要重点说明,汉唐是文武不分家的, 可以出将入相的, 是不受儒家影响的。
然后五代十国,乱世时期, 别说文人地位低了,连皇帝都是命朝不保夕,那些武将直接挑明了: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这也为后来儒家走上政治舞台并复兴埋下伏笔。
到了宋朝,鉴于五代十国武将为祸太盛的原因,开始扶持文臣, 以文制武,防止五代时期武将“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思想。
(这里要插一句 中国历史上三个利益阶层的变更, 一是先秦时代的贵族集团,其直接来源于远古部落时期的上层人士。 直到秦统一六国,和秦末乱世,这个贵族集团基本上别消灭殆尽 。只有少数残留。 这个集团 道德和能力勉强还可以。
其二就是汉朝兴起的世家集团, 汉王朝开始对这些世家苗头是持打压态度的,当时汉朝的地方官是最悲催,要么带兵去剿灭这些世家,那么皇帝剿灭你,但这些地方官多是被这些世家剿灭。
直到西汉末期,刘秀和世家集团完全妥协, 才结束这种纷争, 所以刘秀得天下的战绩才这么玄幻。 世家这个怪物从此开始不可制。
桓灵二帝,设立学堂,培养寒庶人才,想要打破这些世家对教育和知识的垄断权,结果这些世家立马风风火火的跑进去打砸烧,这完全是破坏他们世家超然地位的根基啊,桓灵二帝太昏君了。
到隋朝隋炀帝开科举,心思和桓灵二帝一样,要打破世家对教育和知识的垄断权。然后隋唐二朝,就开始对世家的博弈,直到武则天时期,皇权取得最终的胜利,从汉朝兴起的世家集团,尤其是其中巨无霸七宗五望,终于走到历史的镜头。
这些世家,力量强大,能力巨大,却道德无耻, 他们的能量,能和王朝掰腕子,皇帝必须和他们妥协,否则皇帝的朝廷,根本没人帮皇帝做事,因为知识教育垄断在他们手中,逆了他们的意,皇帝手下连一个识字的都没得。 哪怕是五胡乱华时期,那些胡人都被他们玩弄于鼓掌间,所谓走马鲜卑儿,庙堂汉家子, 隋唐皇族都出于世家。
第三个利益集团,就是宋朝崛起的儒家士大夫集团。)
宋朝皇帝为了自己皇位自己王朝考虑,以文制武,启用儒家,正是因为儒家不尚武,不尚争斗,说的直白点,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百无一用是书生,正是儒家的优良品质,有儒家压制武将,不用担心武将造反了,而儒家又无能,根本造不了反,皇帝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皇帝的扶持,儒家开始全面崛起,并且使社会上层全面儒家化,北宋名臣荟萃,什么 范仲淹,司马光,寇准,王安石,蔡京,章敦,文彦博,蔡确等等, 这些全是文臣的,而且是儒家文臣,纯粹的文人,在唐朝,在汉朝,在秦朝,有这样的现象吗?满朝显贵皆文人。如果说秦汉唐是以武治国,在宋朝就是纯粹的以文治国了。
在当时的宋朝社会环境下,在科举制度的激励下,儒家集团迅速壮大,尤其是科举制度,只要读儒家的经典,只要十年寒窗读儒经,然后科举,考上了就能当官,当了官就有权,有钱有女人,有地位。这收益也只比造反差点了,而地主阶层,哪怕是自耕农,都会算一笔账,培养一个能考上科举当上官的人出来,这收益是大大的划算。 在当官的疯狂利益刺激下,甚至演变出义门这种专门培养考科举的流水线制度出来。
皇帝对此乐见其成,大家都去皓首穷经,没心思造反了,还亲自出来摇旗呐喊:“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这样的价值导向下,当时宋朝的人才都去读儒经了,且又有考上科举的人,在朝野形成庞大的势力,迅速的和 地主 大商人 大工场主合流,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利益集团。儒家士大夫文官文人士绅大地主大商人集团。如果说先秦的贵族集团还稍微有点良心和能力的话,汉朝到唐的世家集团是无耻的话,那么这个儒家士大夫集团就是无耻又无能,从此后中国遭受的无数灾难,都和这个集团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后宋朝的朱熹,结合了道家和佛教的一些思想,补充到儒家中,这就是宋明理学,这是儒家继汉朝独尊儒术以来,相对于南北朝隋唐儒学的衰落,这又一次大复兴。这也是中释道儒三教思想合流的开始,现代中国人都深受影响。
一个集团,一个思想,一个学说,一旦庞大起来后,必然产生自己的独立意志,有了自己的意志,就有了私心,第一要务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那么,儒家在宋朝甚至到以后,有什么利益呢?
第一: 整个社会上层儒家化,显著表现就是朝廷的文官集团,被儒家垄断了,这是儒家的官位利益,文官集团都是儒家把持,不但文官集团,连朝廷的文武大权,都是儒家把持,连军事的事情,都是儒家说了算,这在前朝,完全是不敢想象的事。前朝军事的事,完全是武将说了算,甚至连文臣的官位,都是武将担当,所谓出将入相是也。
当年李世民见取经回来的玄奘是个人才,就想让他还俗当官,这在宋朝可能发生么, 宋朝的狄青,立功回来抢占了儒家把持的官位,儒家文人立刻用舆论把狄青骂成什么样子, 甚至连狄青家里狗头上长角,是祥瑞能造反都编排出来了。
这在前朝,武将可能受到这样待遇么?
第二,膨胀的权力边际, 儒家不但把持了文官集团,权力也空前膨胀,在政治上,驸马,外戚,太监,勋贵,武将,在宋朝完全变成了吉祥物,再也不能制约儒家的权力,唐朝的驸马能领兵,秦朝 太监能指鹿为马,唐朝的太监能废立天子,东汉的外戚能平分一半政治权力。 秦汉唐的政治军事完全有武将勋贵说了算, 然而在宋朝他们都变成吉祥物。 政治权力,是儒家文官独享。这是在秦汉唐战国春秋做梦都不敢奢望的事。
第三: 文官不分,儒家崛起后,文人=官,至少是与预备役的官,只要你是文人,名声大,文章做得好 道德修养好,你就能轻易做官,反之,是难上加难。
到现在,文人都还认为自己能写几篇文章就能当官。
第四:随着社会儒家化的不断加深,儒家或者说儒家士大夫彻底和中国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文明绑定在一起了。
任何人,任何王朝,任何异族,你要统治中国,都要和儒家妥协, 和汉隋唐和世家集团妥协一样。
后来的元朝,金朝,明朝,清朝,哪怕民国,一旦统治了国家,都要和儒家妥协,因为儒家已经和这个华夏绑定在一起了。 二和儒家妥协 标志,就是开科举,考科举就能当官,变成人生赢家。至于当汉人王朝的官还是异族王朝的官,都不重要。反正都是官,反正儒家的利益已经保证了。 所以,一些投靠异族的读书人,经常会向他们的主子进言,开科举,以收士子信,以安天下。
所以后来, 宋朝养仕三百年的读书人们,一听说我大元开科举了,立刻高高兴兴的投奔元朝去了。 当然遮羞布还要的,把崖山上不愿降元的十万跳海军民,大笔一挥,变成十万不愿降元的读书人跳海了。读书人早去当大元的官儿了。
而元朝,一直徘徊在汉化和不汉化之间,科举也是时而兴时而废。马上打天下的蒙古人,当然不兴儒家那套,所以就九儒十丐了。
然后又到明朝,朱元璋赶跑元朝,对儒家是很警惕的,对宋朝文臣一家独大导致灭亡也是很警惕了,所以朝堂上,也是用武贵于文的策略,武将的最高品级是要比文臣高半级的。
但是面对从宋朝开始壮大的儒家, 朱元璋也在找制衡的策略,当年汉隋唐面对世家的壮大,从桓灵二帝的培养寒庶到隋朝开科举动摇世家知识垄断的策略, 朱元璋照样用了稀释儒家集团话语权的方法, 但这个方法长远看来确是最终埋葬了明王朝。方法就是给予秀才举人这种儒家下层免税权,免徭役权,初期是有效果的,但却加速了社会的儒家化。
宋朝儒家化还是只是社会上层儒家化 , 朱元璋的策略确导致了社会的下层也开始儒家化,整个社会上下层,在明朝,完全儒家化。
至此,儒家在明朝,一统天下,全社会都变成儒家 了,明朝最后的桥头堡就是朝堂上的武将勋贵集团,牢牢把持着朝堂大权。 这让宋朝把持一切权力的儒家集团是不能忍的。
然后就是土木堡之役,对明朝影响深远, 武将勋贵集团几乎死得断了代, 没了武将勋贵,明朝文官集团乘势崛起。对此,这里有一些人持阴谋论的观点,认为是文官集团策划土木堡之变,埋葬了武将勋贵集团,对此,我是不赞同, 儒家集团还没那个能力做这件事。
我的解释是,明朝全社会已经儒家化了, 武将勋贵集团除非不犯错, 你一犯错,儒家就会找到机会崛起,儒家一旦崛起, 你就再也没机会了。因为全社会都儒家化了。
哪怕没得土木堡之变,只要逮到武将勋贵集团犯错,儒家就会乘势崛起,势不可挡, 武将勋贵集团一死就断代, 儒家集团却全社会都是,哪怕没有土木堡,儒家的崛起也是必然的。
到了清朝,满清统治中国,照样要和儒家集团妥协, 标志性事件就是康熙给孔子上的万世师表牌匾。
当时,一些儒生不满满清的统治,认为是蛮夷,对此康熙的处理方法就是把这些儒生全部拉来,考试,最后,这些儒生哪怕交白卷,康熙都一律满分,然后封官,对此这些对满清不满的儒生,立马磕头大呼圣天子,心悦诚服。 由此看出康熙完全知道儒家是个什么玩意儿,也知道必须对儒家妥协。
儒家黄金时代:当宋朝开始儒家确立统治地位后,儒家有了自己的意志, 便疯狂巩固自己的地位,巩固自己的利益。
宋朝,可是儒家的黄金时代啊, 文官系统是儒家把持的, 文武大全是儒家掌握的,国家大事他们说了算,社会上读书人的地位是高人一等的。连妓院里的妓女,都是为了迎合他们读书人而量身打造的。
这些儒家读书人学识高,却又讲究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和家里的正妻是没有***同语言的, 而出卖身体的妓女完全无德,有才也就不稀奇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妓女无德便有才。
自宋后,有多少又才妓女和读书人的故事啊,儒家的地位被无限抬高, 到最后,要是儒生字写得好,或诗做得好,或画画的好 或琴弹得好,棋下的好,嫖资都是可以免的,倒贴金银财宝都是有的。这都是儒家上位后的特权。
整个天下都是儒家说了算, 驸马,外戚,勋贵,太监,武将,都被儒家扫开,再也没有和儒家争权的了, 甚至到了后来,连皇帝都要撇开, 你皇帝只要在后宫多生孩子就好了嘛,国家大事我们说了算。
掌握了国家的儒家,没有把国治好怎么办? 这也没关系? 没把国治好那原因也是皇帝昏庸,后宫乱政,太监祸国,外戚干政,勋贵荒唐, 武将跋扈,反正不管我们这些儒家文臣什么事。 哪怕是相当于纪委的就锦衣卫抓贪官,那也是朝廷爪牙,栽赃嫁祸,陷害忠良,嗜杀如命。反正我儒家纯洁的像小白花儿一样。
儒家颠倒黑白的功力更是有的, 宋朝,对外屡战屡败,丧师失地,对内,横征暴敛,仁宗朝, 外战无能, 对内,人口增长不到一倍,赋税涨了三倍,天下盗贼四起,为啥仁宗还是仁呢?因为他对儒家好。秦始皇统一六国,百代都行秦政治的伟大皇帝,为什么在儒家口中变成暴君呢?因为焚书坑儒。
北宋立国150年,农民起义203次,然后一些人又要说了,宋朝农民起义虽然多但没唐明的黄巢李闯式大规模起义啊,对此,我也想说,新中国诞生的人口也没百岁老人。
醢刑这种把人剁成肉酱的刑法,商以后历朝历代不见踪影,竟然又在宋朝复兴。北边的契丹经常来宋境打草谷,西边的西夏专门组织一直擒生军,专门抓汉人为奴,南北的越南够敢来屠邕州了,一个连接发生靖康耻崖山恨的暗无天日的儒家统治下王朝,竟然被一些人吹上了天,各种粉饰太平丧心病狂,连对外胜率百分之70都说出来了。
为什么宋朝第一次整体被外族灭?周有犬戎,秦汉有匈奴,东汉还有西羌,唐有突厥高句丽吐谷浑吐蕃,为什么周秦汉唐没被灭,单单宋朝被灭了,宋朝国土经济税收军费军事人口军人哪样不比辽夏金元强?为啥最后还被灭?难道辽夏金元真的那么强大不可战胜?这其中儒家又是居功至伟。
五代时代,武将杀皇帝都如杀狗,这些文人的地位可想而知,连狗都不如。这些武将甚至喊出了:“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的话。
而到了宋朝儒家在皇帝扶持下崛起,进而有了自己的意志,清晰的感觉到了对自己的威胁最大的就是武将,一旦武将集团崛起,儒家文人就焉足用哉了,所以打压武将,就成了儒家的核心使命,关系到儒家的核心利益。
宋朝皇帝打压武将,还知道自己是与国同休的,国家完了皇帝家族都完了,还要用武将来保卫自己的皇位,有进取心的皇帝还要用武将来青史留名。
而儒家不需要,武将一起来,皇帝不一定完,儒家就一定完了,又要回到那个连狗都不如的时代了,儒家垄断的文官集团,儒家把持的文武大全,国家权力,社会上读书人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免税免徭役的特权,嫖妓都免嫖资的社会特权,全都要离她们远去了。
所以打压武将,从宋到南明,都一直被儒家毫不犹豫的执行,前方战事一好转,就准备打压武将,前方战事一恶化,就准备跪迎新潮。
所以为什么韩琦要说为国杀敌的不是好男儿,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韩琦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是阶级立场的屁股问题,这是话语权的争夺问题,这是意识形态的定位问题。
以中国的这样的体量,只要自己不作死,哪会让外族给灭了,是自己太弱,就把辽夏金元吹得不可战胜。
儒家在清朝的社会上,进一步蔓延到全国,全社会皆是儒家色了。
直到后来鸦片战争, 西方文明 冲击下,儒家地位才开始摇摇欲坠,却一直摇而不倒,直到建国后,打倒孔家庙,根除了儒家这块中华文明中的毒瘤,中国才又一次腾飞。 然而,儒家对华夏影响的惯性如此之大,现在又有儒家门徒跳出来,满口胡搅蛮缠,意图再次复辟儒家借机上位。
儒家不但打压武将,还阉割汉人的尚武精神。
汉唐时期的汉人,是什么样的,能三十六骑纵横西域喊出明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能喊出"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汉臣妾 。"
唐朝男儿呢?"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汉人尚武又善战,打出了唐朝威风,"九天阊阖开宫阙,万国衣冠拜冕琉"这样的盛景,在儒家当政后,再也没有了。
到了宋,就变成"满朝朱紫贵,都是都市人","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儒家把能歌善舞,尚武善战的汉人,阉割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都现在,汉人自己都认为自己从不尚武了。
儒家还打压贬低军队,宋朝开始,开国时期军队善战,到了末期,军队就就变废材,搞得大家都以为军队末期腐败烂掉是正常情况,汉唐秦哪会有这种情况,只有儒家当政后才有,把军人地位无限贬低,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老卒/丘八,直到建国后,军人对位才恢复。
哪怕打压武将,把宋朝打压的亡了国,对儒家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哪怕有蒙古大爷和色目二大爷骑在头上,自己身下还有黔首能剥削,要是让武将地位起来,就啥都没了。
所以儒家能对燕云十六州这种对宋朝有致命威胁的地缘,都可以用岁币解决,还恬不知耻的算起经济账,认为交岁币比打仗划算,新中国成立后,如果还是这群儒家当政,也不用抗美援朝了,交岁币就好了嘛,干嘛在国内还百废待兴时去交恶美国,朝鲜被美国占了又有什么关系。
在宋朝儒家眼里,只要保有汉人传统地盘就可以,其他苦寒之地丢了就丢了,所以哪怕打下来的土地都要环回去,开疆拓土是小,武将崛起是大。哪怕让华夏大地长期分裂也没关系。
客观上说,蒙古统一中国,至少把北方分裂了三百年的地区从新统一了,要靠这帮子儒家士大夫,一万年都不可能完成,现在就是华夏诸国了。
就这样,儒家还好意思吹捧是儒家的大一统才让中国没分裂。
包括后来杀岳飞,都是因为武将势力崛起,岳飞后来都能参与到立储君中,这事在北宋武将别压制时那可能发生?
而恰恰就是武将崛起的时间内,宋对金是屡打胜仗,岳飞甚至能喊出直捣黄龙的话。由此可见,宋朝哪里是打不过北方游牧民族,是儒家不准打啊。
自宋之后,华夏就失去了开拓的动力。只知道十年寒窗,金榜题名,然后做官了。华夏丧失了开拓的动力,连文化上都变得不尚武了,都是小姐后院赠金,穷书生金榜题名,花精艳鬼、香獐妖狐,都围绕穷书生转。而同时期的欧洲,则是勇敢的骑士屠恶龙救公主,国王又攻打下多少土地城堡。
新中国建立打到孔家庙后, 现在国家蒸蒸日上,那些儒棍们又开始惦记自己曾经的连嫖妓都用给钱的特权了, 为了复辟儒家,借机上位,各种论调奇葩论调甚嚣尘上,简直匪夷所思。
什么儒家孕育了华夏,没儒家就没华夏,反儒就是反华, 反儒就是洋奴,反儒就是要全盘西化,是儒家保持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没断绝,没儒家,中华文明早亡了,反儒就是亡中华, 是儒家,中国才能有大一统,反儒就是要分裂国家, 还有秦隋就是没用儒家,所以二世而亡,不用儒,就要亡国。 否定了儒,中华文明就不剩些啥了。就是空壳了。(这些人把儒家当成绿教了,把汉人文明等同于一本经书,认为舍去这本经书,汉人就一无所有了)
还有最奇葩的,新中国的建立都是靠儒家的思想指导,才能去得成功。还有儒家是抵御资本主义的桥头堡,反儒就是外国资本主义的走狗,要灭亡华夏。反正一切好的全是儒家的。
还有最最奇葩的,说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靠信奉两个人的洋奴政权,政府必须尊儒,只有尊儒,才是本国政权。
最最最奇葩的,反对儒家,就是反对仁义礼智信,就是道德沦丧,支持吸毒滥交。
类似的毫无逻辑可言的论调一大把。都懒的反驳了。
还有一些,最具迷惑性,宋朝的儒家,明朝的儒家,清朝的儒家,都不是真正的儒家,都是被篡改的儒家, 包括汉朝的独尊儒术都不是真正的儒家,所以这些儒,都是假的儒家,真正的儒家是能治好国的。
对此,我来反驳一下:神棍是这么忽悠的:你要你虔诚的信神,病不用治就好,至于为什么没好,那是你还不够虔诚,神没有错,你想要病好,还得更加虔诚的信神。
成功学也是怎么忽悠的:只要你按我的方法做,就一定能成功,至于为什么没成功,那是你心态不好,我的方法没错,你要成功还得用我的方法。
儒家同样这样忽悠的,只要用儒家,就是能治好国的,至于为什么没治好,那是你没用好儒家,儒家是没错的,你想要治好国,还得用儒家。儒家绝对正确没错的,错的是用儒家学说的人。(本来还想写写儒家的具体的治国逻辑,但时间不早了,懒得写了,反正都是些毫无逻辑的无用玩意儿)
还有种说法,儒家精华与糟粕并存,要去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此,我想说,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所谓矫枉必需过正,儒家和孔老二的招牌不彻底打倒,就永远不会缺少儒棍大盗拿着儒家的招牌招摇撞骗, 你取了儒家的精华,儒棍大盗也跟着来了,中国就永远不会缺少张元,刘秉忠,范文程,水太凉之流的儒家大盗。 最后儒家还能开脱,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儒家,真正的儒家是好的,精华你要汲取。精华后面新一轮的大盗打着儒家的招牌又来了,永永远远无穷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