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居住地是什么意思?与户口所在地有区别吗?
一. 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且作为其生活中心的,为经常居住地。但公务、劳务派遣、就医等情形除外。 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 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
二. 经常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的区别如下:
(一)定义不同
常住户籍是我国根据户籍制度所确定的一种称呼,原则上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进行生活,如果离开应当进行户口迁移,其目的是方便统计人口和管理,在法律上也作为诉讼管辖的依据。
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人户分离的现象比较普遍,如在其他地方长期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居住地则作为本人的住所地。户籍所在地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
(二)辨别标准不同
常住户籍是指户口本上所标注的常住地址。如是有迁移的,则以迁移后为准。 户籍所在地寄户口本上所标注的派出所所在地,如有变更的,以变更后为准。(三)享受的待遇不同
常住户口在办理居住证时,就是享受到本地相同的待遇,比如上学工作,看病报销等,如果本地人是城市的居民,同样被政府征收住房,补偿门面或者住房。
常住户口的人,户口不同,享受待遇略有不同,不过其他会享受相关的待遇的。
户籍所在地是农村的居民,待遇截然不同,比如有的农民被征收土地,每年有相关的补贴享受或者购买社保待遇,而常住户口的人并不想用这样优惠的待遇。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4条规定,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扩展资料:
"经常居住地”设定目的有两个:
一是便于当事人应诉,
二是便于人民法院审理。
在民事诉讼中,住所地是人民法院行使管辖权的依据之一。“经常居住地”作为管辖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确定住所地的标准之一。由于“经常居住地”这一概念在审判实务中的运用甚为频繁,其认定与解释的标准也必须要相对明确。
趋于法律适用标准统一的目标,只有将连续居住一年以上时间段从“起诉时”这个时点起算,才能体现“经常居住地”立法之本意。《民诉法解释》第四条对经常居住地的界定便于司法实践操作,有利于司法高效的实现。
相关法律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当事人的户籍迁出后尚未落户,有经常居住地的,由该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其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规定: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9条规定: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医院治病的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