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兼职引诱贷款骗局描述正确的是,大学生培训贷款被骗的经过?
“报名‘打工’后,首付500元,剩下的学费分为12期。 之后可以兼职支付。
“……广西某艺术系大学大三学生王辉(化名)本以为要分期支付班级学费,没想到迷上了“培训贷款”。
尽管政府多次明确规范校园网络消费贷款,强调不得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引导大学生贷款,但教务老师调查发现,针对学生群体的部分“培训贷款”已取代“马甲”卷土重来。
日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第1号预警,提醒大学生警惕“培训贷款”诈骗。
警告称,有的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为由,引导学生听课,在网络平台上填报不实信息处理“培训贷”。
新京报教务老师调查发现,为了让大学生支付数千甚至数万的培训费,一些教育机构用“教育分期”来取代概念,引导大学生利用具有互联网金融机构预付功能的平台“借钱进修”。
有些学生借钱付了钱后,不仅没有学到有价值的课程和专业知识,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兼职”的诱惑
“销售老师给我发了一个二维码,让我赶紧扫码付款,我磨了以后才醒过来。 不是分期支付学费。
经过一连串的索赔,终于收到了退款,但回想当年在培训机构交学费购买的经历,王辉仍难掩愤怒。
王辉告诉新京报教务老师,他平时通过网上免费视频课学习软件设计。
今年1月,他通过免费学习群得知火虎教育的销售,对方自称张老师。
张老师告诉他,在火虎教育中付费学习一个月,就能满足打工的要求,之后就可以“单边带学边赚零花钱”,培训费***计5900元。
4月26日,教务老师以学生身份加入火虎教育试听组,团销也推出多个兼职网站,称“平时打工,可以赚钱”。
在王辉提供的聊天截图中,老师给他发了几张据称是学生打工收入的截图,还有1820元、6900元、4200元的收款记录,让王辉非常心动。
销售教师给教务老师发了一张据称是学生兼职收入的对话截图。 收入价格为1800元至3200元。
照片/对话截图
张老师知道王辉有学费压力后,表示“可以申请勤工俭学名额”,只要申请“勤工俭学”,首付500元,剩下的学费可以分成12期,之后兼职支付。
“我们把学费分成12个月,一个月平均分配到400多个。 不愧是海报120元。 你一个月抽出两三个小时,做三张海报也够我们一个月的学费了。
在王辉提供的聊天记录中,张老师表示,分期付款是机构的“勤工俭学”项目,可以帮助申请。
对方提出的“分份兼职”方案具有诱惑性,王辉没有引起怀疑,在对方的要求下提供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为申请兼职并填表格”,当场给张老师转账了500元“首付”。
对方声称给学生分期付款的是“兼职”,并以此为由向学生索要各金融平台的借款金额,称要看信用。
回答者供图
没想到付了第一笔钱后,掉进了对方的“陷阱”。
王辉说,随后,张老师以“财务要考核信用”为由,查看了王辉在国内几大网购平台上,借款功能中的借款额度,王辉所在网购平台的借款功能可以开通,500 对此,张老师表示:“需要用于后期兼职。
”
“我以为他们看信用是为了向我申请分期付款,所以没有怀疑。
“王辉说,在对方的指导下开通借款功能后,张老师马上给他发了一张‘二维码’,让他马上打扫,‘学校在这个平台分期付款’。 他付款后,发现自己一次性透支5000元,收款方为郑州润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你为什么报告了火虎教育提供的培训课程? 收款人成了另一家公司吗? 对此,火虎教育的销售人员表示,郑州润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火虎教育的分公司,很多学生通过郑州润一缴纳学费。
在教务老师以学生身份推销的对话中,多次要求对方提供教育培训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对方首先说:“你上大学,你的老师和校长发给你吗? ”他反问。
在教务老师的进一步追问下,对方只提供了企业所谓的荣誉证书,没有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资格证书。 教务老师在第三次追问中,对方只回答“信不信不学习”,再多也没有了。
教务老师查询天眼检测发现,北京火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教育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文化咨询等,郑州润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咨询、网络技术开发等。 也就是说,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不包括教育培训。
另外,北京火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因注册地址和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对此,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法律专家表示,按照规定开展的面向社会的培训活动,或者取得教育、人社、文旅、体育、科技等业务主管部门执业许可证,或者在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的企业经营范围内有明确的“教育培训”业务项目。 否则,将违反办学或非法经营。
另外,“咨询、策划”等与“培训”是不同的经营项目,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行业类别中是不同的行业,不能代替培训项目的许可审批。
“也就是说,这家公司进行的职业技术培训活动,如果没有得到许可和批准,就是非法经营。
消费者可以回收自己的费用,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违法所得数额处以1~5倍的罚款。
引导学生虚构身份以避免监督
王辉的遭遇并非个案,“贷款引导”也不是家教机构的“套路”。
新京报教务老师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用关键词“火虎教育分期”进行搜索,查询了30多条相关投诉。 有些索赔理由是“以兼职为理由诱导贷款”。
在黑猫投诉、知乎等网络平台上,不少培训机构被指示引导大学生培训贷。 用“培训贷”关键词搜索,涉及投诉数以万计,被投诉的教育机构多为软件设计、软件培训等领域的职业技能类培训机构。
为什么大学生常常陷入“培训贷”的陷阱?
在王辉提供的与火虎教育销售的聊天记录中,对方使用的话术非常“套路”,比如把交学费称为“在某金融平台对接”,给学生交了二维码后,直接说:“时效只有一分钟,手速
王辉使用某金融平台的借款功能支付5000元后,“姐姐,我借钱了吗? ”他反问对方。 对方直接让他在月底还款日自己选择分期还款,继续收取剩下的400元学费。
催促的时候,“财务结束。 上课不结束的话会延期”等,也会使用相当有压迫感的销售谈话。
对方使用“快捷”“财务下班”等销售挤压手段,称学生当时没有时间质疑。
回答者供图
与此同时,一些培训机构表示,“将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填写不实信息处理‘培训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2年第1号警告也提醒大学生。
教务老师在黑猫等网络投诉平台上发现,一些关于“培训贷款”的投诉就是这样。
以某网友在黑猫平台就云易绘教育引发的投诉为例,其提交材料显示,该机构工作人员用“教育分期”一词冒充概念,教育分期由国家支持,要求学生在网络贷款平台填写不实身份信息
在网友提供的对话截图中,云易绘教育的一位卖家以“为了不影响学生在大学申请奖学金和奖学金,完全独立于学生身份”为由,在学生贷款职业栏中填写了“商业服务商”,收入上填写了“500”
新京报教务老师注意到,一家名为“云易绘”的培训机构正在游说学生购买课程,“只能申请腾讯课程的补习分科”“腾讯课帮你领补习券”“去腾讯课帮你申请绿色教育频道”
销售诱导学生贷款时虚构的身份信息。
回答者供图
对此,新京报向腾讯教室求证,对方回应称,“腾讯教室”此前明确要求组织在经营活动中不得诱导消费者贷款,也不得违反规定擅自使用腾讯品牌,但目前
维权群体年龄逐渐下降,维权难是普遍困境
为了归还维权,王辉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四处投诉后,王辉终于拿到了退款。
“之后,我在《知乎》上分享了这个经验。 确实有过同样经历的学生找来了,在维权方面帮了他们一把。
”王辉说。
现实中,很多学生陷入了维权难。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封跃平是“黑猫”投诉律师援助团的专家律师。
今年以来,封跃平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受理了近千起学生卷入“培训贷款”的纠纷。 维权难是学生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交费后老师就不跟进了”“授课质量差”“没有按约定提供兼职”……教务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发现,学生购买的课程存在这样的问题,想要退款,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培训机构牵着鼻子走
朝阳法院奥运村法庭法官毛文蝶根据审判经验总结了维权难的主要原因。
首先,“培训贷”是双重法律关系,即消费者与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教育培训合同关系、消费者与金融平台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两种法律关系相互独立。
消费者可以要求教育机构解除合同,退还未消费费用,但消费者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向金融平台还款。
实践中,有的当事人因教育培训机构不履行合同而拒绝继续偿还贷款,影响了个人征信记录。
其次,毛文蝶说,教育培训机构存在没有提示义务的问题。
“审理过程中发现,教育培训机构存在很多误区和引导行为,使用‘培训贷款’支付可以减轻一次性支付压力,或者强调‘分期’一词,降低了贷款风险。
但在诉讼中,往往难以证明诱导事实,由于培训贷款中的两种法律关系相互独立,消费者无法接受培训时需要支付贷款。
此外,由于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内部管理混乱,部分小规模机构与无资质的小额贷款公司合作,在运行中存在侵犯隐私等法律风险。
封跃平发现,“培训贷”维权者群体年龄逐渐变小,不仅大学生参与,高中生也参与其中。
其次,串谋事件的可能性也很大,一些被投诉的机构并不是完全的教育机构,甚至“皮包公司”也存在监管盲区。
封跃平表示,维权难是大家普遍的感觉,因为这些消费最高在1万元左右,诉诸法律的话维权成本太高。
学生们大多在律师的帮助下向培训机构寄送律师函,或向消协投诉退款,“有的机构担心几千元会影响生意,直接退款。
”
最难的是连合同都没有签订的维权者,封跃平说,在他接触到的事件中,有线教育培训机构以“集中精力给大家解决助学贷款”为由,邀请学生到学区签订了合同。
“那时,第三方工作人员来了。 学员连思考的机会都没有。 基于对教育机构的信任,签订了贷款合同。 对方把合同(教育培训合同和贷款合同)都拿走了。 学员试图退款时,连证明材料都没有。
“封跃平说,投诉人口中的‘第三方人员’实际上是贷款人,如果没有相关合同,学生想退款时既不能从培训机构退款,也不能被贷款机构催缴。
被贷款机构起诉并要求法院还款后,学生为了收集自己的个人信息,只能按照对方提供的贷款记录坦率地付钱。
打击“培训贷款”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
据报道,从2016年开始,监管部门开始着手整治校园贷款市场。
2017年6月,原银监会等三部门印发通知,明确要求暂停互联网贷款平台校园信贷业务、禁止培训、就业类机构捆绑信贷产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大学校园。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的校园贷款管理文件,不允许任何网络贷款机构向大学生发放贷款。
尽管有了这个规定,对学生的“研修贷”还没有消失。 北京市朝阳法院奥运村法庭在2020年春季对“培训贷”的警示宣传中表示,过去3年(截至2020年),全市法院审理与“培训贷”相关的教育培训合同纠纷达60多起。
这只是诉诸法律的案例数据。
2020年10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发布警告。 现实中仍然存在“校园贷注销”、“套路贷”、“培训贷”等诸多不良“校园贷”陷阱,损害了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醒学生注意。
2023年3月17日,为治理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乱象,银保监会办公厅、中央网信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监管。
在监管机构多次发文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贷款监管的同时,机构引导大学生贷款的情况依然存在。
为什么“培训贷款”被禁止?
封跃平认为,巨大利润和违法成本低是重要原因之一。
“培训机构认为用户通过贷款购买产品是合理的,但销售必须利用这种话术,才能形成销售产品的闭环。
例如,如果对方没有钱,就借钱。 培训机构也有贷款的战略合作伙伴。 这样的“一站式服务”,让客户很难从“入口”走出来。
”
其次,封跃平认为,虽然政府从管理角度出台了很多政策性文件,但在落地执行中,震慑力还不够,要依据行政机关各自职权***同打击这种违规情况,需要多部门执法。
例如,销售中有虚假宣传吗? 企业是否存在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甚至诈骗,只有由公安牵头,金融监管机构、市场监管机构、教育部门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同时,封跃平表示,大学生迫切的就业期望和社会经验不足往往被培训机构利用,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毛文蝶也表示,一方面主管部门建议对此类教育培训机构加强资金、合同、营销方面的监管,另一方面加大司法普法和宣传力度,提高相关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在2022年一号预警中,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提醒学生一定要警惕,增强风险意识,提高识别能力,认识诈骗。
不要轻易给自称“老师”的陌生人添加微信,加入打着兼职赚钱招牌的班级,不要在陌生的页面或平台上转账或贷款。
遇到不顺利的事情,要三思而后行,及时与老师和家长沟通。
北京新闻教务老师刘洋
编辑缪朝霞校对柳宝庆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