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男权色彩
男权主义也叫男权制,其与男权、男性主义、父权、父权制、家父长制等名词在学术定义上重叠,表达方式交互使用,是男子在家庭、社会中的支配性特权, [1] 不管在东方或西方,都存在男权主宰社会和家庭的历史现象,男权主义的实质就是个人专制,是对两性自然关系的文化压迫。 [2]
男性统治
在一个社会中,无论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家庭领域中,所有权 威的位置都保留给男性。用男性的标准评价女性,而不是相反。例如,在报纸上出现对总统的这样一句评价:“我想知道他是否能够像女性那样做个好总统。”所有人都会觉得匪夷所思,根本没有人会这样说话的。与此同时,在报纸上对一位女性总统竞选人做这样的评价(我想知道她是否能够像男性那样做个好总统)却显得那么“自然而然”,司空见惯。这就表明,男尊女卑已经是一个深入人心的既定事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直到把一个常见的陈述中的男性换成女性,才能发现日常生活逻辑的触目惊心的荒谬。 [4]
男权制强调男性统治的自然基础,认为男女的差别是自然的,因此男性的统治也是自然的。男权制是一个控制女性的性别结构。男性对资源的控制限制了女性的选择。 [4]
男性认同
社会的核心文化观念对社会正态的、褒扬的、有价值的认定,总是与男性气质相联系。从而导致了普遍认同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女分工模式,把在公***领域的有报酬的、劳动视为劳动、事业,而社会普遍不认同主要由女性承担的、无报酬的家务活。 [4]
核心文化观念关于什么是好的、值得向往的、值得追求的或正常的,总是同男性和男性气质理想联系在一起的。例如,用的“他”字代表两性都在内的人类;男人在前台,女人是背景,使女性边缘化,把女性变为规范之外的人和例外;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前提下,把挣钱的工作当作劳动和事业,不挣钱的家务不视为劳动和事业。 [4]
男权社会对男性气质和理想男人的文化描绘与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十分接近,如下列特征:有控制权,强大有力,有效率,有竞争性,有强迫性,爱拿主意,有理性,能自立自足,能控制情感等。女性气质、理想女性同男性气质、理想男性相比则是次等的。当然,女性的价值也不是完全被否定的,女性的美丽被视为男性性欲的对象,许多文化将女性浪漫化,尤其是将母性浪漫化。 [4]
将女性客体化
在男性事务与交易中,女性成为客体,剥夺或限制女性获得知识、提高认识、发挥创造力的权利。
在男性事务和交易中将女性用作客体。限制和阻碍女性的创造力。不让女性接触社会知识和文化成就的很多领域。男权制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否定女性的性;将男性的性强加于女性;统治和剥削女性的劳动力,控制其产品;控制两性***同生育的孩子;肉体上限制女性,阻止女性的活动。社会上常见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信息总是将女性摆在次等的地位,贬低女性的角色,女性的工作、产品和社会环境均低于男性。各类传媒中的符号设计暗含对女性的贬低。社会结构安排从社会最高权力机制上排斥女性。 [4]
两分等级思维
包括两分思维,把男女对立起来;等级思维,认为世界万物间存在等级,男性处在最高层,女性在其下。
其中包括两分思维,即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将所有的事物分为黑白两极,忽略中间状态。例如:阳刚与阴柔、主体与客体、浅肤色与深肤色、理智与感情、心灵与肉体、善与恶。线性思维:时间和历史都依线性前进,忽略了循环。等级思维:忽略了只是不同没有高低之分的事物。崇尚直线发展型模式:认为现 在永远优于过去。由于社会的进化和选择自有规律,如果采取社会行动、革命或改变社会秩序的行动,就会打断进化进程,导致社会的不平衡。 [4]
总结
一句话,男权制认为男女间不但存在身体上的差异,在气质上、理性认识深度上也有鸿沟,也正是这些差异(其实说的都是女性在各个方面都不如男性),使得女性只能处在被男性统治的地位,男权制把女性的被压迫状况看作一种自然现象。
而这种男权制在历史上的思想家那儿有很明显的体现,有不少著名的哲学家对女性的评价是有贬义的和歧视性色彩。如亚里斯多德就认为,男性高于女性,女性是男性有缺陷的、发展不完备的形态,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男人天生高贵,女性天生低贱;男人统治,女人被统治”;而提出“人生而平等”、攻击所有的社会不公正的法国思想家卢梭也忽视了男女之间巨大的不平等状况,反倒认为女人是为男人而生的,是依赖男人而活的,没有男人女人难以生存。可以说,男权制思想已经深深地渗透进这些思想家的精神骨髓之中。激进女性主义对男权制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认为没有任何生物学、生理心理学、人类学的证据证明男权制的合理性;而相反,男权制所具有的以上四个特点都是男性思想家自己虚构的神话。基于对传统家庭制如此的认定,即认为它是进行性别压迫的工具,所以,激进女性主义者号召要打破家庭制。