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读懂《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同时,他也是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康德一生著述丰厚,其中核心的三帙合称“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系统且关联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康德在宗教哲学、法律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论著。康德终身未婚,于1804年2月12日逝世。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一部主要著作。虽然今天有不少人在讲康德哲学,但是如果没有读过《纯粹理性批判》的话,那就等于还没有真正进入到康德哲学。尽管康德有三大批判,还有其他一系列的著作,但是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在《纯粹理性批判》之上的。
一、意义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名著,那它有名在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有很多人都谈到过。一方面,它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端。康德是德国读点哲学的创始人,而他的第一部成名作就是《纯粹理性批判》,所以说《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开端。
另一方面,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也是一个转折,这从《纯粹理性批判》最开始表达的风格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在读西方哲学史的时候,会有一种非常明显的感觉,就是在康德之前的那些哲学家的思想好像都比较好进入、好理解。
他们之中有的是业余哲学家,比如说笛卡尔、斯宾诺莎。据说有人邀请斯宾诺莎当教授,却被他拒绝了,他宁可做业余哲学家,以磨镜片为生。莱布尼茨也是业余哲学家,也没有在大学里面教过书。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像培根、洛克这些人都不是大学教授。
但康德是大学教授,而且康德以后的哲学家大多都是哲学教授。因此,我们读哲学史读到康德的时候会发现,哲学在他那里上了一个台阶,读到他的时候我们读不懂了。
康德之前的哲学比较好懂,譬如笛卡尔、培根的哲学是最通俗的,就好像我们拉家常一样,虽然他们的逻辑也很严谨,但是好像还都能读下去。到斯宾诺莎那里就有一些费事了,他用几何学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哲学体系,但这还只是一种技术上的复杂,也不难懂。
莱布尼茨也是,他有很多很美、很有意思的设想,譬如单子论、前定和谐论,都很通俗。唯独到了康德,大家开始读不懂了。所以说从康德开始,西方哲学上了一个台阶。
自康德以后,哲学一般来说不再是业余哲学家可以染指的了。从康德以后,哲学成了大学教授的学问,成了一门专业,你如果没有上过哲学系,没有读过这门专业,没有掌握专门知识,想要做哲学,那是不行的。
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今天。你可以做一个业余哲学家,但是如果你想要真正进入就必须在大学教授那里受教,必须听过专业课,这是康德以后西方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哲学的一个飞跃式的发展的体现。
当然,之前那些通俗的、业余的哲学家的哲学,也是很丰富、很有意思的,但是哲学要提升至一个更高的台阶,必须专业化,要有自己的专业术语、特定概念和技巧,要有一些很深层次的思考。哲学不是单凭你聪明、领悟力强,就能够马上接受的,只有按部就班地接受一定的训练,才能够做哲学。
不仅就复杂性和体系性而言,哲学在康德那里上了一个台阶;而且就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而言,康德哲学又被看成一个“蓄水池”,这是日本哲学家安培能成的一个著名比喻。
他认为康德之前的哲学都流向康德,看到之后的哲学都是从康德哲学流出的。
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就起了这样一个中间的蓄水池的作用。“蓄水”主要指的是康德哲学积蓄了一些问题,之前哲学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集中起来了,并且被当作了解答。
但这些解答同时又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给后人带来了思考的话题。有人曾讲,如果不追究到康德,那是没有办法对现代哲学进行研究的。我们通常把现代哲学划分为两个支流,即科学哲学和人文哲学。
这种划分就是从康德来的。其实,现代哲学的种种问题都是从康德那里过来的。
譬如科学哲学里面所探讨的“科学如何可能”“逻辑起到什么作用”、各种认识能力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以及人文哲学所研究的道德、信仰、知识与宗教的关系等等,都是康德讨论过的。
所以,研究现代哲学的学者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研究来研究去,到头来还是要回到康德。
因为,有些最基本的东西还在康德那里,如果不知道康德是怎么说的,你就不清楚现代哲学的很多问题的来龙去脉和思想渊源,你可能会误以为某个思想观点是某个现代哲学家突然发明出来的,因为他有时候语焉不详,他认为康德已经讲过的东西,就不需要重复了,就当做大家已经知道的了。
康德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提出了多少绝对正确的命题,而在于他提出了几乎是永恒的问题,启发后人不断地去思考。
二、方法
从内容上来看,要读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我们首先要掌握一点,即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是为了调和当时的两大哲学流派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为当时哲学所提出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提供解决办法。
当我们读康德的每一段话,我们心中都要有当时的理论背景。当然康德也调和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调和了唯理论和经验论。
当时的唯理论表现为独断论,经验论表现为休谟的怀疑论,只有当你考察康德的论述和命题时,心里面装着这两个流派,才能理清他所反驳的是什么,他所主张的又是什么。
既然是调和,他就不偏于任何一方,他对双方都既有批判也有吸收,他吸取了那些合理的部分,去掉了那些他认为不合理的部分。
从形式上来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非常晦涩的,这种晦涩与他的行文有很大关系。我们经常说康德的行文非常笨拙,他常常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反反复复纠缠。虽然他的逻辑非常严密,但他的表述实在是非常繁琐,这导致他的行文不流畅。因此我们在读《纯粹理性批判》的时候,切忌断章取义。
康德自己也提醒读者千万不要单独地抓住一句话,把它当成全部,最好把《纯粹理性批判》读完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所遇到的困难的地方。最忌讳的是把他的某句话挑出来,然后说在这儿他是这样说的,在那儿他又是那样说的,两者是不同的,所以康德是自相矛盾的。
有人说康德哲学充满着矛盾,的确是这样;但是充满着矛盾不一定就意味着他行文表述上的矛盾。
我们可以说康德在行文和表述上很难找得出矛盾,只要你真正读懂了他,那些表面上的,特别是形式逻辑的标准之下显得是矛盾的地方,其实是不矛盾的。你把一些孤立的词语或句子,脱离它们的语境来比较和考察,可能会觉得他们之间有矛盾。但是,如果你真正弄懂了它们的意思,你就会觉得矛盾其实是虚假的。
这一点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包括许多康德研究的专家都做不到,特别是一些英语世界的康德研究者们,他们习惯于运用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凭形式逻辑来判断康德的意思。当然,通过这种方式是可以找到很多矛盾的地方,但是康德哲学的主要矛盾是在其思想自身之中,而不是在行文和句子方面。
在行文方面,康德是非常严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进行全面的理解,而不能抓住某一句话来做文章,也不能仅凭两句话相互对不上号就断言康德智障者。我们会发现矛盾,但我们要尽量去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字面上的矛盾。其实理解康德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帮帮他吧话说圆,看看能不能在他看看能不能在他笨拙的表述里面发现一贯的思想。
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往往就会发现康德的理论是圆通的。我们对康德应该抱有一种同情的理解,而不仅仅是站在他旁边指手画脚把它看成一个弱智者。有一些人就是这样做康德哲学的,像康蒲?斯密。韦卓民先生翻译了他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全书有五十多万字,到处都在说康德这里矛盾、那里不一致,实际上是他自己没有真正读懂康德。
如果你有心帮康德说圆的话,你就会发现其实那些矛盾都不是真正的问题,而仅仅是一些字面上的矛盾。要想进入《纯粹理性批判》,我们必须运用这种同情的理解的方法。
如果仅仅持一种语言分析哲学的态度的话,是不可能真正读懂康德的,英语世界的很多康德研究专家,常常在这方面栽跟头,还不自知。
三、背景
背景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讲,首先是政治背景,即法国大革命。《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是在
1781年发行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高潮的时候。在此之前是酝酿期。它影响了德国启蒙运动的思潮,影响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马克思甚至说,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法国人在那里干革命,推翻专制王朝,但是他们没有来得及对自己的行动做理论总结,而是德国人帮他们做的,德国人的内心经历了一场思想风暴。所以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序言里讲:“我们的时代是真正批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
法国革命是现实中的革命,而“批判”则是理论上的革命。这两个革命并行不悖,互相呼应。虽然康德对法国革命者的一些做法持保留态度,认为他们太过血腥了,但是他同时也认为这场革命的基本原则是应该得到弘扬的。康德的哲学,首先是《纯粹理性批判》所倡导的批判,正是法国革命精神的体现。
其次是科学背景,他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牛顿力学。我们在《纯粹理性批判》里面,几乎处处都可以看到牛顿物理学的影响。虽然康德并不局限于牛顿的机械论,他还试图摆脱这种理论的经验主义的特征,但是在很多地方他都受到它的影响,比如说康德非常重视分析的方法,即通过把经验分解为一些部分,逐个加以考察。
牛顿的自然科学对康德的影响非常大,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里面,他举了伽利略和牛顿物理学的例子,用来说明科学、哲学、形而上学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另一方面是人文领域科学领域中的卢梭关于人的理论。卢梭之于人文科学,就像牛顿之于自然科学,在那个时代,卢梭相当于第二个牛顿。康德对罗斯推崇备至,在他的客厅里面除了悬挂一幅卢梭的画像,没有任何别的装饰。
他曾经因为通宵读卢梭的《爱弥儿》,打破了自己铁定的作息时间。通常情况下,他每天下午三点钟必须出来散步,邻居们都拿他来对表,“康德出来了,现在是三点钟了”。但是他那天没有出来,读卢梭去了!
最后是哲学背景,当时的哲学思潮主要是唯理论和经验论。我们虽然也可以从唯物论和唯心论来看待它们,但是这不太准确。因为,唯理论里面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经验论里面也是一样。我们上面讲康德主要是为了调和理论和经验论,当然顺便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也调和了。
康德更重视的是唯理论和经验论里面的独断论和怀疑论。在当时,独断论是唯理论走到了尽头的表现。其实在斯宾诺莎那里唯理论已经十分完备,莱布尼茨曾尝试把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稍微加以缓和,但它仍然是独断的。
另一方面,经验论走到休谟也走到了尽头,发展出了怀疑论,使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都动摇了。这就是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的时候一个大的哲学背景。
康德本人早先是主张为理论的,属于大陆理性派,深受莱布尼茨和沃尔夫体系影响。他吸收了莱布尼茨思想中的能动性的因素,比如说“统觉”,它是莱布尼茨最先提出来的,即人的思维的能动性,它体现人的思维具有一种统觉能力,它能够把所有经验的东西统摄起来。但是身为大陆理性派的传人的他,同时也遇到了休谟的挑战,休谟的怀疑论对他的震动非常之大。
用康德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休谟第一次打断了他“独断论的迷梦”。他曾经一直沉浸在独断论的梦幻之中,即认为有些东西是先天的知识,是不需要证明的。
而休谟则从怀疑论的角度,对它们一个个进行怀疑,并加以推翻,使之面临极大的挑战,整个科学以及形而上学的基础都被解构了。由此,如何能够重建形而上学正是康德所要考虑的问题。
四、主题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题是批判。康德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都要经过批判。批判什么呢?批判纯粹理性。因为在康德之前,理性成了至高无上的法庭。法国革命、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的法庭来裁决一切问题。
理性作为法庭无可置疑,而康德要做的是对理性本身加以批判,要对理性法庭自身进行推敲,这当然是一个了不起的变革。
然而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
康德认为形而上学最终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为认识,为自然科学奠定基础;另外一个是为人的幸福和道德奠定基础。
因此,哲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掌握自然必然性,另外一个是发扬人的自由。必然和自由是哲学的两个重要话题,而这两个重要的话题都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但是以往的理性未经批判,承担不了这种使命,由以往的理性所建立起来的形而上学一个个都失败了,只有经过批判的理性,才能真正建立起未来的科学的形而上学。
对应于哲学的两个目的,由批判的理性所建立起来的形而上学也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建立起自然的形而上学,即把科学的规律建立起来,为自然界立法。理性本来是一个法庭,用来裁断一切。但是康德认为,只有经过批判的理性才能为自然界立法。
理性本来是一个法庭,用来裁断一切。但是康德认为,只有经过批判的理性才能为自然界立法。再一个是为自由立法,即道德法则,自由一旦被立法,就成了道德法则。这就是《纯粹理性批判》所面临的主题,但刚开始是为自然立法,为自然科学建立起牢固的基础。
以往的形而上学都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都垮台了;以后的形而上学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牢固的基础之上。把这个基础打牢了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建立道德的形而上学,建立起实践理性的法规,那是下一步的问题,是他的第二批判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批判是《实践理性批判》。
因此,在纯粹理性批判里面,康德提出了三个问题。他认为这是一切哲学,不管是思辨哲学还是实践哲学,都必须面临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能够知道什么?这是认识论的问题,《纯粹理性批判》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它关系到知识的界限和范围,我们要建立起知识的大厦,首先要搞清楚需要选用什么样的材料,能够借此建一个什么样的大厦。
知识、感性、直观、范畴、时间,空间等等,都是我们建立起知识大厦的构件,要把这些构件弄明白,然后把它们的使用方法搞清楚,即它们只能应用在经验的范围内。
第二个问题:我应当做什么?
这是道德的问题。“应当”不是来自我们之外,而是建立在自由的意志之上的。根据自由意志,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我应当怎么做?这属于第二批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可以希望什么?
当我按照“应当”去做了的时候,我能希望什么?这就是宗教的问题了。它要解决的是自然和道德之间的相互的统一,这种统一在自然一方就是人的幸福,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的幸福。
培根讲“知识就是力量”,力量是给人幸福的,它能够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的需要,但是幸福并不等同于道德。那么,在道德的基础之上,我可以希望什么呢?我能不能做到德福一致呢?我们常常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所获得的幸福要配得上你的德性。
你有德性,你才配得上幸福,但如果你有德性但没有幸福,也还是不得完满。完满即至善,它是最高的道德与最大的幸福的一致。这在人世间当然是做不到的,所以它属于宗教的问题。
康德的《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一书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它把前两个问题综合和统一起来了。德福一致,就是自然的必然性和人的自由达到一致,这只在宗教里,在上帝那里才能够做到。
以上这三个问题是在《纯粹理性批判》里面首先提出来的,后来在别的地方,康德重又提出这三个问题,并且在后面加了一个问题:人是什么?其实前三个问题都是属于人的问题,是人类学的问题,这是他后来才认识到的,即知识、道德、宗教问题都是属于人的问题,它们都表达了人的本质。在这里所讲的人类学是一种先验的人类学,即先验地将人的本质是什么,而不是一般对人性的经验。所以我们把它叫作哲学人类学。
在这四个问题里面,认识论是属于首要的问题,如果“我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其他的问题都无从谈起。
所以,从总体上说,尽管康德把知识和道德统一起来了,但是他的立足点还是认识论,认识论是最根本的,只有首先提供了认识的原则,道德才有根基。
所以,认识论是哲学首要的问题,也就是说《纯粹理性批判》是首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